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內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城中一半的居住區被摧毀。
在滿是瓦礫和廢墟的城中,陳從之按照上回的戰鬥策略把城內的守軍分成幾十組。
有伍長和十長帶領,他們相互配合阻擊城內的守軍。
落辰自帶士兵和敵人廝殺,他一路上斬獲敵將無數。
打的敵人聞風喪膽。
江東有一句民謠:“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蕭何!”
蕭燁不擅長陸戰,只擅長指揮江東水師,所以他的主要戰術是各兵種聯合作戰。
但最重視的還屬水師、制火器部隊的地面轟炸的協調。
為了對抗這種戰術,陳從之命令部隊採取貼身緊逼的策略,那就是儘量將己方的前線與敵軍貼近。
一來可以遏制住敵方制火器的遠端火力打擊,二來可以用步兵碾壓敵方水師。
次日,蕭何調集了五萬人馬對開封城內的守軍正面發起強攻。
一天之內,兩軍為爭奪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鬥,雙方均傷亡慘重。
蕭何的部隊因長途跋涉在加上接連作戰已疲憊不堪,其攻勢已成強弩之末,不得已被迫停止了進攻,修整部隊。
陳從之的部隊雖然以逸待勞但是損失同樣嚴重,樂就、楊榮所部的傷亡已經高達到了60%。
不過傷亡最小的還屬落辰的部隊,早在開戰的前幾天。
落辰一直命令他們夜以繼日的訓練,現如今一擊必殺的戰鬥技巧已經在他們的腦海中深深的埋下了烙印。
除了步兵和侍衛這些高階兵種外,落辰還為矛兵和鏈錘兵換裝了最新的武器裝備,那就是啟蒙時代下的火器裝備。
不過這些火器裝備不像現代那樣,可以對敵人實施火力壓制,而是中世紀那種的火槍。
打一發需要在重新裝填,不過最大的優點是射程遠,想比較弓箭而言。
它們的有效殺傷範圍是兩百米,而箭矢只能在五十米之內才能保證殺死敵人。
這樣一來,落辰手裡的三百多名低等兵種在裝備了這種火器之後。
戰鬥力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三百多人拉開陣勢可以敵方三千多人五五開。
有了這群殺戮的機器為落辰提供火力支援,步兵和侍衛更是鬥志昂揚。
僅僅三天時間它們就斬殺了僅五千名敵軍,逼得於文則、樂文謙所部退後了五里。
不過落辰並沒有下令追擊,他心裡很明白,這是蘇寶彤慣用伎倆,主要的目的就是誘惑他去偷襲。
從這幾天的戰鬥情況來看,蘇寶彤派來的都是一些弱旅,精銳部隊絲毫未動,很顯然他留了一手。
不過落辰坐以待斃也十分頭痛,他的白銀已經所剩無幾了。
原本八百多萬的白銀儲備在經過這幾天血戰之後僅剩下五十萬白銀了。
沒有了白銀的落辰就無法生產出士兵,他無奈之下只好向陳從之求援。
希望將開封城內的白銀儲備調給他一些來解他的燃眉之急。
陳從之對於落辰的請求也是流露出一些苦澀,畢竟開封城內駐紮有五萬多人馬。
每天的錢糧都是一比巨大的消耗,如果這個緊要關頭在把僅剩不多的錢糧調給落辰他們,恐怕前線計程車兵們是不會同意的。
因為落辰他們剛剛加入不久,並沒有為開封城帶來什麼切身實際的利益。
再則就是陳從之將軍衣食冷暖無時無刻都在落辰他們,這更加引起了開封城內那些跟隨他出生入死士兵們的不滿。
所以這次,陳從之沒有同意落辰的請求,不過他向落辰保證到,只要戰爭勝利會獎賞他兩千萬兩白銀。
雖然落辰知道這是陳從之的一個策略罷了,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想讓在這個危難之時棄他而去或者反戈一擊。
但是面對陳從之的紙上畫餅,落辰還是履行了他的軍人職責,他沒有後退一步,也沒有背主投敵。
袁公路這裡的戰況照比陳從之他們要好一些,因為蕭何把大部分的兵力都用來攻開啟封城上面了。
對於袁公路所部只是採取拖延、襲擊、騷擾的策略而並不是硬碰硬。
所以陳從之派遣一名信使出往袁公路所部打算索要一些糧草,因為袁公路軍團的糧食儲備定是充足的。
世人皆知袁公路坐擁並、青、幽、冀四大洲,佔據半壁天下。
擁有百萬勞動力開墾農田,據說每年入庫的糧草高達百萬擔。
所以陳從之在給袁公路的信上說:陳從百拜明公!首先在下很感激明公能夠在危難時刻出兵相助共討賊寇,為衰微的玄國進一份綿薄之力。
如今,陳力戰數日,眼下糧草已經不足以供部隊使用,還望明公以大局為重。
調撥糧草予開封,陳定當全力以戰打退蘇寶彤、蕭何等人……信使進帳之後拜倒地說“在下奉吾主之命,給袁公呈上書信一封!”
這陳從之搞什麼名堂,還寫信給我,難道是催我速戰嗎?袁公路正在納悶之時,信使已經把書信呈了上來,袁公路開啟一看信的內容是……“這是陳從之發來的軍函,他此次想索要糧草一萬擔,言辭甚為懇切,你們說這事怎麼辦啊?”
袁公路很對得起他這個庸主之稱,無論任何事情他都琢磨不定,只好把問題扔給了許攸、田豐二人。
田豐上前一步開口說道:“主公啊!現在戰事正在膠著時期,陳從之所部血戰數日,拖住了蕭何數萬的兵力。
為我們進軍贏取了寶貴的時間,我意應該資助他們糧草軍械,更何況現在我們和陳從之處在一個戰線上。
否則陳從之一旦敗退,我們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
“哼!”
許攸冷笑一聲。
“主公!田豐說的話不對呀,如果說我們資助他們糧草的話。
那豈不是我們替袁耀他們養兵嗎?我看糧草斷斷不能給他們!”
“主公!這些天陳從之他們也多次幫助我們打退蘇寶彤,難道現在我們就要過河拆橋嗎?如果蘇寶彤再次進攻我們,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如果陳從之軍中糧盡。
激出兵變,攻我軍糧草大營的話,又該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