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遠剛剛還暗自慶幸他外公沒有被捲進這四靈印當中來,可是鬼推道士又告訴他沐講禪師的處境更危險。
鬼推道士一臉得意,他雖然看不清靜遠的表情,但是也能猜的出來。
正如鬼推道士猜的那樣,靜遠一臉驚詫道:“為了四靈印之一的青龍印,就不惜舉國造書,我真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這四靈印還要重要。”
“舉國造書自然不只是為了四靈印。”鬼推道士道:“而且不光是舉國造書,還有舉國造船出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這另一個盒子裡的東西,什麼下西洋宣揚國威,都是忽悠你們這些愚民。”
“那這麼說,我外公的處境不就更危險了嗎?”
靜遠聽了鬼推道士的話,又不禁擔心起來。
“放心,如今我來了,自然能保你們安然無恙。”
靜遠稍稍安心,然後試探性的問道:“那另一個盒子裡究竟裝的是什麼?”
“你猜猜?”鬼推道士有點戲謔的道。
“難道是傳國玉璽?”靜遠自然是猜不出來,在他看來,傳國玉璽也許就是最重要的東西了。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鬼推道士被靜遠氣的火冒三丈,過了好久才平復了心情說:“你開啟想象,大膽的猜!”
靜遠自然是猜不出來,隨口就說:“難道是得道成仙的秘籍?排山倒海的法器?還是起死回生的靈藥?”
黑暗中沉默了良久,鬼推道士才說:“你這個想法確實很大膽。”
靜遠無辜的道:“先生非要我大膽的猜,如今卻又覺得我胡言亂語。”
“你這想法雖然大膽,不過……”鬼推道士說:“盒子裡的東西比起這些有過之而無不及。”
“還請先生不要賣關子。”靜遠知道那個盒子裡的東西定然非同凡響,除了有些好奇之外,還因為事關他的外公張定邊,所以他自然想弄清楚。
“不是我要賣關子。”其實鬼推道士就是想賣個關子,他說:“此事事關重大,等你隨我去了南洋,我自會告訴你。”
“只怕我們連這昭獄都出不了。”靜遠見鬼推道士不說也不去追問。
“這個你放心,讓那皇帝在思量幾日,用不了多久,他定然會再召見我們二人。”鬼推道士胸有成竹:“到時候,你就安心隨我去南洋,等取回了四靈印,我便告訴你這另一個盒子裡裝的是什麼,說起來,這兩個盒子裡的東西息息相關,只有先得了這四靈印,才能參破那件東西的玄機。”
“先生是想要讓我去南洋幫你取四靈印?”
靜遠一直沒有問鬼推道士去南洋幹什麼,因為他根本沒有想那麼遠,現在聽說是為了去尋四靈印,就問道:“靈印不是用來鎮守這個世界的嗎?”
靜遠雖然不太相信那些遠古的傳說,但是如果真的是自己孤陋寡聞,這靈印確實有鎮守世界之能,那取走靈印不是要自取其禍。
“如今世界穩固,早已不需靈印鎮守,是時候靠著靈印之力參悟另一件東西。”
鬼推道士所說的另一件東西,自然就是另一個盒子裡的東西。
“四靈印不是鎮守四方,為何要去南洋取?”
“你怎麼那麼多問題。”鬼推道士不耐煩道:“你就跟我去就是了。”
其實靜遠還有很多問題,不過見鬼推道士抱怨後,就閉口不問了,那天晚上他躺在漆黑的昭獄中,聽著鬼推道士鼾聲如雷,遲遲都沒有睡著。
他感覺自己的那些觀念全部被顛覆,像似自己突然進入了一個滿是牛鬼蛇神的世界,或者說是那些鬼怪突然闖進了他的世界。
也許鬼推道士說的話有些誇大其詞,可是從大明皇帝的舉動上也能看出,這四靈印和另一個盒子裡的東西肯定不凡。
靜遠喃喃自語:“看來還是靈源山太小,我竟然不知這世間還有這等秘事。”
其實靜遠不知道,這些事情不止是他,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像這種不可控制的力量,無論是誰掌握了皇權都不會讓外人知道。
久而久之,事實就變成了遙遠的傳說,所有人聽到之後只是一笑置之。
……
翌日,整個京師炸開了鍋,大街小巷上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好像過年都沒有過這番景象。
很快一陣官兵簇擁著三匹高大的駿馬進了城門,三匹馬上坐的不是別人,正是鄭和、王景弘和老九。
鄭和一行人昨夜裡便到了太倉,安排好眾將士之後,就連夜改船換馬,直奔京師。
進了京師,三人馬不停蹄的直奔皇宮,此時早朝已過,百官都已散盡,只有朱棣一人還留在奉天殿內,等著鄭和的到來。
奉天殿的大門為鄭和敞開著,西洋一去闊別兩年,再次進了大殿,見到穩坐在龍椅之上的朱棣,鄭和深深一拜。
朱棣下了龍椅,徑直走到鄭和身前將其扶了起來。他道:“這兩年你幸苦了。”
“能為陛下分憂,臣萬死不辭。”
“你傳達到京城的信我已經看到了,能抓住陳祖義,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請陛下恕臣無能。”鄭和再一次跪下道:“臣被高氏兄弟逼上絕路,這才不得不讓老九出手。”
“這也不能怪你,這二人甚是可惡,朕已經將高振海打入大牢,總有一天,朕會讓他們叔侄團聚。”
“不過老九是在南贍港動的手,會不會太過張揚?”
