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淨梵宮(4)

這是談宛宛第一次陪同晴安聖女一起吃飯。閣樓裡面放著一個大理石桌子,三疊小菜配一籃子的野草莓。

韋姝錦似乎已經忘記了剛才的事情,她夾著一筷子的白菜,面容微皺,絮絮叨叨地說,“晴安姐姐,你怎麼吃得這麼清淡啊?”

“你多吃些野草莓,玉尊峰還有很多。”她一笑,那種威勢就流露出來。

談宛宛吃得沒胃口,食物做得極其精緻,她以前不怎麼喜歡吃飯這類每天都要按規矩進行的事情,因此總是很快地吃一些就算完成。她經常吃一些蜜餞補充體力,隨著年齡漸長,她生得珠圓玉潤、面如粉琢。

她去靈秀山拜師,師姐們做飯的手藝不值得褒揚,卻因為氣氛其樂融融的。每天坐在院子裡看天邊漸漸地染上一層銀黑,月亮探出腦袋,她能陪著他們細嚼慢嚥,小酌一杯,一直到夜幕低垂。

她在靈秀山練劍時,廋了很多,因為每晚細心地吃食物,人又恢復了原貌。

她陪著晴安吃飯,心裡總是不踏實,因此吃得很乏味。她吃了幾口就想要走,晴安卻仍然和韋姝錦聊得津津有味。她輕聲細語地道:“我想要去廂房休息一會兒。”

“你就吃這麼一點?”晴安親切地說。

她和韋姝錦說話時,她面色還是冷清的,她面前的食物一點不動,坐得端端正正。韋姝錦眉飛色舞的,抓住她的手給她講玉尊峰的見聞。

“師弟想陪我一起來的?”

“誰?”

她疑惑地問。

“就是那個傻乎乎的,上次我們在迷谷森林獵殺一隻妖獸,你正好經過救了我們,那個一直賴在你身邊不走的就是他。”

“我們在路上經過一個蘋果園,他非要給你摘吃的。”

韋姝錦盡力地給她描述金鑲玉的樣貌舉止。晴安似乎有些不喜,她輕微地蹙眉。談宛宛見狀趕緊告辭,“晴安,我已經吃過了,想回去廂房休息。”

晴安聖女看著她,問:“你今天泡了甘泉?”

她臉色發白,“是。”

“我吃完飯,再過一炷香的時間去給你渡氣。”

韋姝錦看到這種狀況,笑著說:“談宛宛姑娘難道是怕我?”

“我不怕你,是真的體力不支,不然是不會待在這裡讓聖女給我療愈的。”

談宛宛抱著銀蛇來到廂房,庭院裡一株杏子樹結了果實,滿院子都是青果子。庭院的水池裡面是幾尾金魚,她坐在院子裡數著杏子。

韋姝錦走進院子時,她趴在杏子樹邊在打盹。她卻打破靜謐,說:“宛宛姑娘太安穩了些,這個時間就躺在這兒歇息。”

“在淨梵宮能有什麼事情做?”她看著韋姝錦,她應該是放鬆了警惕,沒有不滿的神態。

“你住在這個廂房?”她問。

“我來淨梵宮的次數比你多,每次面具姐姐就會安排我住在這個屋子。”韋姝錦伸了個懶腰,哈了一口氣。

“我今天晚上真得鎖緊我的門,真怕你一不小心地走進來要了我的命。”談宛宛戲謔地說。

“你什麼意思?我沒有這樣的嗜好。”韋姝錦對著杏子樹射出一支箭,一下子穿過五顆果子,緊緊地釘在她廂房的門上。

面具女子穿過庭院,韋姝錦看到她,趕緊問:“嘉如姐姐,我能出去玩一會兒嗎?”

“你要去哪裡?”面具女子說。

“就是甘泉池。”

面具女子似乎不想搭理她,卻還是溫和地說:“你是淨梵山的客人,我們會讓門中弟子陪著你的,招待不周之處,希望不要去玉尊峰告狀。”

“怎麼會?我很喜歡晴安姐姐,不然是不會到淨梵山做客的,我在屋中練劍很勤勉,是不會出問題的。”韋姝錦得到面具女子的允諾,受寵若驚。

面具女子看著談宛宛,她又是一臉倦怠,眯著眼趴在假山堆邊打盹。她附身說:“姑娘,我們聖女喊你去她的靜室。”

晴安應該是因為衛霜凜是她的同伴,因此愛屋及烏,對她格外關照。她對她的嫌隙消彌了許多。她在淨梵宮療愈了一段時間,那種鑽心的疼痛已經不會再來干擾她。

她晚間會到院子裡散步,想要在迷霧中找到那個裝神弄鬼的人,然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她再沒能遇到那個女子。

她看著面具女子,對她臉上忽然露出的不同尋常的表情已經不害怕了,她別過臉,說:“你去忙你的,我自己去靜室找她。”

面具女子說:“是。”她轉身走出庭院。

韋姝錦看著她,尖聲問:“你與晴安姐姐是什麼關係?她竟然對你是如此的親密。”

“沒什麼。”

談宛宛說完,邁著大步穿過庭院,走上回廊。靜室離她的廂房要走一刻鐘,她走到她居住的屋子時,她拿著一把劍正在練劍法。

“真是一柄好劍。”她感嘆著看著她舞劍的動作如行雲流水。

“你的劍法真厲害。”她鼓掌叫好。

她放下手中劍,說:“要說這用劍最好的還是你們靈秀山,我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得了這把劍,常常放在手心玩耍,沒能得到劍道的精髓。”

“你說我們用劍最好?真是謬讚,我其實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劍法。只是學會了一些御靈之術。”

她懵然地握著銀蛇,生怕她要找她比試,她看到她運劍的動作,感覺她是在謙虛。

“去靜室渡氣。”

“你是為什麼要學劍術的?我知道你們淨梵宮的淨水、療愈之術、心法是最厲害的。”

談宛宛盯著她細心地擦拭的劍鋒,甚至能夠猜測到這是衛霜凜送給她的劍,她心底有疑慮,問:“一定是你的霜凜哥哥送給你的劍。”

“不是,我學劍術確實是為了他。”

她們走到靜室。屋裡放著兩個蒲團,她靜靜地坐下,她關上門,用心法為她渡氣。

靜室很安靜,屋裡有些冷,像是到了臘月。一種安靜的感覺抵達她的心底。屋裡一陣敲擊陶罐的聲音,那聲音穿透人心。她忽然很煩躁,這種感覺一會兒就歸為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