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是什麼貴重的,姐夫拿去吧!”顧行晉開口道。
姜維譚笑著道謝:“行晉,那就多謝了!”
“姐夫,先去吃飯吧,不能讓她們久等了。”
姜維譚拿了四書五經的註解,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看來和寶珠說的一樣,他爹也是舉人,還是教喻,這樣也只能幫他聯絡到董教授。
魯學政為人公正,小舅子想來是真的沒辦法幫他。
不過,有了的顧行晉的註解,也是不錯的,便點了點頭,“咱們走吧。”
顧家女眷都是姜維譚的長輩。所以,就沒有分成男女桌避嫌,自然也不用屏風隔開。
顧寶珠見到相公,此刻臉上竟然帶著笑容,想來他心情不錯。
有點好奇,晉弟和他說了什麼。
吃完飯
顧寶珠找了個藉口出去,讓姜維譚陪著奶奶說話,她自已去找顧行晉。
“晉弟,你姐夫如果說了什麼,讓你為難的話,你就別管他。”
顧行晉點了點頭,“嗯,姐,你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顧寶珠聞言鬆了一口氣,她不想因為姜家的事,讓孃家為難。這些年,已經得孃家幫助很多了。
“晉弟,你姐夫如果說了什麼不合適的話,你直接就拒絕。不用顧忌我,我為姜家生下長孫,你是解元,他們只能敬著我,不會為難我的。”
顧行晉聞言笑了一下,“姐,我知道。你放心,我辦事有分寸的。”
他可沒那麼軟弱,將註解給了姜維譚,也是想姜維譚如果能中舉,對他外甥和外甥女也有好處。
“過幾日,我和娘他們回顧家村修牌坊,之後奶和娘可能會留在老家。”顧行晉提這件事,讓她有心理準備。
顧寶珠愣一下,很快回神過來的,她出嫁了,也很難回來。這一年多能見面,還是因為她在府城照顧相公。
“知道了,我去看看姨娘。”
半個時辰後
“大姐,姐夫,你們慢走,我就不送了!”顧行晉親自送他們到大門口。
顧寶珠開口道:“你回去吧。”
顧行晉將他們夫妻倆送走後,就讓管家爺爺去鏢局僱人,三天後準備回鄉。
馬車上
“相公,你之前說的,可想好怎麼決定了嗎?”最近姜維譚脾氣不是很好,顧寶珠小心詢問道。
“還沒想好,去國子監怕是不成了!就算去了,以監生的身份考中會試,也會讓人看不起,我打算繼續鄉試。”
顧寶珠聞言臉上笑容就沒斷過,點頭道:“相公,你這麼想就對了,以你的才學,肯定能中舉的。去京城山高路遠的,家裡人幫不上,咱們在長泰府挺好的。”
姜維譚看了他一眼,“寶珠,我打算去旗山書院。”
顧寶珠雖然是女子,但也知道旗山書院名聲不錯。她倒是沒有意見,就是公公不知道會不會生氣。
“我是沒意見,不過,公公那邊……”顧寶珠有點擔憂。
“我自已來解決!”姜維譚微微皺眉,他不想提這件事。
顧寶珠聞言就不再開口了,看他拿一本冊子在看,想來就是晉弟給的。
“相公,你手上拿的是什麼?”顧寶珠裝作不知道問道。
“沒什麼,就是些書,你弟給我的。”馬車上比較顛簸,姜維譚說了一句就將冊子收了起來。
……
“一路順風。”顧行晉親自送趙鈺崔和鄭吉昌他們離開府城。
“我們在青田縣等著你,”趙鈺崔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顧行晉一一道別,目送他們離開長泰府。
三日後,顧行晉帶著家人,以及老師和師孃一起返程回鄉。
魯逸夫公務繁忙不打算去,最後,還是被顧行晉說動了。
教出兩個解元,不能偏心只參加其中一個徒弟的解元宴。
正好師孃也想出門遊玩,所以,魯逸夫只能提前安排好公務,帶著妻子和顧行晉一起去青田縣了。
至於豆子,被顧行晉留在長泰府,修改宅子了,等他回來的時候,宅子就能改建好了。
路上風景看久了,也有點膩了。
倒是三個婦道人家,一路上話都說不完。
師徒倆對女人話題不感興趣,也插不進去嘴,還覺得有點無聊。
魯逸夫便想著法子折騰弟子,讓他去觀察各地民生,讓他寫一篇感悟。
果然,和誰一起出門,都不能選擇和他的老師一起,不然作業做不完!
晚上住客棧,顧行晉還要忙著寫作業。
……
顧家村,吹吹打打的敲鑼打鼓聲,讓一向寧靜的山村都變熱鬧了!
伴隨而來的,就是顧行晉中解元的訊息,也透過衙門報喜官,傳遍了顧家村。
解元可是非常難得,要不是縣太爺知道顧行晉還在府城。
今日他都想親自前來道賀了!
只能先派了自已的心腹來顧家村道賀,等顧行晉辦席的時,他這個縣太爺再到場。
朝廷給舉人的修建牌坊的官銀,也已經交給顧家的族長了。
顧行晉中瞭解元!
讓整個顧家村都轟動了!
解元!
舉人,已經很了不起了!
沒想到,他們顧家還能出個解元!
這是多大的榮耀!
這個大好訊息,讓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顧家老宅只留了幾個下人,府里正經的主子都去長泰府了,哪裡能招待官面上的人物。
主子不在,讓下人招待,那是侮辱人的!
最後,還是老族長顧全出面,親自給了賞銀,又和縣太爺的師爺解釋一通,把報喜的官差給送走。
顧家族人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感嘆道:“三房的人丁太單薄了,已經兩代獨苗苗了,要是換成我家,報喜官都走不動道了!”
“三嬸和青嫂子,其實留在家裡就好,還跟著去府城,這是瞎胡鬧!要不是族長幫忙,怕是整個顧家要丟人了。”一旁的族人忍不住說道。
“還是人少,你看看那群下人,平時幹啥……”
“解元郎,今年十六,翻過年就十七了,可以成親了!到時多生幾個娃娃,三房就熱鬧起來了!”
顧家的男人也覺得三房人丁單薄,要不是還有族人搭把手,有點事三房都沒人。
看來成親一事,他們族裡還要催一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