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我大送,亡啦!

第114章我大送,亡啦!

北宋堡宗終歸還是來叫門了。

耶律洪基也許是秉著廢物利用的原則,有栆沒棗打三杆子,派了一隊人來汴梁城下叫門。

只是之前開門比誰都快的蔡京,這次卻說什麼都不開了。

蔡京親自站在城頭上痛罵耶律洪基,罵他背信棄義、無恥偷襲,對宋哲宗趙煦表示了慰問,並表示太上皇請相信,我們一定不會出賣大送的利益,用盡手段反攻,一定實現太上皇您的意志,馬踏上京救回陛下您。

趙煦氣的破口大罵,“蔡京,你這是要朕死啊!”

“來人,恭送哲宗皇帝!”沒錯,趙煦還沒死,已經給上了廟號了,打從有中華文明以來也是頭一號。

蔡京揮了揮手,床弩招呼,差點一箭給趙煦射穿,還是遼國騎兵保著他才能逃回上京。

演了這一出叫門天子的大戲之後,大送的名聲更加臭不可聞,燕王慕容復的名號則更加響亮。

耶律洪基則是大怒不已,乾脆出動大軍,全面南下侵宋。

慕容覆在楊規的指示下,出工不出力,找蔡京要著各路批文和戰時控制權,暗中蠶食大送地盤。

而大送在新君趙佶的牽頭下,展現出了堅韌的戰鬥力。

大送雖然辣雞,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辣雞。

出城擺開陣勢野戰,在岳飛出現之前,大送必然是大敗虧輸。

可仗著國家富裕,武器裝備的質量也領先遼國,依託城池、山脈,在正面戰場上勉強抵擋住了遼國的攻勢。

而燕國在所有勢力不可思議的目光中,竟然從燕雲十六州聚集起八萬大軍來。

這八萬大軍軍容嚴整、軍紀嚴明,身上的盔甲、刀劍、弓箭,乃至於投石車、大炮,都是最新型號質量最好的,更重要的是人均力大無窮,一路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在有大宋頂住進攻壓力的情況下,周侗帶著手下訓練出的徒弟,帶著八萬燕軍,在遼國的地盤內肆意衝殺。

遼國軍隊逐漸抵擋不住壓力,開始節節敗退。

“廢物,一群廢物!堂堂的大遼,居然讓宋朝擋住兵鋒,這都算了,那燕國是個什麼玩意,他兩年前還是個民莊,竟然打的我大遼精銳部隊大敗虧輸,你們要臉嗎,還要一點臉嗎?”

遼國皇宮內,耶律洪基大發雷霆,拔劍一劍斬斷龍書案一角,怒吼道:“來人,把朕的盔甲拿來,朕要御駕親征!”

耶律洪基一路向南,帶著大軍向遼國南京走去。

他不恨大送抵抗,唯獨恨燕國這個反骨仔。

想當年你們還是祝家莊的時候,伱們什麼批文、商路,都是靠著我大遼才起來,結果你們從大遼得了金銀得了馬匹,居然反過頭來打大遼?

在耶律洪基心中,國戰可以輸,但燕國必須死!

只是在南院大王王府,蕭峰正在跟一個不速之客交談。

蕭峰一臉苦色:“師父,這不行的,那是我們契丹人的皇帝,您讓我扣押他,那不是造反麼?我本來與您私通款曲,那已經是不忠了,您別讓我難做.”

能出現在蕭峰的王府的不速之客,也不會有第二個人。

楊規已經料到蕭峰的反應,他沒有直接反駁蕭峰,而是說道:“小峰啊,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講一個,死守襄陽城的故事.”

楊規就把《射鵰》和《神鵰》的故事挑著國戰線給蕭峰講了一遍。

蕭峰聽過之後豪氣頓生,要不是師父在旁,恨不得仰天長嘯一番。

他大聲吩咐手下,“拿酒來,拿好酒!”

下人搬上來兩大壇烈酒,蕭峰倒出來,連幹兩大碗,一抹嘴,笑道:“痛快,痛快!這等英雄,才不枉了叫一聲‘大俠’!”

“只是他那是什麼時候的丐幫,他這個降龍十八掌,聽起來跟我設想的不謀而合啊……”蕭峰突然注意到了盲點。

“害,你不要注意細節,叫什麼不是吃飯,茲要是一群叫花子湊起來的幫派,它都能叫丐幫。

武功為了顯得自己厲害,託名個龍啊虎的也很正常,你別多心.”

