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斥奸佞,李曄鐵腕整軍紀;遍城風雲起,高仙芝顯威陣前\"
李曄怒不可遏,臉色鐵青,胸中怒火如火山噴發:“枉我費盡心力,苦心栽培,竟養出這等忘恩負義之徒!豎子,豎子啊!”他捶胸頓足,痛心疾首。
程千里等人見狀,紛紛上前勸慰:“將軍息怒,此等小人,不值得您動怒傷身。他們自會遭到應有的報應。”
劉眺冷靜分析,獻上一計:“將軍,對於這些人,我們需區別對待。清白者調離原職,以示懲戒;而那些貪贓枉法、胡作非為者,務必蒐集證據,依法嚴懲,絕不姑息。否則,邊閹定會藉此大做文章。”
程千里聞言,憤慨難平:“證據?對付這等敗類,何須證據!直接拿下便是!”
李曄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目光如炬,沉聲道:“邊閹狡猾多端,我們行事必須光明磊落,依法行事。有證據在手,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讓奸佞無所遁形。”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拱手齊聲道:“將軍英明!”
此時,疏勒國東南部的遍城,正是一片繁忙景象。徙多河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將遍城州與磧南州溫柔地分隔開來。遍城軍營內,將士們正緊鑼密鼓地操練,士氣高昂。
中年儒將高仙芝,身著明光鎧,英姿颯爽,立於校場將臺之上,目光如炬,審視著臺下的將士們。突然,小校來報,李曄將軍親臨軍營。高仙芝連忙下令繼續操演,自已則率眾將校前去迎接。
兩隊人馬在營中相遇,高仙芝單膝跪地,恭敬行禮:“末將遍城守捉副使、遊擊將軍高仙芝,恭迎李曄將軍!”
李曄下馬,大步走上點將臺,環視四周,對高仙芝的指揮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隨後,他點名要求賀鴻升前來,準備對其展開質詢。
賀鴻升匆匆趕來,衣衫不整,神色慌張。面對李曄的質問,他百般狡辯,企圖矇混過關。然而,隨著貧苦百姓和小廝們的證詞逐一呈現,以及具體執行者的供詞,鐵證如山,賀鴻升終於無力狡辯,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乞求饒命。
李曄冷眼旁觀,心中暗自決定,必須藉此機會,徹底清除軍中蛀蟲,重振軍威,為大唐邊疆的安寧與穩定保駕護航。
\"來人,速將此賊押入大牢,嚴加看管,待後發落!\"李曄眼神冷冽,對賀鴻升那卑微的求饒視若無睹,幾名精壯兵士迅速上前,將賀鴻升牢牢束縛,押解而去,留下的是一片肅殺之氣。
賀鴻升落馬後,遍城守捉使一職驟然懸空。李曄本欲暫留此缺,以待賢能,但高仙芝在校場上的卓越表現卻讓他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賞識。這位從安西都護府貶謫而來的遊擊將軍,雖遭遇排擠,卻更顯其堅韌不拔與軍事才能。
然而,李曄心中亦存疑慮,擔心重蹈覆轍,再遇不忠之徒。權衡再三,他決定採取穩妥之策,對高仙芝言道:“高仙芝聽令!”
高仙芝聞聲,迅速上前,躬身行禮:“末將在,請將軍示下!”
“本將軍命你暫代遍城守捉府一切事務,務必勤勉盡責,操練精兵,籌措糧草,不得有絲毫懈怠。若有差池,唯你是問!”李曄語氣堅定,目光如炬。
高仙芝領命,高聲應諾:“末將定不負將軍厚望,誓保遍城安寧!”
賀鴻升一案,不僅因其罪行昭彰,更因其背後的邊令誠勢力盤根錯節。此人作為邊閹在軍中的代表,勢力不容小覷。李曄此番親赴遍城,正是為了拔除這一毒瘤,鞏固邊疆防線。
回到疏勒鎮,李曄剛下馬,便聞邊令誠已在府中候駕,且神色不善。他淡然一笑,心中暗道:“來得正好,且看你有何手段。”
步入大堂,邊令誠迎上前來,故作姿態:“李將軍,你可算是露面了,咱家可是好等啊!”
李曄不以為意,悠然落座,方才開口:“邊中使匆匆而來,所為何事?”
邊令誠面色一沉,質問道:“聽聞將軍擅自免去賀鴻升之職,並將其囚禁,此舉是否過於魯莽?”
李曄早有準備,正色道:“賀鴻升罪行累累,霸佔民田、倒賣軍械、剋扣軍餉,此乃鐵證如山,本將軍依律嚴懲,有何不妥?莫非邊中使以為,宮中之人便可凌駕於國法之上?”
邊令誠聞言,一時語塞,面色鐵青,心中暗自驚疑:這李曄何時變得如此牙尖嘴利,莫非真有所圖?
“李將軍,你行事之前,至少應知會咱家一聲,如此擅自行動,豈是將咱家置於何地?”邊令誠氣急敗壞,聲音尖銳如鴨鳴。
李曄淡然一笑,心中已有計較,面上卻不動聲色,只待看邊令誠如何出招。
鐵腕鎮邊,李曄智對邊閹挑釁
隨著賀鴻升被押入大牢,遍城守捉使一職的空缺,在邊疆的微風中悄然生出一絲不安。然而,李曄的心中卻已有了計較,他深知,這一舉動不僅是對貪腐的堅決打擊,更是對邊疆秩序的一次重要維護。
高仙芝,這位從安西都護府貶謫而來的儒將,以其在軍中的卓越表現,贏得了李曄的青睞。然而,面對複雜的局勢和潛在的威脅,李曄並未急於做出決定,而是選擇了謹慎行事,暫由高仙芝全權代理守捉府事務,以觀其效。
回到疏勒鎮,李曄剛踏入鎮守府,便感受到了空氣中瀰漫的緊張氣息。邊令誠,這位來自宮中的宦官,如同一隻陰冷的毒蛇,正覬覦著邊疆的每一寸土地和權力。他的到來,無疑是對李曄的一次挑釁和試探。
大堂之上,邊令誠的質問如同鋒利的刀刃,直指李曄的決策。然而,李曄卻顯得異常從容,他深知,與邊閹的交鋒,不僅是力量的較量,更是智慧和意志的博弈。
“邊中使所言差矣,”李曄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賀鴻升之罪,證據確鑿,民憤難平。本將軍身為邊疆守將,自當以國法為重,以民意為先。若因顧忌個人情面而姑息養奸,何以服眾?何以安邊?”
一番話擲地有聲,不僅回擊了邊令誠的質疑,更彰顯了他作為邊疆守將的堅定立場和崇高使命。邊令誠聞言,面色鐵青,卻一時找不到反駁之詞,只能悻悻然作罷。
然而,李曄知道,這場交鋒遠未結束。邊令誠背後的勢力錯綜複雜,邊疆的局勢亦是波譎雲詭。但他更相信,只要心中有國、有民、有法,便能在這紛擾的邊疆之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已的道路。
於是,他更加堅定了自已的信念和決心,誓要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一段屬於自已的傳奇。而高仙芝等一眾忠誠的將士,也將成為他最堅實的後盾和戰友,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