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群雄逐鹿亂世至(五)

大腹便便的太昊尚身著袞龍袍,低眉頷首,目不斜視,在太監的引領下跨過御書房門檻,袍袖一擺,跪伏於地。

“臣太昊尚,躬請陛下聖安,臣請問,聖躬安何否?”

御書房前擺放著一面龍飛鳳舞的屏風,將父子二人隔開,縱使太昊尚抬起頭來,也無法見到屏風後的人影。

“朕躬安,起身吧。”屏風後傳來天武帝君的聲音,透發出覆蓋乾坤八極、宇宙洪荒的帝王氣息。

太昊尚不由得身子一顫,他與閻四夕年紀相仿,出生日期相差不過三日。

在這皇宮中生活了十八年,與屏風後那位聖天子單獨會面的次數,滿打滿算卻不超過三次。

其他十位皇子皇女,早已在紫禁城外擇地開府,唯有他一人在深宮中戰戰兢兢,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早些年的時候,太昊尚心中還存有對親情的渴望。

這麼多年來,晨醒昏定萬餘次,他幾乎從未缺席,可每次天武帝君都以屏風隔開二人視線。

縱使是在家宴之中,也要將他安排在一個偏僻的角落,並安排太監、宮女阻隔其視線。

至今為止,太昊尚已有十三年,未曾見過天武帝君的真容。

記憶中寬厚的背影、笑意盈盈的眉眼,還有那個溫暖的懷抱、堅實的後背……

這一切在太昊尚心中,早已變得模糊不清。

“十皇子,十皇子!”掌印太監輕聲呼喚,驚醒愣神的太昊尚,“陛下喚你起來回話呢。”

天武帝君不滿的聲音傳來,“身為皇子,一言一行都代表皇室。天子問話,如此魂不守舍,成何體統?”

“臣知錯!”太昊尚也不辯解,起身後雙手攏袖,低著頭怔怔出神,心中盤算著天武帝君喚他前來的目的。

“尚兒。”天武帝君喚了一聲,微微一頓,繼續道,“萬龍歸竅勢乃是皇室至高武法,曾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你可知曉?”

太昊尚心中一跳,按捺下心中的不安,躬身道:“臣不知。”

“不知?”天武帝君冷哼一聲,語氣中已帶上深深的不滿。

“好!既然你說不知,那朕今日便告訴你,鐵血龍旗圖是修成萬龍歸竅圖的前提。而修成萬龍歸竅圖者,儲君之位唾手可得,無大錯大非,不可廢儲。你告訴朕,你修成鐵血龍旗圖已有三年,為何遲遲不肯神通?”

屏風後傳來瓷杯破碎的聲音,太昊尚冷汗涔涔,雙膝跪地。

“臣自小孤身一人,魚龍、篆圖皆是一人摸索而來,並不知萬龍歸竅圖隱秘。臣之所以未曾神通,只因臣想鞏固根基,以期一朝開府立道,得證神通。”

他自認為修行隱秘,天武帝君又對自己態度冷淡,應該不知道他暗中修成鐵血龍旗圖。

不曾想天武帝君居然世事洞明,早在三年前就知道他的修行隱秘,直到此時才出言點破。

御書房中沉默了許久,門戶緊閉,內外伺候的太監,早已在掌印太監的示意下悄悄離開。

偌大的宮殿內,只有父子二人隔著屏風一言不發,掌印太監在一旁侍奉,面無表情,一動不動,宛如木雕。

太昊尚心神俱顫,莫名生出巨大的恐慌,“父皇想做什麼?八方社稷鼎將出未出,若是這件無上道器煉成,氣運牽連之下,我必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修成萬龍歸竅圖不在話下,儲君之位近在眼前……”

“尚兒,你是我的兒子,可這麼多年來,卻一直以臣自居。”天武帝君語氣莫名,“你始終不肯稱我一聲父皇,也不願如你母妃在世時,稱呼我一聲爹爹,是對我心有怨懟嗎?”

“臣……不敢!”太昊尚重重叩首。

“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抄棰,何況朕是天下父呢?你九個兄長各有所依,唯你庶子出身,閻王府亦是過往塵煙,朕若是立你為儲君,江山必生大亂。

朕知道,你心懷驥驁鴻鵠之志向,也有臥薪嚐膽之隱忍。可惜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煉出鐵血龍旗圖。今日朕只能廢你武道,斷你奪嫡之念,絕你儲君之心!”

