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靜遠下了靈源山,便與淨慈師兄匆匆道別。他沒有告訴靜慈師兄要去幹什麼,只是說沐講禪師另有安排。
他知道,這一別可能就是終生,以後恐怕再也回不了靈源山了。
接下來的路只能由他自己去走。不管從此是飄零無依東躲西藏,又或者,哪一日被當做季餘生抓了起來。這些都是他心甘情願選擇的路,自然也是無怨無悔。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靜遠一路北上,兩日後他就到了泉州。
大部分人逃難都會往荒僻的地方去,可是靜遠自小就在沐講禪師身旁受教,自然耳濡目染了一些沐講禪師的智慧。一個人藏身在鬧市絕對比荒僻的位置要安全。所以他喬裝改扮了一番,獨自奔著泉州去了。
停留了幾日之後,靜遠發現泉州也不是那麼大,而且離靈源寺實在是太近了,所以他決定繼續北上。
聽客棧的老闆說,福州是省府,要比泉州繁華的多,眼下他也沒有合適的位置去,於是就打算先去福州再說。
福州路遠不比泉州,所以靜遠離開之前先去東街馬市上轉了一圈,挑來挑去才挑中一匹老馬,他不是不想尋一匹駿馬,只是身上的銀子本來就不多。
靜遠帶著一個破斗笠,騎著一匹瘦弱的老馬,顫顫巍巍的出了泉州府。
很小的時候,沐講禪師就教過靜遠騎馬,用的是沐講禪師最後一匹戰馬,在靜遠學會騎馬後,那匹戰馬就老死了。
靜遠起初十分好奇,問過沐講禪師,作為一個不出山門的和尚為什麼要學騎馬?沐講禪師也沒跟他多解釋,只是說以後也許會用到。
難道師傅早就知道會有這一日,難道師傅將我收留進寺就是為了有一天來做這個季餘生的替身?靜遠騎在馬上胡思亂想。
可是不管他怎麼想,對沐講禪師他都生不出絲毫的怨意。
靜遠從小就頑劣,沒給沐講禪師少惹麻煩。沐講禪師將他收入門下,每日諄諄教誨,這就是再造之恩。
想著靈源山上的過往,靜遠只是感嘆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十餘年都過去了。
……
屋漏逢夜雨,馬弱遇連山。
泉州至福州山路連綿,雖然都不是什麼高山險峰,但是這一路顛簸也讓老馬有些體力不支。靜遠只能不催不趕,任由老馬慢慢悠悠往前挪,遇到些難走的路段,也只好牽馬步行。
靜遠摸了摸馬頸,苦笑道:“我怎麼感覺自己買了個累贅。”
不過轉念一想,又道:“你也是苦命之馬,到了晚年還要受這奔波之苦。我呢是心甘情願,你呢,估計沒有人會問你的意見。”
靜遠善念大發,生了放了老馬的念頭。不過最後還是理智佔了上風,他又對老馬道:“馬兄,你再撐幾百裡,等到了福州我定給你找個好歸宿。”
趕了一日路,大部分時間都是牽馬步行,靜遠覺得應該還沒有走出百里。眼看著地勢平坦了許多,他便小心翼翼的躍上了馬,想趁著天還沒黑再多趕幾里路。
不過騎著老馬似乎也不比自己步行快多少,眼前早已經是荒山野嶺,除了時不時傳來的蟲鳴鳥叫,便沒有半點聲響,甚至一絲風聲都沒有。
看著太陽已經快落到山頭之下,靜遠嘀咕著,看來今天要在這山中過夜了。他此時就想能碰見個人,並不是他一個人覺得害怕,因為他想問一問自己走到了哪,有沒有走錯方向。
靜遠沿著山邊的小路緩緩前行,轉過山腳後,眼前突然豁然開朗,一片金燦燦的湖水映入眼簾。
湖岸邊長著一排參差不齊的翠柳,柳葉已經開始凋落,落在湖面一片一片飄蕩著。
湖邊的路要寬敞許多,也好走許多。就在靜遠想催馬提速之時,不遠處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清澈的馬鞭抽打聲迴響在山谷。
很快兩匹黑色的駿馬就沿著湖岸朝靜遠疾駛而來。
駿馬上的兩個人都身著白袍,頭上也戴著白色的帷帽,根本看不清她們的臉。
但是兩人的體型都不魁梧,尤其和她們騎著的高頭大馬對比,更顯得有些瘦弱。
靜遠本想借機問一下路,但是看對方一路疾馳,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於是就提著韁繩讓老馬給她們讓出路來。哪知道老馬反應遲緩,還沒挪到路邊,對面兩人就一陣風一樣衝了過來,分別從靜遠左右一閃而過。
老馬似乎受到了驚嚇,馬頭一仰就把靜遠甩到了地上。
白衣人聞聲放慢了速度,回頭看了一眼靜遠。靜遠並無大礙,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然後急忙撿起掉在路邊的斗笠,帶在了頭上。
這時靜遠才聞到一股清香,應該是那兩人從他身邊過去時留下的味道。他雖然不知道這是胭脂香味,但也能肯定這兩個人應該是女人。
靜遠見二人放慢了速度,便想上前搭話,他並沒有要問責的意思,只是想詢問一下方向。
可是就在此時,二人中的其中一個道:“六公主,快走。”
原本停下來的一人在同伴的催促下,再次調轉回馬頭。
兩人瞬間就消失在山腳的轉角處,空留下馬鞭聲迴響,還有靜遠身旁久久不散的清香。
……
靜遠再次騎上老馬準備上路,雖然路還是沒問到,可是他心裡也有了打算,自己也不是非要去福州不可,倒不如就這麼一直走著,能走到哪裡就算哪裡吧。
老馬受到驚嚇後遲遲都沒有緩過來,怎麼也不肯往前走半步。靜遠只好下馬,硬扯著它往前走。
“六公主?”靜遠邊走邊自言自語。“難道就是皇宮裡的公主?那她兩個人到這荒郊野外來幹什麼?”
