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章 謀劃反擊

第二日的守城戰雖然算是有驚無險,唐笠卻無論如何也輕鬆不下來。

見招拆招雖然還算做的不錯,但對手畢竟人多,純拼消耗自己也絕對處於劣勢。所謂孤城難守就是這個道理,敵人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己方就只能死一個少一個了。

而且就算是見招拆招,己方其實也沒算做到,敵人的投石機自己就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被動挨打。

因此,簡單分配好戰後掃尾工作的唐笠,第一時間就找到了閻一民和其他兩個墨家出身的同生道弟子,湊在一起就開始討論怎麼對付投石機。

結果讓唐笠很沮喪,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反擊的辦法。

守城一方想要反擊投石機,只有兩種辦法。一是以投石機對投石機,說白了就是也造出投石機和敵人對轟;二是派人出城突襲,毀掉對手的投石機。

第二個不說了,在巨大的兵力差距下,出城突襲幾乎沒有可能。

第一個法子也沒法立竿見影。

墨家出身的閻一民,自然知道怎麼製作投石機。畢竟這又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也沒啥高科技。只要有足夠的人手、材料和時間,他們就能造得出來。

而且據閻一民說,契丹人的投石機造的太爛,要是讓他來造,無論是射程還是準頭,都要強得多得多。

可問題就出在時間上。

人手和材料都不是問題,城中百姓數萬,且都是青壯男女,力氣是不缺的;材料也好說,最重要的巨木,拆城中大屋就行,反正胡人破了城什麼也都剩不下。

可這時間,胡人根本不會給你啊!

唐笠當時一聽閻一民說造一部至少得五天,心就涼了。心想敵人哪會給自己五天?

不死心的他還沒怎麼過腦子的追問了一句:“胡人五六天就造了十部,為啥咱們得用五天才能造一部?”

然後他就看見閻一民看向自己的眼神很古怪,語氣也很無奈的說道:“胡人肯定有專做這事的輜重營,都是熟手。城裡除了我們三個會做,其他人就只能出力氣,第一部自然很慢。熟練了之後才能快起來。”

閻一民說到一半的時候,唐笠就反應過來了,心下暗罵自己真沒腦子。可那沮喪的臉色卻怎麼也改變不了。

因為他知道,對手絕對不會給自己那麼多時間。

果然,十月十五,遼魏聯軍攻城第三天。唐笠擔心的事情如約發生了。

這一天遼魏聯軍沒有派軍登城,而是用那十部投石機整整砸了一天。

到下午的時候數量還增加了兩部。

而且這次對手的準頭比前一天好了一些,唐笠估計肯定是對手對工匠們使了手段。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次對手發射的不再全是石頭了,而是加上了火攻。

塗滿火油的巨石如同火流星,無論是聲勢還是破壞力,都要大得多。

最可怕的是裝滿火油的大陶罐,落在城內後一燒就是一大片,撲滅起來還特別困難。

晉城地處幷州南端,氣候乾燥,木質的房屋一旦起火就很難撲滅,再說城內的水井也提供不了充足的水源。

唯一幸運的是,唐笠已經提前想到了對手招數,讓人在城中拆出了一條寬達三丈的防火帶,這才沒讓火勢蔓延全城。

所謂防火帶也很簡單,就是把劃定區域內的房屋全部拆除,特別是容易燃燒的木質材料全部清空。這樣防火帶後面胡人投石機砸不到的房屋,就不會被波及。

不過這也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因為晉城有四面呢!

今天胡人還是像之前那樣只在北門發動攻擊,等到四面同攻的時候,差不多就能覆蓋全城大部分割槽域了。畢竟晉城也不是什麼巨城,城內的面積其實也有限的緊。

而這一天相信不會離得太遠,畢竟對手五六天就能造出十部投石機,用不了太久就能四門同攻了。

唐笠知道,自己必須想辦法了,不然就真的只能成為那隻甕中等著被燒烤的鱉了!

接下來的幾天,遼魏聯軍依然沒有發動登城戰,估計是眼見縱火的效果不錯,想要多來幾天。

對手不登城也給了唐笠喘息的機會,讓他有更多時間籌劃。

閻一民帶著城中百姓正在日夜不休的趕製投石機,不過產量肯定是比不上城外敵軍的。再說晉城是固定目標,對手的投石機打起來不需要太多考慮準頭;而己方的反擊目標則只能是對手的投石機,那可是要命中率的。

而彌補命中率的法子一是數量,二就是殺傷範圍了。

前者沒辦法,所以只能在後者上想辦法了。

攻下晉城後,唐笠知道這個時代已經有火藥了,但並沒有被大規模應用。他在晉城武庫裡見到實物之後就知道了原因,因為此時的火藥,還是那種最原始的黑火藥,威力並不是很大。

很不幸,唐笠也不是學化學的出身,根本就不懂怎麼造出威力更大的火藥,甚至連現有的火藥具體怎麼配製都不清楚。他腦子裡唯一相關的知識儲備,就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一磺二硝三木炭”了。

