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77 章 朕是在通知你們

李二等人走了,激動的離開大唐書庫的。

魏徵也是因為激動,一瘸一拐的離開,沒有讓人攙扶,走的時候,順帶走了一本三字經。

次日,太極殿。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大牛公公的尖銳嗓音,傳遍了整個太極殿。

佇立在太極殿兩側的文武百官,如老僧入定一般,連均勻的呼吸聲,都能聽的見。

“咳咳。”李二皺眉,這些老貨太不給面子了。他乾咳兩聲,給昨日去過大唐書庫的那些國公使了個眼色。

“陛下,臣有本奏。”房玄齡見那些國公沒反應過來,舉著笏板,走向大殿中間。

龍椅上的李二,見到房玄齡會意,微不可察的點點頭。

“房愛卿有何事?”李二假裝好奇,沉聲說道,“奏來。”

房玄齡朝著李二拱手說道,“陛下,世家之禍已滅,如今除了北方突厥,我大唐可以說是天下承平,海晏河清。

科舉之日,已然臨近。朝堂之上,不日將會多出很多人才。

但是,放眼整個大唐,治世能臣還是太少。臣奏請陛下下旨,以朝堂之名義,由國庫撥款,招收適齡兒童及青少年,建立大唐學府,全面培養各方面人才,為我大唐添磚加瓦。”

“呵呵,不錯。卿言甚得真心。”李二開懷一笑,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所以房玄齡提出來,那也要聽聽其他人的意見。“不知你們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大殿之上。

昨日在大唐書庫的那一幫國公,在李二的提示下,也紛紛舉著笏板,紛紛同意房玄齡的提議。

其他大臣不明所以,交頭接耳,總感覺有些多此一舉的意思。

“嘿,戴大人,陛下他們是不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劉大人這是何意?”

看到新任的吏部尚書戴胄皺眉,禮部侍郎劉大人解釋道,“戴大人,若不是早就商量好的,那程咬金和尉遲恭平時上朝站著睡覺,今天怎麼可能迎合的這麼快,還有魏大人,他之前可是見誰噴誰,逮住就咬。現如今,他變的一味奉承起來了。”

順著劉大人說的,戴胄捋著鬍子,略有所思。

而這時。

一個年過花甲的老頭,有些不屑的開口。

“陛下,臣以為不妥。”

“哦!”李二有些不悅,但是沒表現出來。“孔祭酒說說你的理由。”

孔穎達拱手道:“陛下,國子監本就是我大唐培養人才的最高學府。為何還要勞民傷財?建那什麼大唐學府,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陛下,臣也覺得此事不妥,培養人才的事,我們國子監是專業的,有國子監就夠了。”

看到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和國子監博士蔡少奮反對,魏徵覺得是時候拿個雙殺了。

“孔祭酒、蔡博士,國子監是最高學府沒錯的,但是我對你們的教化,是持懷疑態度的。”

“魏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唄。”魏徵翻了個白眼,停頓了會兒,“你們也不想想,在大唐歌劇院出現之前,你們家裡的二代,哪個不是小魔頭一般的人物,長安城的百都姓避之不及。”

見魏徵拆臺,孔穎達沒有急著辯解。

蔡少奮說道:“學子天性使然,魏大人不會是要把這個說是我等的過錯吧?”

“不然呢?我們把家裡的孩子送到國子監,不就是為了他們學知識、明事理的嘛!

教不嚴,師之惰。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子監還真是差了點。至於你們所教學的,我不認為以後可以為大唐帶來什麼幫助。”

魏徵這話,可就讓孔穎達他們這些國子監的官員不樂意了。

“魏大人,你給我說清楚,我們國子監教的,怎麼就沒用了?”

“哎…蔡博士莫要惱怒。”魏徵見蔡少奮急了,眼裡閃過一絲不屑。“我且問你,國子監可曾教學生種田?”

“不曾。”

“可教過學子製鹽造紙?”

“也不曾教過。”

“那總該教了學子鑽研一些改變我大唐的利器了吧!”

蔡少奮和孔穎達皺眉,這老噴子,誠心搗亂的吧!

有些想法的,可不止他們兩個。

沒有聽過楚天說過那一席話的官員,都覺得魏徵有些過了。

但是見李二嘴角揚起,看戲的樣子,心裡止不住的咯噔,這擺明了是在演戲啊!

孔穎達不明所以,還是忍不住問道:“魏大人,這些都是司農監和匠作監的事,與國子監何干?”

“孔大人說的不錯,國子監是教書育人,傳遞知識的地方,豈是鑽研那些小道的能比?”

“小道?”魏徵覺得好笑,不禁反問。

“難道不是嗎?”

“呵呵,蔡大人,你好大的口氣啊!我剛才說的那些,哪個不是改變大唐的東西?你們不會教就直說。

不會的,就可以去學嘛!

你們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還在這誇誇其談,說種田、製鹽、造紙那些是小道,是誰給你的勇氣?”

“我…”蔡少奮被魏徵懟的啞口無言,眼巴巴的看著孔穎達。

看著他們辯的面紅耳赤。

李二覺得,這個時候,他應該站出來收場了。

“好了,都給朕住口,朕來說兩句。”

李二環視眾人,沉聲說道:“諸位愛卿,在曲轅犁、精鹽、造紙、印刷、水泥等這些東西被造出來之前。朕和你們一樣,都認為,只有讀書越多,官做的越大,才能改變大唐的現狀。

但是,朕錯了。

我們不能因循守舊,沿用老祖宗的那一套了。

大唐想要國富民強,必須改變。

發展工業,培養新型人才,刻不容緩。

即日起,不管是農事、工事、商事,不管你是農人、工兩或者是商人。只要能讓大唐進步,強大起來,朕就給他授官獎賞。”

李二的話,讓孔穎達坐不住了,這樣子搞,那就是他們孔家的恥辱,“陛下,農人工匠怎麼能當官呢?不可啊!如此下去,國將不國啊!”

“孔祭酒,你少在這危言聳聽。”

“你…”

程咬金的大嗓門,一下子就把孔穎達給震住了。

“別吵了,朕這不是在跟你們商量,朕是在通知你們,旨意稍後就會傳下各地。”

李二難得乾剛獨斷一回,對於有雄心壯志的李二來說,大唐如何才能強大?才是他最為關心的。

至於方法,儒家那套,已經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