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南洋誌異

永樂元年,燕王朱棣靖難成統,他從侄兒朱允手中奪得大明江山,此後便逐步放寬大明海禁,復置廣州、泉州、寧波三市舶司管理口岸。命福建都司,京衛及浙江,湖廣,江西,蘇州等府衛大肆造海運船,廣州,泉州,寧波三府百廢待興。

……

這一切其實都是在為鄭和下西洋做準備,他想要完成他父親沒有完成的事。

當年朱元璋派遣高氏兄弟出海南洋成立雙煞盟,其實就是在海上放一個眼線。可是幾十年過去了,雙煞盟在大明的支援下越做越大,可是讓他們去追查的事卻一直杳無音訊。

如今朱棣繼位,他再也不願像他父親那樣伺機而動,必須要舉全國之力,主動出擊。

於此同時,朱棣的另一個詔令也大張旗鼓進行,雖然不比造船出海那般費時費財,但也算是舉國轟動,那就是造書。(永樂大典)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這就是朱棣的命令。

造船出海與編著全書,這兩個原本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事,背地裡卻是息息相關。

……

這《南洋誌異》就是造書過程中滋生出的枝節。

永樂元年(1403年)皇帝朱棣詔告天下要造一本天下奇書。為何要說是奇書?因為此書要收錄從古至今全天下的所有書籍。旨意一下,數千學士夜以繼日馬不停蹄,終於在永樂五(1407年)年定了搞。

可偏偏在此時,有一個不起眼的年輕學士發現,這兩萬餘冊的典籍當中少了一本書。

少的就是這本毫不起眼的《南洋誌異》。

這也不能怪編書之人,《南洋誌異》本來只流傳於福建沿海地區,而且記載的都是些海上的軼事,多是些山精鬼怪之說。所以看的人本來就不多。不巧的是那個年輕的學士就是一個福州人,而且他自小便看了這本《南洋誌異》,這本書裡面記載的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才會無意中發現這個問題。

原本他只是私下和幾個人提了幾句,誰也沒有太在意此事,包括他自己。畢竟全天下那麼多書,怎麼能一本不漏的收錄齊全。

可是不知道這個事還是傳到了主理編書事宜的解縉耳朵裡。解縉為人嚴謹,而且在全書定稿後,朱棣對所編之書甚為不滿,他反覆詢問解縉,是否收錄全古今所有書冊。然後解縉就想到還有這本《南洋誌異》尚未收錄,就把此事稟報給了朱棣。

朱棣自然是十分惱怒,舉國之力都交由解縉編書,竟然還是漏了一本書,而且能漏一本《南洋誌異》,就能漏更多,於是他狠狠的斥責瞭解縉,讓他繼續收錄遺書。

如果只是到這裡,那這本《南洋誌異》也就是一本尋常之書,偏偏朱棣回過神後,才發現這是一本書寫海外之書,於是就召見了那個看過此書的學士,詢問他是否還記得書中一些內容。

十餘年之前看過的書,那個學士自然記不起所有內容,但是有幾篇故事他倒是能說個大概。為數不多的幾篇中,有一篇叫“青龍志”的文章,大概講的是海外有一個王宴請眾人,然後在海上召喚出一隻青龍,這青龍一出,便吞了在場的所有人。

朱棣聽了這個“青龍志”的故事,突然對這本《南洋誌異》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接著就有了三個月前,福州知府唐循中接到南京內閣命令,全力收集一本名為《南洋誌異》的書。

唐循中知道,內閣下達的命令自然就是皇上的旨意,之前他也接到過相關尋書的命令,不過都是上面層層傳達而至的,這次卻是內閣的直接下達文書,唐循中自然不敢怠慢。於是調集全福州府甚至是整個福建的力量去尋找此書,可是這本書並不知名,而且所著的時間也很久遠,如今存世的估計也沒有幾本。別說是看過,絕大多數人根本都不知道有這本書的存在,就這樣整個福建都被翻了個底朝天,可是還沒有找到這個《南洋誌異》。

懸賞從最開始的100兩,加價到500兩,一直都沒有音訊。

就這樣尋了一個多月,總算有兩個人找到了兩本《南洋誌異》,可是比對之後發現兩本書的內容完全不一樣。一時間也沒人能夠分辨出哪本是真哪本是假。

無奈唐循中只能把兩本書都送往京城,經翰林院那個看過《南洋誌異》的學士鑑定,兩本書都是假的。

朱棣震怒,唐循中被狠狠的斥責了一番。

就在此時,最後一隊尋書人返回福州,帶回了一本《南洋誌異》。

吃一塹長一智,唐循中此次並沒有急於把書送去京城,而是四處尋找博學之士,先鑑定一下此書的真偽。可是看過此書的人確實太少,博學之士更不會看這種閒書,反而是市井中人喜歡看這些奇聞怪錄。

又尋了好幾日才找到一個自稱是看過《南洋誌異》的人,那人一翻開書就確定是此書確實是《南洋誌異》無誤,不過唐循中看著眼前這個屠戶,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他的話。

京城那邊朱棣早就坐不住了,於是便指派那個看過書的翰林院侍講學士為督察院左御史,來福州督辦此事。

御史大人一到福州,唐循中只能戰戰兢兢把那本《南洋誌異》交給了李御史。

沒想到李御史翻了幾頁後,就確定了那本書確實是《南洋誌異》。

原本這一切到這就應該結束了,可是偏偏在御史攜書回京的頭一天出了岔子,書被兩個毛賊給盜了。

這下可不得了了,尋得《南洋誌異》的奏報已經提前傳去京師,可現在書卻不見了。

唐循中只能再次抽調全省之力,四處追緝那兩個盜書賊。

這才有了這天晚上發生的事。

……

不過這些都是靜遠之後才知道的。

眼下靜遠要考慮的是,還是儘快趕往福州,或者別的地方也行。總不能一直流竄在這荒郊野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