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5章 這是個難得的良機

如今的大同,是否已成了一座毫無防備的空曠都市?

想到這,他的內心忽然激盪不安。

這是個難得的良機。

如果掌控大同,對於他們突厥的局勢而言,將握有多重優勢。

這標誌著他們在這個大唐的版圖上有了穩固立足之地。

哪怕大唐派出大軍而來,他們亦可防守亦能進攻。

然而緊接著,另一個念頭讓他的警惕瞬間升起。

從當前的策略佈局看,那位大唐將領顯然早已預料到他們的南進,甚至預知主力會穿過這遼闊的平原。

如果對方已有洞察,為何要佈置這樣的局?

分明對方希望他們沿此道南下,而不是選擇經大同南下之路。

可是,這樣的佈陣有何用處?

除非唐朝能夠在前方建立更為堅固的防禦線,配備數目驚人的軍隊。

否則,區區的防守根本擋不住他們這六萬鐵騎的凌厲攻勢。

就在這個抉擇中,吉利可汗陷入了沉思。

是直取大同,還是按照預定計劃,堅決南行?

經過一陣猶豫,他最後決定照原計劃繼續南進。

作出這樣選擇,也是有理由的。

種種跡象顯示,大唐江夏郡王李道宗似乎預見了他們的動向。

雖然他並非唐朝將領中最傑出的,卻也不是無能之輩。

面對無法攻克的目標還固執進攻,讓整個大同暴露於險境,依照李道宗的判斷,他必定不會這麼做。

如此看來,現在眼前所見到的,也許只是障眼法。

關隘與要塞中,或許空空如也,無人駐守。

李道宗的佈局旨在誘使他們進攻大同。

唯有他領兵攻城,才可能延遲南下的腳步。

這樣一來,大唐才有足夠時間調動軍隊北上。

這樣的考慮確是精準無比。

實際上,此時的大同城中,可戰老兵不足萬人。

如若他集中力量攻打,大同城的確有可能失陷。

未曾料到的是,他以為的虛假,竟是一切的真實寫照。

那些關卡要塞確實駐紮了萬餘唐軍。

同時,他沒注意到,在前方那片無險屏障的平原上,此刻矗立著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傳我軍令,大軍繼續南進。\"

伴隨吉利可汗的聲音,六萬突厥大軍繼續向南行進。

當大軍踏入平原時,遙遠處那雄峙平原的巨大營寨躍入視線。

連綿數里的營地,將南部的通道封鎖得水洩不通。

只看其規模,便足以容納數十萬大軍。

騎在戰馬之上,遠遠凝視著那雄偉的堡壘,吉利可汗怔住了。

\"怎麼會這樣?這怎麼可能。\"

吉利可汗喃喃重複著這句疑惑。

他確認大同只有四萬唐軍防守。

而德陽方向的唐軍,直至他們趕往大同並未有任何調動,那十萬人仍然駐守德陽。

那麼,眼前的營地又是怎麼回事?

難道唐朝早有預感並調集了大軍從他處趕來!

\"絕無可能,絕不可能!\"吉利可汗堅拒相信這一事實。

\"汗王,該如何應對?\"身旁的部落領袖詢問,憂慮滿溢在言語間。

面對有十萬大軍的堡壘,僅憑他們的六萬騎兵,想要攻破幾近渺茫。

唐軍不同於部落的散兵,無論是戰鬥力還是鬥志都不遜色於突厥勇士。

何況現在唐軍以營寨為依託進行防守,想要攻破愈發困難。

\"不,絕不。這是李道宗設下的幻象,營地裡肯定只有少量部隊。\"吉利可汗如此篤定著。

\"傳令,先鋒一萬名騎兵,發動進攻,衝擊前方的唐軍營寨。\"

恢復平靜之後,吉利可汗果斷下令。

現在他對唐軍的真實實力不明,但在開戰前畏縮絕非明智之舉。

假如什麼也不做就撤退,那些部落首領對他的質疑必定加劇。

那是他不容忍的情況。

隨著吉利可汗的命令,一萬名騎兵猶如雷霆般從大部隊中衝殺而出,疾衝向平原上的營寨。

營寨之中——

唐峰早就知曉了突厥大軍的到來,他與將領們一同來到北面的望臺。

站在望臺上,遙看那浩瀚的騎兵隊伍,他的胸口燃燒著熊熊鬥志。

這一刻,有種渴望驅動他帶領大軍跳出堡壘,與突厥人在戰場上正面對決,

灑血沙場,古往今來,將領威名由成堆白骨堆砌。

對軍人而言,死於戰場才是最高的榮耀。

當然,他不願意輕易戰死沙場,但困守堡壘,被動防禦多少讓人心有不甘。

唐峰望著脫隊飛馳而來的萬名突厥騎兵,心中淡定自若。

顯然,吉利可汗依然不死心,仍認定營寨只是幻象。

\"弓箭手無差別射擊。\"唐峰慢慢抬起手,下令。

一萬名突厥騎兵高速奔行,即將抵達營寨邊緣。

此刻,營寨北邊的二萬名弓箭手已悄然就位。

柵欄上,箭塔中,望臺上,盡是大唐的射手。

箭雨如傾瀉的蟲群,密密麻麻落下。

瞬間將疾馳的萬名突厥騎兵淹沒。

這是一次兩萬弓箭手齊射。

兩萬支羽箭,足以覆蓋廣大地域。

疾進的萬名突厥騎兵根本沒料到會遭遇如此兇猛的攻擊。

以至於大多數騎兵依然保持著高舉彎刀,英勇衝鋒的姿勢,全無防守的打算。

剎時之間。

成百上千名突厥騎兵在箭雨中中箭倒地,從狂奔的馬背上滾落,接著遭到後續戰馬踐踏。

慘叫聲與哀嚎聲起伏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