“無妨,畢竟還是海外。等傳到京師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相信。”朱棣笑著說:“不過你倒是要想好,有好多史官想詢問你此番之見聞,有些事情決不能讓天下人知道。”
“臣明白。”鄭和早已經在回來的路上安排好了一切,至於說辭自然也準備好了,他問道:“陳祖義已經打入昭獄,不知陛下何時審問?”
“先等兩日,眼下還有一個更棘手的道士。”
“臣此次南洋之行,還有一個意外收穫。”鄭和拿出那支“千里眼”遞給了朱棣。
朱棣接過黑管,順著鄭和所指,看見管末刻著一個篆字“工”。
朱棣先是一愣,然後大笑道:“果然是意外之喜。”
……
被街上的吵鬧聲擾醒之後,鬼推道士再也沒睡著。不過他也沒有起身,黑乎乎的牢籠內,起來也沒什麼事幹,還不如就躺在床上翻來覆去。
靜遠聽著鬼推道士的動靜,也沒有多問,他還在回味他昨天聽到的那些內容。
漸漸外面的吵鬧聲小了,也就在此時,昭獄的大門開啟,獄卒帶著兩個五花大綁的大漢進來。
藉著微弱的燈火,獄卒押著二人在獄中七拐八拐,終於在靜遠旁邊那個空牢籠前停了下來。
靜遠聽到聲音,便探出腦袋往外看。被捆的那二人中的一個,沒有好氣的道:“看什麼看,臭和尚。”
說話的正是董厚德。
鬼推道士正百無聊賴的躺在床板上,聽見又有人來了,就翻起身過去湊湊熱鬧,他道:“又抓了兩個,脾氣還挺大。用不了幾日估計就要跪地求饒了。”
“爺爺我董厚德打死都不知道什麼是求饒。”
獄卒將二人推進牢房,邊鎖門邊道:“嘴巴挺硬的,就是不知道骨頭有沒有這麼硬。”
鬼推道士一聽那人自稱董厚德,就覺得這個名字十分熟悉,可是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裡聽過,直到獄卒們都走了,這才突然想起來,渤林邦的五大王,陳祖義的五弟就叫董厚德,他此行也是為了救陳祖義兄弟。
鬼推道士不勝欣喜,他道:“你們就是南洋海匪陳祖義和董厚德吧。”
陳祖義沒有吭聲,倒是董厚德聽了,興奮的道:“二哥,你看我們的大名都傳到京師了。這叫什麼…臭名昭著,對,不能流芳千古,遺臭萬年也沒什麼不好,嘿嘿。至少證明我們活過一次。”
鬼推道士不願再聽董厚德鬼扯,忙打斷道:“我是奉了小王子之命,特來此救陳大王回渤林邦的。”
……
鬼推道士來大明,首要的目標就是四靈印,不過當日在南洋遇海難,獨自抱著浮木漂了兩天,萬般絕望之際碰上了尋找黑蛟的渤林邦小王子。
王子救了鬼推道士之後,便接到渤林邦王國傳來的書信,那時候新月灣已破,陳祖義與董厚德也被擒。鬼推道士聞言,便毛遂自薦想遠赴大明救出陳祖義,以報王子救命之恩。
王子看著眼前這個邋遢的臭道士,並不相信他能救回其義父,他覺得多半是這道士知道自己上了海匪的船,想找個藉口逃脫。所以起初並沒有搭理他。
其實鬼推道士當時確實是有此想法,不過他承諾救陳祖義也並非信口開河,他一聽鄭和施計擒住陳祖義就猜出大概緣由。而且他本就打算北上去大明,救陳祖義對他來說也就是順手之舉,可是無奈並沒有人相信他。
最終鬼推道士只有將青龍印的秘密告訴了小王子,他知道大明皇帝抓陳祖義就是為了尋問青龍印的下落,而他可以幫助大明皇帝尋得四靈印。這樣一來,陳祖義自然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小王子不知鬼推道士所言真假,但是一時間也別無他法,只能姑且一試。
不過,那時鄭和已過南贍港,而他們還在南洋之南,等鬼推道士追回大明,說不定陳祖義早已經人頭落地了。
所以鬼推道士就提出橫穿蜃氣海的想法,這樣就能趕在鄭和之前抵達大明。
鬼推道士願意以身犯險,並不是因為什麼知恩圖報,對於他來說,也沒有多少時間再耗下去。
這就有了後來鬼推道士駕“驚鴻號”過蜃氣海那一幕。
……
陳祖義聽見鬼推道士說他是來救自己的,並沒有接話,只是一臉狐疑的冷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