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真相浮(週一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求投資)

“只有站的夠高,才能看清真相。有一天你站的足夠高,卻還是看不清真相,那隻能說明你目光短淺。”

……

這句話是大明皇帝曾對鄭和說的。鄭和當時還有些不解,就反駁道:“也就是說想看清真相其實根本和站的高不高無關,關鍵還是要看你能不能看的長遠。”

皇帝並沒有責怪他。

皇權對於大多數人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可是總有一些人離它很近,皇帝對於那些人來說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這些人和那些遠離皇權的控制之人一樣,都不會一味的畏懼皇權。鄭和就是那個離的很近的人,他了解皇帝的脾氣,所以他才敢直言反駁。

對於鄭和的反駁,大明皇帝笑了笑,道:“你說的不錯,不過也不能算對。在現實中,站的高的人不一定能看的遠,但是,站的不夠高的人,一定看不遠。”

……

直到很久之後,鄭和接觸到了那些被至高皇權隱藏了幾千年的秘密之後,他才明白為何只有站的高的人才能看的遠。

……

方懷明已經上了寶船,一身青色麻布長衫和藍的泛青的海水很搭,隨行的隨從都被留在了扁舟之上,不是他們不願意上船,而是護衛只允許方懷明一人登船。

鄭和此時也褪去了緋色官服,一身貼身的黑衣顯得精神十足。見方懷明上了船,鄭和依舊穩坐在茶案之前,側目而視,望著雙煞盟的船隊戰旗飄揚。

“見過正使大人。”方懷明恭敬的行了一禮。

“坐。”鄭和收回目光,指著案前請方懷明落座。然後問道:“喝酒還是喝茶?”

“正使大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方某佩服之至。”方懷明的讚賞之詞並不是溜鬚拍馬,在他上船時看見鄭和泰然自若的神態,就已心生敬意。

“面色改無法阻泰山崩,目光瞬也不能止麋鹿興。”鄭和提起壺給方懷明斟滿一杯茶水,笑道:“既然如此,不如立案品茶,也不辜負這海天盛景。”

方懷明雙手端過茶杯,一飲而盡,道:“鄭大人英雄氣概震懾海天,方某也就開門見山了。”

“請。”

“高氏兄弟令我前來勸降鄭大人,倘若鄭大人願意不戰而降,雙煞盟願放大人及部下安然返航。”

鄭和自顧自的品著茶,一臉漠不關心的表情,待方懷明說完,他才平淡的問道:“什麼條件?”

“留下所有戰船,所有的寶物,還有我那兩位兄弟。事後你們可乘馬船寶船回明。”

條件雖然比較苛刻,但是方懷明知道鄭和別無選擇。

“我若是不答應呢?”鄭和問道。

方懷明沒有回答,反而問道:“鄭大人是不是已經彈盡糧絕?”

“不錯。”鄭和沒有打算隱瞞,直接了當的道:“我的船隊現在一發炮彈都沒了,糧食也只能維持兩天。”

“兩萬餘人毫無戰力,被活活餓死荒島,鄭大人於心何忍?”

“但是你們的條件太過分了,不如退一步。”鄭和似乎下了很大決心,道:“所有的奇珍異寶你們拿去,放我們出南洋。”

能讓鄭和主動交出全部財物其實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方懷明不知道高氏兄弟會不會貪得無厭,畢竟鄭和現在是砧板上的魚肉。

“這個我做不了主,若是鄭大人放了我的兄弟,我願意回去勸告高守忠,讓他放棄要戰船的念頭。”方懷明有些猶豫,道:“至於能不能勸的住,我實在沒有把握。”

“方三哥聽好了,這是我最大限度的讓步。”鄭和斬釘截鐵的道:“財物你們儘可以取走,戰船和你的兄弟想也別想。”

“鄭大人,南洋海匪多如星辰,我的兄弟也不是什麼罪魁禍首,為何大人一定要置他們於死地。”

方懷明憤然而起,嚇得旁邊的王景弘刀都拔了出來。鄭和抬手製止住王景弘,也站起身來,然後對方懷明道:“方三哥,我們艙內一敘。”

……

“大哥,我還是感覺讓方懷明去不妥。”高守義抱著一塊肉啃了一口,嘟囔著道:“雖然都是要對付鄭和,不過他的目的到底還是和我們不一樣。”

“無須擔心,我們只是讓他帶句話。即便他私底下與鄭和達成了什麼協議,就憑他一個人能翻起什麼浪。”高守義抿了口酒,看著幾里外的船隊道:“只要鄭和不動,我們也不動,看他能撐到什麼時候。”

“大哥,若是鄭和真的不戰而降,您真的願意放虎歸山?”

