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章 再見顧穎錦

正月初三

顧行晉先去了魏伯父和老師家中,看著時間他還要走訪下一家。

“師孃,老師,學生有一族叔也在京城,所以學生只能先走了。”

穆氏見此也就不留他了,“那師孃就不留你了,這是師孃給你的回禮。”

“多謝師孃!”

魯逸夫叮囑道:“二月就會試了,那些舉子辦的應酬,你挑著一些去個幾次就成了。”

“是,學生明白了!”顧行晉還以為老師會讓他別去呢。

魯逸夫一眼就看出來學生在想什麼,之前參加那些文會是沒有意義的,不去也罷。

如今舉辦文會的都是舉人,這次能中了會試,以後就是進士,也是他的同年,自然提前認識更好。

顧行晉出了魯府,上了馬車讓來旺直奔西街。

這幾日他也讓下人去打聽蔣家的情況,蔣家的家主只是一個三等爵爺。

本來應該將那些不過,蔣家上代家主。蔣侯爺的的夫人還活著。

所以,蔣家門前還掛著侯府的牌匾,皇帝也沒下令讓蔣府改制。在外頭行走,打著的名頭自然是侯府。

蔣府的當家男人是個老紈絝,這蔣家一看就是離落敗不遠的。錦叔選擇在蔣府當先生,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一炷香後

來旺將馬車停在榮華道,蔣府後街一處空曠的地方。

“少爺,已經到蔣府後街了,裡頭巷子太小了,馬車進不去。”

顧行晉看了一眼那小巷子,確實馬車進不去,就踩著馬凳下了車,整了下衣襬。

“那就走進去,豆子。”

“少爺,小的去前頭問一問,錦老爺在哪!”豆子雙手提著物品說道。

“嗯。”顧行晉同意了。

后街不少打鬧的孩童,看到是陌生人,往另外一邊跑去,一邊回頭看著他。

幾個蹲在地上玩丟石子的小姑娘,睜著大眼睛好奇的看著顧行晉。

顧行晉的眼神,看著后街這條巷子。知道這裡住的不少人,都和蔣家關係匪淺。

一部分是依靠蔣家生活的族人,另外一部分就是蔣家的下人。還有不少為蔣家服務的人,就比如他的族叔,顧穎錦。

“你是誰!來這裡找誰!”一個男孩大著膽子攔下顧行晉。

顧行晉低頭一看,男孩大概八九歲,“我是來找蔣家族學的顧先生,你知道他住哪兒嗎?”

男孩黑白分明的眼睛,帶著好奇的看著顧行晉。

“我知道!不過,為什麼要帶你!”

看到他眼裡的狡黠,顧行晉看他這樣機靈也覺得有趣,便從袖中拿出五個銅板。

“你帶我去的話,這幾個錢就給你買糖吃!”

男孩看到顧行晉手中的銅板,眼睛瞬間瞪得老大。

“真的給我?”

顧行晉朝他笑了笑,“只要你帶我去顧先生的屋子,這些錢就是你的。”

“好。”男孩聞言迫不及待的答應了。

顧行晉拿了兩個銅板給他,“我先付你兩個銅板,等找到顧先生,剩下的三個銅板再給你。”

“那公子,你跟我來!我知道顧先生住哪兒!”說著男孩興奮的在前頭帶路。

男孩直行一段後拐了彎,又往右數第五家才停了下來。

“公子,顧先生他就住在這裡了!”男孩仰著頭說道。

男孩說著就上前敲門,沒多久就有人開啟門了。

“你們找誰?”模樣普通的中年人打量著他們問道。

顧行晉上前道:“請問這裡可是顧穎錦,顧舉人的住處?”

那中年人看他書生的裝扮,莫不是老爺的同窗?

可他敢發誓,老爺的同窗好友裡,沒見過這人!

“你是何人?”中年人眼神警惕的問道。

顧行晉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找對了,“我是你家老爺的族侄,你家老爺曾經在同鄉會館,讓人傳了訊息,告訴我他在此處。”

接著將三個銅板給了那個小男孩,“已經找到了,那這三個銅板就給你了。”

“謝謝公子!”男孩道謝後拿著銅板愉快的離開了。

“老李,誰來了!”這時院子裡出來一人。

“老爺!”

“錦叔!”顧行晉一眼就認出來了,雖然顧穎錦年紀大了留著鬍子,還是依稀能認出之前的模樣。

顧穎錦看著眼前的青年,感覺有點面熟,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你是?”

“我是顧行晉。”顧行晉笑著道。

顧穎錦一下子就想起來, 他是何人了,長得真像穎青當年的模樣。

“快進來!”顧穎錦熱情的招呼道。

“誰來了!”這時屋裡頭出來一箇中年女人。

顧行晉一眼就認出來,“六嬸孃!”

中年女人認不出來他是誰,微微一笑朝他點了點頭。

“莫娘,這是三房的行晉。”顧穎錦在一旁介紹道。

“是行晉啊!你也來京城了,嬸孃這就去做點飯,中午在這裡吃!”說著莫氏立刻去準備。

“不用了……”

還不等顧行晉說話,顧穎錦就道:“聽你嬸孃的,就留在這裡吃頓午飯。”

顧行晉也就沒有拒絕,打量了下這間一進的院子,就五間房,院子中間擺了一張石桌。

“咱們去書房。”顧穎錦笑容滿面的道。

兩人坐下後,顧行晉看了下書房很簡陋,知道這些年他在京城應該過的不容易。

顧穎錦感嘆道:“老夫從族裡得知你中瞭解元。族裡說你出去求學,沒想到這些年都在京城,咱們叔侄倒是錯過了。”

顧行晉解釋了一下,“後面發生一點事就留在京城了。”

“老夫去了同鄉會館,碰到了趙舉人,不然,怕是要會試後,才知道你在京城了。”

顧行晉笑了一笑,兩人差不多快十年沒見過了,本來他與顧穎錦關係一般,此刻更顯生疏。

“錦叔,你這次可有下場?”

顧穎錦連續嘗試了三次,次次名落孫山。讓本來因為中舉的他,被打擊的體無完膚。

“有,這次不行的話,就謀個一官半職。”

顧穎錦打算好了,這次不中的話。就藉著蔣家謀個知縣,他的孩子也漸漸大了,嫁妝和聘禮也要準備了。

顧行晉覺得這個出路不錯,不一定非要死磕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