太昊尚越聽越是恐慌,心中壓抑多年的委屈和憤怒,此刻猶如火山爆發。

他猛地抬起頭來,死死盯著屏風後那道若隱若現的身影,這個在外人眼中懦弱無能的皇子,神色猙獰,目眥欲裂。

“陛下棄我,是因勢利導?諸皇子謀我,是煮豆燃萁?陛下稱我為子,究竟是臣子,還是棋子?

舅父在世時,閻王府威震天下,威名一度蓋壓皇室。當日皇后無德無能,暗中謀我母妃性命,陛下是否袖手旁觀?

閻王擅闖禁宮,誅姜氏、清君側、除奸佞,陛下卻將其發配閻山。中秋之夜,閻氏一族覆滅之事,陛下是否暗中授意,亦或是主謀之人?

陛下如今帝位穩固,狡兔皆死,走狗盡烹,不世之功、蓋世榮耀,皆歸一人之身,是否陛下所願?”

太昊尚站起身來,一步一步邁向屏風,身後一杆鐵血龍旗獵獵作響,蛟龍咆哮怒吼,龍頭隱隱有生出龍角的跡象。

掌印太監腳步微動,擋在太昊尚身前,內炁一動,將太昊尚狂暴的氣勢鎮壓。

“十皇子,舐犢之愛,人皆有之,天心亦然。陛下特許,將萬化聖靈道賜予您修行。”

掌印太監嘆息一聲,掌中浮現一卷經書,不由分說塞入太昊尚懷中。

“萬化聖靈道?”太昊尚一愣,隨即哈哈大笑,笑得涕淚橫流,臉上卻沒有絲毫笑意,只有深深的絕望。

“陛下隆恩浩蕩,恩重丘山。臣,謝陛下賜法,臣,當感激涕零。”

放眼九天四海,歷朝歷代能登上帝位的,必須是在武道一途的修者。

此外,在位之帝王不得超過五十年,否則遭遇的天劫變得極其恐怖。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古今帝王者,承載一國氣運無數,修行之路可謂是一日千里。

如太昊皇朝這般的龐然巨物,登上帝位之人無論資質如何,都能輕鬆直入九難境。

但古往今來的帝王,沒有一個人壽命超過兩百歲。

這是天道對帝王壽命的限制,也是造成九天四海諸國並立、爭霸天下的根本原因。

煉氣士修的是成仙之道,三魂七魄超脫天地限制。

只要是修煉道神通境的煉氣士,壽元便打破了天地大限,魂魄可以獨立於肉身而存在。

縱觀古今數十萬年的人道歷史,也有煉氣士登臨帝位的情況發生。

這些煉氣士的主要目的,是藉助一國氣運,從而突破境界。

但無一例外的是,就算是成就真君的蓋世強者,也會在稱帝的一瞬間,遭遇難以想象的天地大劫。

不僅肉身在災劫中灰飛煙滅,就連三魂七魄也魂飛魄散,連轉世投胎的機會都不會有。

萬化聖靈道,是太昊皇朝當世最強的煉氣術,即便是皇室血脈亦少有修行。

天武帝君九子,個個覺醒先天神體,但走的都是武道而非仙道,只有公主太昊凰修的是萬化聖靈道。

帝君此刻賜法,其目的不言而喻。

“萬化聖靈道乃煉氣士至高法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父予不取,反受其殃,臣……謝過帝君!”

太昊尚慘笑連連,緩緩閉上雙眼。

方才掌印太監那一掌看似綿柔無力,實則將他修行多年的武道根基廢除。

皮肉筋骨血盡廢,五內俱崩,十年修行一朝廢,如此痛不欲生的苦楚,卻無法掩蓋太昊尚心中的悲涼和絕望。

眼前的父皇,明知道他在乎的不是那九五之尊的帝位,不是那萬人之上的權利。

他從來在乎的,只是中毒身亡的母妃,是他那一夜盡屠的舅父。

自古天家無情,如天武帝君這般雄韜偉略的明君,果然也是愛江山不愛美人,受困於“功高蓋主”四字。

太昊尚搖搖欲墜,七竅流血,恍惚間看到屏風後那道朦朧身影起身,心中不由得自嘲一笑。

“廢我武道,滅我奪嫡之心,斷我為母妃正名之念。帝君無情無義,又豈會在乎我的安危?”