楊規偷偷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講的太過入神,把時代背景和武功忘了修改了。

“總而言之,你現在明白了吧,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楊規趕緊岔開話題,繼續忽悠蕭峰:“戰爭是什麼?只是一個君主一聲令下,一個農民的兒子跨越千里距離,去殺死另一個農民的兒子,這應該嗎?這不應該!”

楊規說著站了起來,語氣變得激昂:“興亡百姓苦,為師所希望的,是這個世界上不再有戰火和死亡,世界和平,天下大同。

我夢想有一天,在黃土高原上,昔日契丹人的兒子能和宋朝漢人的兒子同席而坐,共敘手足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雁門關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民族,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我常跟你說,武學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招。

無招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不殺,不殺,那就是和平!而你,你整掌握著和平解決遼國至少四分之一領土的實力,告訴我,你會怎麼做?”

楊規最後一句高吼落下,他甚至擺了個亮相,目光炯炯地看著蕭峰。

蕭峰被感動了。

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因為民族問題,雙方兩難,他遺憾父母被殺,也遺憾自己被逐出丐幫,被迫離開大宋。

他看多了邊境上兩國軍隊互打草谷的慘狀,他心中渴望和平。

蕭峰雙膝跪倒,對著楊規拜了兩拜,認真地說道:“師父,我懂了.”

第二天耶律洪基來時,看到軍容整齊的十萬大軍還傻呵呵地樂呢,“好,好兄弟,你果然知道大哥心中所想,連軍隊都提前點齊了!”

蕭峰卻不下馬,帶著身後眾將齊喝道:“請陛下暫止兵鋒!”

耶律洪基嚇了一跳,耶律涅魯古的舊事又在他眼前重現。

他怒道:“蕭峰!你要幹什麼!你這是造反,你知不知道!蕭峰!”

耶律洪基一邊被人拖走,心中還一邊想著,此次回去之後,一定要取消南院大王這個官位。

太危險了!

“什麼?洪基被南院大王‘兵諫’扣押?”

皇太叔耶律重元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驚得站了起來,隨後,他心中那股被沉寂下去的念頭,又開始不受控制地瘋漲。

但是顯然,遼國皇室擁有跟耶律重元一樣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

最終遼國貴族勉強團結在一起,先發兵平叛。

而蕭峰也帶著大軍北上,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

遼國內戰,打的狗腦子都出來了。

此時的慕容復已經完全看不懂局勢,只能像個抄答案的學渣一樣問著楊規:“楊老,蕭兄能行嗎,他個人實力是很強,但又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再說那都是遼國自己的兵,他們是跟一個外來戶大王還是跟自家老牌貴族很容易做出選擇吧?”

“當然不行,所以我這不是帶你來西夏了嗎?”

兩人已經“說動”西夏皇帝,與燕國結成同盟,隨時準備出兵。

而他們燕國還有當初段延慶留下的兩萬多軍隊,一直駐紮在新吐蕃境內,經過這幾年的訓練,也成為可堪一用的強軍。

果然不出楊規所料,一個外來戶,又是個莽夫的蕭峰,根本不是遼國貴族的對手,大敗虧輸,手下兵馬全部投降,耶律洪基脫困,蕭峰狼狽逃回燕國。

遼國大軍集結南鎮,志得意滿。

耶律洪基看著全國六十多萬兵馬聚集於此,哈哈大笑:“蕭峰匹夫,趙佶小兒,妄圖阻我大遼兵鋒,做夢!眾將士們聽了,肥沃的土地,女人,就在前面,跟朕去取!衝!”

“吼!”

遼軍戰意沖天。

西夏。

“砰.”

巨大的龜殼落下,楊規從上面走了下來。

慕容復焦急地上前詢問:“楊老,怎麼樣?”楊規露出輕快的笑容:“耶律洪基就勢聚集了全國兵馬,準備南下,可以動手了.”

“是!”

慕容復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

耶律洪基重新出徵的第十五天,王庭傳來訊息。

耶律洪基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傳令兵,哆嗦著嘴皮子問道:“你,你再說一遍?”

傳令兵都哭出來了,“陛下,王庭空虛,西夏和燕王在吐蕃的兩隊人馬趁虛而入,咱們大遼淪陷大半啦!”

“啊!!”

耶律洪基憤怒地一刀砍死這個傳令兵,“進兵,給我進兵,我要屠滅燕國!”

耶律洪基話還沒說完,兩路將領跑回來回報,“報,陛下,大事不好。

燕國軍隊太強了,他們都是怪物,怪物啊!手下兒郎一碰就碎,完全擋不住一點!”

