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時政渾濁,辭官西隱,客居秦州
“下一個落腳點在哪裡,杜甫自己也不知道,他已經習慣了輾轉漂泊。”
同年,流落劍南,結草廬於成都西郭,負薪採果自給
“年過半百的杜甫幾乎一無所有,除了詩歌,生命一樣的詩歌
儘管“我生苦飄零,所厲有嗟嘆”,但在詩歌中他從來都不只為自己的命運嘆惋
遭遇幼子餓死的刻骨之痛時,他為天下蒼生髮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茅屋在風雨中飄搖時,他祈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他嚐遍了社會底層的酸辛疾苦,他的目光無法不在低處徘徊
因為他本就是“天地一沙鷗。”
公元770年,59歲的杜甫在湖南的一條小船上走完了一生
人生如寄,但斯人不朽。”】
(可能相比於名垂千古,他更想要國泰民安)
(詩歌像生命一般薪火相傳)
(這才是真正的聖人之心啊!)
誰能想到一個聖人人生的最後,竟然會是在一條小船上面。
李世民死死咬住自己的後槽牙,身為未來詩聖的杜甫都落得幼子餓死的程度,天下其他百姓可想而知。
他李家的天下正是因為隋煬帝殘暴肆虐,天下民不聊生,所以才有機會坐上這皇位。
他李隆基真是怕他李家的江山不完蛋!
李林甫在天幕透露出自己未來會做的事情後就知道自己肯定會和安祿山一個下場。
現在的皇帝是昏庸了,但是他身上還依舊殘留著年輕時的一絲思考能力。
大量的財產在夜晚時被轉移走。
李林甫想方設法將府中年幼的孩子也送了出去,無論如何也要留一份他們李家的血脈下去!
深坐宮中的李隆基正垂首聽著他人的報告。
“截獲黃金萬兩,珍寶無數,另在昨夜抓住兩個被送出城的孩童,請問陛下如何處置?”
“先送進大牢吧。”
他年輕時做了那麼多的事,現在晚年他就想好好享受享受都不行。
“命杜甫入長安。”
“是。”
既然後世人如此推崇那個人詩聖,那他就用用看,如果不好用就貶下去。
李隆基身上僅存的年輕時的一點能力也不能讓他看清現在的大唐不是殺了安祿山和李林甫就可以高枕無憂的。
大唐需要一個可以真正看到大唐深處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的帝王。
年輕時的李隆基或許可以,但是現在的李隆基他過於的自傲和自信了,他相信在自己現在統治下的大唐是強盛且繁榮的。
儘管天幕已經講述了安史之亂,講述了安史之亂後的人們是有多艱苦,但他只是認為是安祿山和李林甫的問題,只要殺了他們大唐未來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可是殺了一個安祿山,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尚還年輕的杜甫是幸運的,李白聽聞杜甫所在離自己並不遠的地方,特地繞了一段路過。
兩人的相遇提前了。
李白想看看自己那個詩聖小粉絲,沒想到剛見到就引來了小粉絲杜甫的誇誇。
在得知杜甫並沒有看到天幕後面的內容後,李白也沒有告訴杜甫自己的所見。
————————
杜甫的未來我是私心不想讓年輕的杜甫知道的,只有他是獨特不能看到 關於自己未來的。
寫不下去,真的寫不下去,我連自己在寫啥都不知道,如果有錯誤請告訴我,明天上午醒後我會改的QAQ
今天寫一千然後請假,剩下慢慢補吧,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