想要擁有“代差”武器是不可能了,但唐笠還是隻能在火藥這玩意上打主意。

接下來的幾天,盤古軍始終處在被動挨打的境地,而且遼魏聯軍的投石車數量也越來越多。

打到十月二十五,整個晉城就像被過過火一般。除了最中間的一小片區域,其他地方的房屋不是被燒燬了,就是被自己拆了。

此時的幷州天氣已經開始轉冷,沒有房屋遮風的晉城軍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好在城中的糧食還算充足,暫時不會捱餓。

擠滿在四面城牆下暫時安家的晉城百姓和基本上同吃同住的盤古軍戰士一樣,都在等著反擊的那一天。

十月二十七。

城外的遼魏聯軍例行公事般的,從早上開始就是架起投石機向城內轟擊。不過仔細觀察之下就會發現,帶火的“炮彈”要比之前少了好多。

城內困難,城外也沒有好太多。

五萬大軍加上兩倍數量的民夫,總共十幾萬人每日的消耗是驚人的。就算每天只給民夫最低限度的口糧,死去的秦人民夫甚至還會被殘忍地當成軍糧,要維持補給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本就處於北方貧瘠之地,北魏又打了一年多大戰,早就已經精疲力盡、府庫空空了。哪裡能夠長期維持一支數萬人的大軍長期作戰?

遼國雖然也承擔了一些物資補給,但大多是北魏最急需的糧食,其他物資就少得可憐了。

再說聯軍從搭起的高高望塔上得知,晉城之內已經沒什麼有價值的目標了,所以也就省下了即將耗盡的火油等物。這些東西可比石頭甚至糧食要值錢多了。

唐笠卻不想也不敢抱任何幻想。因為他很清楚,對手在怎麼窘迫,能堅持的時間也絕對會比自己要長的多。

他在等的是敵人懈怠,眼見己方始終捱打無法還手之下,不可避免的懈怠。

一個契丹什長正在一邊吆喝,一邊鞭笞民夫用力拉拽投石車的繩索。這些已經吃不飽好多天的秦人,不用皮鞭根本就全是軟塌塌的。

突然他聽到了身邊人發出一陣驚呼聲,急忙轉身去看,也是心下一驚。天空中有好多黑點,顯然是從城中方向飛出的,正向自己這邊飛來。

“城裡也有投石機了?那群整日向城中看的斥候都他孃的該死!這都沒提前發現!”契丹什長在心裡恨恨的罵道。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那些斥候,因為城內的盤古軍和百姓們用各種辦法,把這些東西藏得很好。

再說城外的望塔,也沒高到能俯瞰城內一切的程度,也只能遠遠的看個大概罷了。

不過很快這個契丹什長就不罵了,因為他發現那些飛來的東西個頭都不大,準頭還奇差,無一例外的都越過了自己,直接往後面的營中落去。

在所有聯軍士兵的心裡,下意識的就會認為對手的還擊應該是衝著己方的投石機。砸到營中能傷幾個人?更別說對手的石頭個頭還那般小。

“嘩啦”。

第一塊“石頭”在營中聯軍士兵的驚呼聲中落了地,卻直接碎成了渣,聽聲音也不對。

還沒等奇怪的眾人看清楚來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的時候,異變陡生。

“轟隆隆”巨響不斷,伴隨著的還有沖天的火光。

“火藥!”

有士卒大喊著開始驚慌的逃竄。

“不要亂!火藥有啥可怕的!那玩意又炸不死人!”

有軍官先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抽出刀開始維持秩序。

火藥雖然不是很常見,但的確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各國軍中也會常備一些,有些時候還是能用得上的。因此大家對這東西也不算太陌生,也都大概知道這玩意的確威力不大。

可就在下一刻,一個飛來的方形木頭盒子在那個突厥百將身邊不遠處炸開。

原本還滿不在乎的百將大人,在火光中瞬間就被一股氣浪掀飛了起來。黑煙散去後,附近的手下發現,上官已經變得渾身血肉模糊,快沒氣兒了。

其中最觸目驚心的是一根長長的鐵釘紮在額頭上,一眼就能看出扎的很深。

場面彷彿熱油中被人猛地澆進了一瓢涼水,火光不斷響起且爆炸聲不斷的前軍大營,突然間就炸了鍋。

就在這時,緊閉了十四天的晉城北城門突然大開,數不清的守軍蜂擁而出。

其爆發出的吼聲,混合著城頭的戰鼓聲,直衝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