沐子曦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兒,眼淚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往外流。她實在氣不過,便收拾行李回到了孃家。父母知曉事情經過之後,既氣憤又難過,他們認為親家公、親家母蠻不講理,絲毫沒有為人父母該有的模樣。於是乎,二老一怒之下責令女兒與高子韜速速離婚,並讓其安心在家居住。實際上,這些年來沐子曦所承受的種種冤屈和苦楚,身為父母的他們一直看在眼裡,但為了維繫整個大家庭的和諧安寧,每當女兒滿心怨氣返回家時,他們從未給過半句安慰之言。
未曾料到,自已一味地委曲求全非但未能感化對方,反倒令其愈發肆無忌憚、得寸進尺。眼見此番情形,沐子曦的雙親著實感到心寒至極,更替自家閨女叫屈,不知她怎會攤上如此一戶人家。
兩日過後,沐子曦返回婆家整理個人物品,預備辦理離婚手續。豈料,公公竟站出來橫加阻撓,宣稱倘若二人當真離了婚,那麼這個家也就徹底散了。然而,沐子曦去意已決,任憑旁人如何勸說也無濟於事。就在此時,親戚忽然抱著孩子現身,小傢伙哭得稀里嘩啦,嘴裡不停地叫嚷著“不要媽媽離開”。望著眼前尚處年幼的孩子,沐子曦不禁心如刀絞,一時間進退維谷。她憂心忡忡,生怕孩子在此般惡劣的家庭氛圍中受到不良影響;可內心深處又實在不忍心棄孩子於不顧,讓他小小年紀便失去母愛。最終,母愛還是戰勝了一切,她終究還是於心不忍啊!
然而,這件事情卻猶如一根尖銳的利刺,深深地刺穿了沐子曦的心臟,並永遠地留在那裡。曾經,當她尚未出嫁之時,她便是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寶貝疙瘩、心頭肉;婚後一旦遇到不如意之事,她便會毫不猶豫地回到孃家向父母傾訴衷腸。可是如今呢?無論遭受到何種艱難困苦或委屈不公,沐子曦都絕對不會再對自已的父母提及半句。
回想過去年少無知的時候,總是任性妄為,讓年邁的父母憂心忡忡。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她終於領悟到一個真諦:既然將煩惱訴說出來也無法改變任何現狀,那麼倒不如獨自一人默默承擔起所有的苦難與壓力。
這件事終於算是暫時平息下來了,然而它在沐子曦的心頭卻猶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深深傷口。曾經對婚姻充滿憧憬和期待的她,如今只剩下無盡的失望與痛楚。倘若不是因為孩子們的存在,恐怕她早已毫不猶豫地走上離婚這條道路。
每一次爭吵過後,公公婆婆總是毫不留情地趕她回孃家,甚至還挑唆著高子韜與她離異。沐子曦實在想不通,這家人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究竟源自何處?難道在他們眼裡,自已當真如此卑微、如此一無是處嗎?既然如此,那當初為何還要應允這門親事呢?
沐子曦越想越是心痛難忍,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她不禁開始懷疑起人生,質疑自已是否真的做錯了什麼,才會遭受這般待遇。然而,無論怎樣思索,答案似乎依舊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