太昊尚腦袋一歪,就此暈厥,不省人事。

“表兄,此生我再無希望。紫禁宮牆外,高空長川、大漠瀚海,鶯鳴鶴唳、雪滿群山,九天四海、山高海闊,今後我只能託付於你了。”

偌大的御書房內寂然無聲,沉默許久後,天武帝君淡漠無情的聲音響起。

“將十皇子帶下去,著御醫為他調養,將修煉萬化聖靈道的一應資源備好。另,傳朕旨意,令真武山騰出一個真傳弟子的名額。”

“遵旨!”掌印太監微微躬身,內炁託著太昊尚的身軀。

宮中向來沒有什麼隱私的說法,十皇子太昊尚修行走火入魔、廢武修仙的訊息不脛而走。

帝都中掀起一陣風雲,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負屓、螭吻、鳳凰,十宮反應各有不同,各大王侯震撼莫名。

這說法顯然只是一個藉口,萬龍歸竅勢乃是至高武法,太昊尚又早已魚躍龍門,怎麼可能走火入魔?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他當真走火入魔……

太昊皇朝身為蒼天域的霸主,什麼寶物取不出來,又怎會落得武道根基盡廢,廢武修仙的下場?

嘲風宮中,太昊殉神色複雜,暗暗搖頭道:“凌雲,伴君如伴虎,這話我今日才真正體會到了。”

凌雲身上有道蘊浮動,默默感應著光照萬界的太陽星,似乎沒有聽到太昊殉的自言自語。

太昊殉身為三皇子,是天武帝君的子嗣,有些話他說可以。

凌雲即便心中有所感慨,也是不能在太昊殉面前說的。

太昊殉沒有強迫他回話的意思,登高遠眺,將嘲風宮的瑰麗景色盡收眼底。

他自言自語道:“當年桃妃是父皇最寵愛的妃子,太昊尚在我們十兄弟中年齡最小,最受父皇疼愛。

可自從桃妃走後,閻王府發生驚天大變。時至今日,父皇的心思越發深沉,就連母妃也看不出蛛絲馬跡。”

————

御書房內,天武帝君的身影隱在屏風後方,腳步一動縮地成寸,來到一處荒廢已久的行宮。

此行宮雜草叢生、藤蔓攀附,一派荒蕪景象,卻種植著一片鬱鬱蔥蔥的桃林。

時值九月,豐收之際,桃葉色澤金黃,長而尖,根部卻是青黑中透著絲絲縷縷的灰黃。

秋風蕭瑟,桃林中響起窸窸窣窣的落葉聲,桃葉宛如蝴蝶翩翩起舞。

漫天落葉中,天武帝君的身影悄無聲息出現,周身繚繞著璀璨的光暈,不為外人所見。

“大伴,你說夭夭泉下有知,是否會怨我今日所作所為?”天武帝君驀然開口,聲音透著深深的疲憊和痛惜。

身著一襲蟒袍的掌印太監,悄無聲息地從帝君身後邁出,微微躬身。

“聖人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陛下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些許兒女私情,不該影響到將來的大計。”

掌印太監的真名不為人知,文武百官、三宮六院都尊稱一聲高公公,是自小便陪伴在天武帝君身邊的玩伴。

天武帝君出身平平無奇,是昭文帝君酒後失態,與一名宮女誕下的皇子,自小便不受昭文帝君重視。

一位默默無名的皇子,卻能從長達數十年的奪嫡之戰中脫穎而出。

期間多少明槍暗箭,都是這位高公公捨身護主,方才有今時今日威壓九天的繁榮昌盛。

高公公在太昊皇朝的地位可想而知,就連三宮六院那些枕邊人,都未必比得上他在帝君心目中的地位。

此時尚未深秋,離桃花盛開的季節還有許久,但天武帝君漫步走在桃花林中,所過之處春風徐來,散發出溫暖和煦的氣息。

一株株桃樹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在行宮中綻放出無窮光彩。

尋常桃樹都是三四月份盛放,這片桃林顯然不是尋常品種,別有一番滋味。

“春風輕摟桃花腰,恰似夢中美人嬌。空有凌雲千般志,負了桃花負紅顏。”天武帝君輕聲呢喃,緩緩伸出手去。

恍惚間,這位雄霸蒼天域的帝君,似乎看到桃林中有女子巧笑嫣然,身著一襲白色大氅,在漫天桃花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