高守忠並沒有回答,拿著個空酒杯,直勾勾的看著艙外的海浪。

……

“方三哥可知我為何落得如此下場?”從新坐定在艙內,鄭和趨走了所有人,包括王景弘。這才問方懷明:“兩萬餘人,百餘艘船隻,竟然連一發炮彈都沒剩。”

“鄭大人為了過那刺蝟溝,不惜用盡所有炮彈,大人還是小看了南洋這些人。”方懷明不知道鄭和想說什麼,也只能接他的話說:“只恨我等當時利益燻心,率先垂範去劫掠船隊。”

“早在西洋返航之時,我就暗地命人把大部分火藥炮彈裝滿十一艘貨船,只留了少許分給了其餘二十餘艘戰船。而剩下的二十餘艘戰船其實一發炮彈都沒有。”鄭和娓娓道來:“在十一船火藥外面又堆滿了珍寶香料,藏在其內的死士只需一聲令下,就會點燃這十一船火藥。其實我早就知道這刺蝟溝不好過,你猜我為什麼不繞道而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恐怕鄭大人是想敲山震虎。”

“錯。”鄭和笑道:“我若令戰船滿載彈藥在前開道,任憑南洋何人來劫船,定然也是鎩羽而歸。為何我要以貨船開道?我好像還沒有自負到傻瓜這種程度。”

“原來鄭大人從一開始都不是想震虎,而是要擒虎。”

“說的更準確一點,我從一開始就打算擒陳祖義。”鄭和看著一臉疑惑的方懷明,也不急著解釋,卻先問道:“你可知道這一開始是何時?”

方懷明感覺很多事都在一步步的超出他的想象,臉上的迷茫之色越來越重,鄭和見他不作聲,便道:“這一開始,並不是從西洋回航之時,而是在陛下決定下西洋之日。”

方懷明臉上駭然失色。他發出不可思議的聲音問道:“難道這兩年的西洋之行...只為...只為抓我二哥?”

“當然不全是因為他。”鄭和道:“但是至少有一半是因為他。兩年前下西洋之時過刺蝟溝,你們很聰明沒有動手,等了兩年了,終於還是釣上了你二哥這條大魚。”

鄭和越說越興奮,而方懷明越聽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這個二哥身上究竟有著多大的秘密,才能讓大明皇帝處心積慮的要抓他。

“區區刺蝟溝,想要安然渡過不是輕而易舉。”鄭和繼續說:“但是抓陳祖義可就沒有那麼容易,茫茫南洋大海撈針,所以也只能出此險策。”

“確實是險策,二十餘艘戰船一發彈藥都沒有,留守在幾十艘滿載寶物的貨船邊。”方懷明似乎緩了口氣,神色黯然的問:“如果當日劫船的不是渤林邦,而是雙煞盟結果會怎麼樣。”

“必定是你們劫船,南洋諸多勢力,當屬七星島,雙煞盟,渤林邦為首,七星島行蹤詭秘,一般不會招惹是非,雙煞盟與大明淵源頗深,而且離南贍港不遠,要比渤林邦富庶。再看你們渤林邦恐怕是窮的快揭不開鍋了,所以我敢斷定,如果有人劫船必是你們。”鄭和解釋道:“即便劫船的不是渤林邦,或者根本沒有人劫船。南洋之行,我也定能抓住陳祖義。”

“這麼說,鄭大人是不打算放我二哥了。”方懷明不笨自然聽的出陳祖義對大明皇帝的重要性。

“當然。”鄭和毅然決然的道:“即便是放棄所有財物,甚至所有戰船,還有兩萬餘條將士的性命我也不會放了陳祖義。”

方懷明臉色變得難看起來,聲音也變得很陰沉:“不過鄭大人千算萬算,還是算不到自己會身陷絕境,眼下放不放我兄弟自然不是鄭大人說的算。”

“當然是我說的算。”鄭和從來沒有因為被困而面露愁色,他道:“你回去告訴高守忠,財物可以取走,別的沒有商量的餘地。估計他們也不會同意,他們只想把我們都餓死在這裡,然後不費吹灰之力就撿了天大的便宜。不過我也告訴你,我們餓死之前,陳祖義他們也活不了。”

“你……”方懷明不知道該說什麼。

“其實你根本不用擔心陳祖義。”鄭和一轉話鋒:“陛下抓他也只是想問一些陳年舊事,並沒有要殺他的打算。我以人頭作保,只要陳祖義肯對陛下說實話,我定送他安然返回南洋。”

方懷明有些不相信,大費周章的抓一個人,竟然就是問幾句話?他問鄭和:“不知陛下要問什麼?說不定方某也知道一二。”

“有些事只有站的足夠高,才有資格知道,顯然你還不夠高。”鄭和不是想故弄玄虛,只是有些事確實不能對人說,他嘆了一口氣道:“不夠高的人,窺視了神機,自然這一生不得安寧,比如你二哥陳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