苦想無果,靜遠便將之拋之腦後。他現在也算是亡命天涯,自身都難保,也沒有功夫去操心別人。
走完湖邊林蔭路,又是一個山坡,翻過山坡之後太陽就已經落山了。不過離天完全黑下來還要一會。
老馬此時終於緩過神跑了起來,還沒跑多遠,靜遠見路邊放著一個白色的包裹,非常顯眼。他下馬撿起了包裹,剛一拿到手就嗅到一股熟悉的香味,就是剛才他墜馬時聞到的味道。
這個包袱是那兩人的。
靜遠拿著包裹踟躇起來。若是平日,他定當全力去追趕二人,直至將失物還回去。可是如今他也算是逃亡之人,若是對方真是宮裡出來的六公主,那還是要遠遠的避開才是。
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丟下包袱,快快離開此地。可是當靜遠放下包袱之後,卻遲遲沒有挪動半步。
出家二十年,如今才還俗幾日就忘記了師傅的教誨,靜遠突然想狠狠抽自己一巴掌。
既然做不到置身事外,那就只能冒險將失物送還,不過憑他的這匹老馬,想追上那二人怕是難上加難。
靜遠看天色已晚,此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倒不如就地安營,倘若那二人發現包袱丟了,一路找回來也好還給她們。
做好了打算,他把包袱放在路邊的一塊大石頭上,然後又尋了一顆樹栓好了馬。
天色很快完全暗了下來,靜遠在山上轉了一圈,找來了不少乾柴升起了火堆。
雖然天氣炎熱,根本無需生火,可是在荒山野嶺的夜晚,有一堆火還是能讓人心安不少。至少可以驅趕那些野獸。
靜遠離火堆有一丈遠,靠在大石頭上,看著夜空中閃著無數的星斗。他感覺自己像似在做夢,於是還幼稚的掐了自己一下。雖然不是很疼,但是確實不是在做夢。
寂靜的山林起了風,靜遠肚子有些餓了,他看見旁邊樹上紋絲不動的站著一隻貓頭鷹,突然間就想到,不知道貓頭鷹的肉能不能吃。他自小就來到靈源寺出家,記憶裡從來沒有肉的味道。如今還俗了,倒是可以嘗一嘗。
靜遠剛升起這個念頭,就被早已根生蒂固的善念打消了,於是拿出包袱裡硬邦邦的饅頭,一口一口的啃著。
山上的蚊蟲比較多,尤其在夜幕裡燃起了火,靜遠驅趕著蚊蟲,可是怎麼也趕不完。這個時候他想起了以前師傅給他的驅蚊蟲的藥粉,離開靈源寺的時候他特意帶了些出來。
靜遠翻著包袱,卻怎麼也找不到藥,於是就把所有的衣物都拿了出來,這才在包袱最下面找到一包紙包的藥粉。
靜遠重新將衣物收拾進包袱,一封書信卻從衣服中掉了出來。
一個很普通的信封,既沒有封口也沒有留字,靜遠從信封中掏出幾張紙,第一眼便認出是沐講禪師的筆記。
……
靜遠看完了信,望著來時的路,他已經不知道那是不是靈源寺的方向了。
連綿的山巒阻斷了靜遠回望的目光,這一去恐怕是再也回去不了,他強忍著眼淚,只是默默的喊了聲: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