另一個將領更是面色驚恐:“陛下,快撤吧,他們,他們用大炮啊,大炮,咱們的軍陣都被打完了!”

“你,你們……”

耶律洪基兩眼一黑,昏迷過去。

等耶律洪基再次醒來,他命令停止攻擊,自己坐在帥帳之中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終於,他睜著滿是血絲的眼睛,用刀支撐著站起身來,“來人.”

“呼啦”一聲,所有將領都湧入帥帳。

這些天耶律洪基不吃不喝,一個人坐在帥帳之中不知道想什麼,他們早焦急的無以復加。

“陛下,咱們怎麼辦?”

“軍隊還能打,陛下,再衝一次吧.”

這是將領。

“陛下,不行啊,得快回家去啊,不讓咱們的老家都讓西夏蠻子佔光啦!”

這是貴族。

帥帳之中吵嚷不休,亂亂哄哄。

“都閉嘴!”耶律洪基一聲大吼,止住了爭吵,他環顧四周一圈,說道:“傳令,大軍改向!”

貴族眼前一亮:“陛下,咱們回去麼?”

耶律洪基嘲諷道:“回去?回哪去,打咱們自己的地盤?西夏蠻子能給你這個機會?現在兩面受敵都吃不消,回頭就是要面對西夏、燕國、大送三國夾擊,咱們頂得住?”

問話的貴族囁嚅兩下,說道:“那,那咱們去哪,還打燕國?”

“不打了.”

耶律洪基一揮手,“傳令,南下,打大送!”

次日周侗看著遼軍開拔的方向,笑著對身旁的蕭峰說道:“遼國這位皇帝陛下確實是有點用兵能力,此時他背腹受敵,已經是走在絕路上,卻能生生找出一條生路.”

“不能吧,全大遼的軍隊都在此處,六十多萬大軍,怎麼能是絕境?”蕭峰不解道。

“無根之萍,六十多萬大軍,要多少補給,要多少後勤,他失了老家,六十多萬大軍只能成為負擔。

到時萬一軍隊譁變,耶律洪基死無葬身之地.”

周侗耐心給蕭峰講解:“但是隻要南下拿下大送,這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中原之地,物產豐饒,比遼國更盛百倍,哪怕只拿下一半地盤,也足夠養活他這群人的了,那時再想反攻,就容易的多.”

蕭峰黯然道:“周先生的意思是,大送要亡了?”

周侗點頭,“完蛋定了.”

果不其然。

之前依託地形和裝備抵擋攻擊的大送本就已經很勉強,現在遼國全國兵馬,孤注一擲,單打一點,完全如同摧枯拉朽。

遼軍長驅直入,就連汴梁城也沒對他們造成多大的阻礙。

大送文臣只能帶著皇帝不停向南逃竄,形式岌岌可危。

文彥博在途中染病亡故,死前不知道他有沒有後悔自己迫害狄青致死。

要是狄青尚在,未必能贏,但必然情況比一路晃晃如喪家之犬抱頭鼠竄強得多。

可惜這世界上沒有如果。

耶律洪基是真懂哀兵必勝的道理。

他帶著遼軍不做停留,一路長驅直入,就追著宋朝皇室打。

他知道留下來佔據幾座城池、幾個州府,用處不大,那會陷入持久拉鋸戰之中。

契丹人在中原的城市裡跟漢人玩持久戰?他們耕作種糧食都種不明白啊!

於是只能一路攆著大送核心跑,只要殺光宋朝皇室和這些大臣,宋朝就算亡了,到時候耶律洪基再想在大送的地盤上怎麼做都好辦。

一個追,一個逃,一路南下。

不知道是不是歷史的巧合,趙宋竟仍是在崖山被逼上了絕路。

有一部分真是有骨氣的忠臣跳海殉國,更大一部分大老爺則想著怎麼投降能讓耶律洪基饒自己一命。

趙佶哆哆嗦嗦地拽著蔡京的袖子,“太師,太師,朕真就要死了麼?朕才剛登基,朕不想死,真不想死啊!”

蔡京看了看趙佶,又看了看旁邊自己這些同僚,心中想起楊規的話,不由閉上了眼睛。

這賣國狗賊,老夫是做定了啊!

他猛然睜開眼,對趙佶說道:“官家,投降吧。

我大送,亡啦!”

“投降?不成啊,契丹人根本不接受投降,他們只想讓朕死.”

趙佶嚇的直搖頭。

這一路過來,能投早投了,可耶律洪基就是鐵了心要滅了大送全部核心,誰投誰死,誰跑誰死,絕不留情。

“不是投遼,咱們投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