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落辰轉過身剛想走出營帳內,就被陳從之拉了回去。
“落辰,你為何不加入我們共同討伐敵軍,何必或者顛沛流離的生活呢?”
落辰沒有回話,只是板著一張苦澀的臉。
這時候陳從之明白了,他知道落辰在小的時候被父親趕了出去,所以到現在他一直憎恨著自己的父親。
陳從之這時候握住落辰的手滿臉真誠的說道:“現在蘇寶彤糾集了蕭何、蘇葉等兵馬試圖一統天下。
難道你想看到我們玄國滅亡嗎?個人的榮辱得失與國家利益想比是微不足道的。
只要你能夠加入我們協助我攻破敵軍,我會上表皇帝對你封侯賜爵!”
皇帝?在落辰的心中那也不過是一個稱呼罷了,漢獻帝劉徹又怎麼樣?他的一生可以說挺悲情,先是成為董卓的傀儡,後來又被曹操囚禁,一直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為了國家我可以加入你們!不過當什麼官就免了吧,我對那個沒有任何興趣!”
落辰考慮再三,雖然心存芥蒂,不過最後還是答應了陳從之的請求,因為他認清了眼下的現實。
其一:就是如陳從之所說的那樣,自己自從落家出來已來一直顛沛流離。
沒有一寸立身之地,如果在這個時候加入玄軍他們或許也不是一件什麼壞事。
其二:可以利用陳從之的資源和錢財為自己供養自己的手下。
這樣一來就可以節省大筆錢財投入到礦產資源生產上,這簡直是一舉兩得。
陳從之表情顯得十分欣喜,雙手緊緊的握住落辰緩緩地道。
“我肯定你加入我們會是個明智的選擇!縱觀天下成大事者,都需要像你我這樣樹雄心,立大志。
陳從之拍了拍胸脯自豪的說道。
“陳將軍!不過我現在不能和你們走,因為我的隊伍還在等著我!我需要把這些事情打理好之後才能加入你們!”
士兵跟隨落辰出生入死,現如今怎麼能放下他們不管。
只見陳從之走到落辰的身旁輕輕的拍了一下他的後背說道。
“我會在開封城內等著你的,無論你什麼時候來,我都歡迎!”
……蘇寶彤經此大敗,元氣大傷,不但損失了五萬精銳部隊,又先後折損了丁奉、徐文向兩位舉世無雙的武將。
為了儲存有生力量和防止靜朝大軍北伐,蘇寶彤把所有的兵馬收回到了許昌城內。
並且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蘇寶彤讓張振率領兩萬人馬星夜兼程的趕忙襄陽城內。
同時也在儲備了大量的軍事物資以備長久作戰。
在得知蘇寶彤兵敗後,蕭何和蘇葉兩人更加積極備戰以防不測。
不過與蘇寶彤手下的將帥相比,蕭何陣營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除了昌義之、王振等一流猛將外,就很難在找到與其媲美的武將了。
相反蕭何陣營還有一些年輕的武將,他們戰場經驗不足,臨危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
很大一部分根本沒有能力勝任其職位,所以在調兵遣將這個問題上蕭何一直是束手無策。
不過作為蕭何的知己,其副將張俊義卻是胸有成竹,他願意為蕭何排兵佈陣。
在得知蕭何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後,曹子義不禁埋怨起來:“真不知蕭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們與陳從之激戰數日而他們卻一直靜觀其變。
如果他們能在戰事膠著時候出兵的話,我們怎麼能落得如此地步!”
看到曹子義惱羞成怒後,謀士荀若頓了頓氣說道:“我們戰敗並非他們不相助。
而根本原因在於地底塌陷造讓我們的輜重和制火器盡失,使得我們一直處於被動的局面。
最終敵軍的偷襲導致我們在各個戰場的小失敗,最後疊加在一起,就成了大的潰敗。
再說,他們距離開封有一百五十里,部隊行軍非五日不至。
即便他們到達戰場,也是人困馬乏,戰鬥力也已經大打折扣了。
所以蕭何才沒有危機時刻出手,哪怕他們水師無敵於天下,但還是在戰爭爆發後選擇了養精蓄銳、靜觀其變。
“難道他們不參戰就是正確的嗎?蕭何深受朝廷厚恩,然而我們危難的時候他們卻一直按兵不動。
難道他們只是打著正義旗號來拉攏人心嗎?不知世人該如何看待他們?”
曹子義還是據理力爭道。
“對於蕭何來說,即使實力強悍但還十需要養精蓄銳,以觀其變。
蕭何之所以打著正義的旗號,那就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在這幾天裡他們一直招兵買馬,打造軍械、整兵備戰,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這樣一看,蕭何不但養精蓄銳,實力更加強大了,而且以逸待勞,自然是很容易取勝.”
“荀大人,我……我明白了.”
見此情景,曹子義也不在堅持了。
“主公,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開口的是上將軍曹子桓,他和曹子義一樣,都是蘇寶彤的心腹愛將。
蘇寶彤心裡早已經有了打算,於是不遮掩的說道:“接下來我們需要做好三件事情!養民、屯田、休戰!”
曹子桓尷尬的笑了笑道:“還請將軍示下!”
“所謂養民就是供養百姓!傳令下去,凡駐紮在襄陽的部隊不得在當地徵集軍糧。
敢拿百姓一粒一粟者,軍法從事,此外。
把許昌城內的軍糧全部調往襄陽救濟災民,還有免去襄陽等地一年的賦稅,這就是養民。
其二屯田:此役我們消耗了軍中三分之二的糧草,為了儘快補充回來。
派上將軍於文則率領部隊到北方無主之地實施屯墾,其半年內的產物歸自己所有。
並且獎勵錢銀、穀物、牛馬,半年之後所獲糧食按三七分兌換軍糧。
其三休戰:自戰爭爆發以來,我軍將士接連征戰,早已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所以我意要休戰數月,用以囤積糧草,打造軍械,待力量強大時,在南下作戰.”
這三點句句合將士們的心意,因為他們也厭倦了戰火紛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