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郭祀有投靠之意,假的是李傕死於郝昭之手。
要知道李傕禮待下士,身先士卒,深得士兵們的擁戴並且郝昭非常信任他,怎麼會被郝昭謀殺。
所以死於郝昭之手是袁耀斷然不敢相信的,相反能殺李傕的除了郭祀外也別無此人。
而郭祀殺死李傕的原因在陳從之看來無非是為了一己私利。
因為李傕自打敗玄軍以來已經威震洛陽,幷州軍裡任何將軍都不敢去惹他。
但郝昭卻主動招攬李傕,李傕自然不敢拒絕郝昭的邀請。
既然李傕不去拒絕,那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了。
幷州軍還不是郝昭的對手,若想和郝昭相抗衡,只有和袁公路聯手合作。
但袁公路已經表態不敢去惹郝昭,所以這條路行不通。
郭祀和李傕已經是水火不容的關係,但幷州軍實力還不足。
和郝昭的軍隊硬碰硬,毫無疑問肯定是幷州軍輸了。
“郭祀啊!既然李傕已死,那麼幷州軍情況如何?現在是群龍無首啊!”
陳從之看著郭祀,等待著他的回答。
“陳將軍儘管放心,幷州軍大權已然在握,不會出現任何的反叛力量.”
這時,陳從之看到郭祀如此鎮定,眼珠子轉了轉,難道自己猜錯了,李傕真的不是郭祀所殺。
陳從之冷靜下來了後詢問道:“現如今李傕已死,朝廷內就無人可以抗衡郝昭了,不如將軍下一步有何打算?”
郭祀潤了潤喉道:“陳將軍,這已經很明瞭了,我欲投您為您在陣前效力.”
郭祀的話剛說出口,頓時掀起軒然大波,陳從之不解的看著他,為何郭祀會做出如此決定。
“郭祀將軍,我不同意”陳從之當先起身,指著郭祀說道:“李傕剛剛去世。
你後腳便想領著幷州軍投靠我,要知道幷州軍是朝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陳將軍錯怪在下了,現如今李傕將軍已死。
幷州軍軍心渙散,如若不能儘快擇其主,到頭來幾萬大軍就會潰散開來。
我之所以投靠您實在是走投無路了,糧草軍械已經不足。
二來可以待時機成熟之時反攻郝昭為朝廷建功。
“你的幷州軍還剩下多少人馬?”
陳從之縷了縷鬍鬚問道。
“回稟陳將軍,現在幷州軍還有兩萬人馬,其中步兵八千人,弓箭手五千人,剩餘皆是騎兵.”
郭祀想了想說道。
“哦!那他們現在何處?”
陳從之表面鎮定自若實則內心激動無比,因為郭祀給他帶來了這麼多的人馬簡直是雪中送炭。
現在開封城內只剩下五千人馬,隨時面臨著被聯合軍吞併的危險。
一旦郭祀率領幷州軍加入進來,那麼開封城的防守力量將會大大加強。
“稟將軍,現在幷州軍的兩萬人馬已經全部在城外待命,只聽陳將軍一聲令下他們便可加入到荊州城防中.”
“哈哈……郭將軍前來助陣聯合軍潰敗指日可待.”
陳從之哈哈大笑起來,不過大笑中也帶著一絲警惕。
“袁將軍過獎了,只是有一事在下十分不解.”
郭祀說完看了一眼陳從之的表情中帶著一絲驚恐。
“還請郭將軍示下.”
陳從之示意郭祀繼續說下去。
“從開封城門到您的府中有足足有五里,不過路上卻只有兩支巡邏隊,而每支巡邏隊只有五人。
陳將軍這麼少的巡邏人員是無法保證開封城內部安全的,為什麼您不多牌一些兵力呢?”
郭祀把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不過陳從之猶豫了好一陣都沒有回答他,而是心中想到:“這個郭祀這個時候來到底有什麼意圖?難道他受蕭何指示投靠我們之後再反戈一擊,不過世人皆知郭祀與蕭何等人不合。
他們怎麼會聯起手來共同對抗自己?難道真的是郝昭把李傕殺掉了,郭祀走投無路才投靠自己的。
但是郭祀再傻也不會投靠現在已經奄奄一息的玄軍。
天下那麼多的諸侯他不投靠他們反而不遠萬里來投靠自己,這簡直是讓人琢磨不透啊。
“陳將軍!您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
郭祀看到了陳從之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彷彿電影裡的定格,於是走上前開口詢問道。
“哦哦?沒什麼,只是開封戰事牽扯了我一些精力,不過我已經習以為常了,現在開封城內的守軍不多隻有兩萬人了,大部分的兵力都在開封外圍佈防,所以城內的巡邏部隊才會這麼少!”
陳從之想了想說道,他是不會告訴郭祀實情的,因為他還不知道此人到底是敵是友。
之所以把城內的兵力說成了兩萬是因為想穩住郭祀勸誡他不要輕舉妄動。
“原來如此啊,陳將軍不用擔心,此次開封城的防守問題就交給郭祀吧,我的幷州軍各個身經百戰。
無論是攻城還是守城能力都是世間少有,只要有他們在開封城無憂,只要蕭何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郭祀拍了拍胸脯保證道。
“這怎麼能行呢!”
陳從之一口否決道,一把抓住郭祀的然後坐了下來:“郭將軍不遠萬里來到荊開封城。
現在早已經人困馬乏,士兵鬥志不高,我看不如這樣。
我在開封城劃分一塊城區供郭將軍的部隊先休整一番,待士氣高漲之後再加入守衛軍為大漢建功立業!”
陳從之雖然說的很陳懇,但是他的眼神一直都沒放在郭祀的身上。
“既然陳將軍這麼說了,在下領命.”
“李治!”
陳從之見郭祀點頭後,於是大聲朝著門外喊到。
“末將在,將軍有何吩咐!”
只見李治推門而入。
“你馬上告訴門士開啟城門讓郭將軍的部隊進來,然後把東城區交給郭將軍,讓他計程車兵在那裡休息.”
陳從之在說句話的時候不止一次給李治使眼色,李治心裡也明白那就是陳從有話不適合在郭祀的面前說。
在送走他們後,李治隨便找了個理由擺脫了郭祀又回到了陳從之的府中。
陳從之見到李治回來了之後趕忙把他帶到了自己的書房中像他交代了心裡最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