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清靜經》和《說文解字》

土地作為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生產資料,歷來都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問題,與任何問題都有很深的牽扯。

因此儘管李傳說得已經儘可能簡單了,時間還是已經到了半夜。

不知不覺間,唐笠和李傳二人已經聊了將近八個時辰。而真正的問題卻還是沒有真正說到,那就是盤古軍要如何治理目前所佔的這一小塊地盤。

唐笠一邊回味李傳解說的歷代土地制度,一邊和自己腦子裡那不成體系的相關知識相互印證,足足沉默了一個時辰才再次開了口。

期間李傳也不催促,他明白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複雜性,知道這不是個好做的決定。

“盤古軍所有能控制的土地上,所有滿十四不滿七十者,不論男女、不論身份、不論種族,全部由官府授予一樣多的土地。

考慮到地有生熟貧肥,具體數量上可由官府實際勘定後有合理的差別。

考慮到鼓勵開荒,人民自發開墾的荒地耕種並繳納規定的賦稅五年後歸個人所有。

家中有人從軍者,減免賦稅勞役以代軍餉。

民間土地可自由流通,或租或賣任憑自願,但限制單人擁有及租種土地的最高數量,不可超過均數五倍。”

唐笠幾乎是字斟句酌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時耕戰?”李傳幾乎是脫口而出。

這次唐笠沒再猶豫,立刻答道:“不完全一樣。人民可自行決定自己做什麼。

如工匠可用錢折抵應繳糧食來納稅,商賈亦可。相應糧價每年由官府統一核定。”

李傳緊接著又問:“那如何抑制土地兼併?雖有五倍限額,但這種限額歷代均有,可執行起來根本無法徹底到位!”

唐笠笑了笑,看著李傳的眼睛說道:“李老,任何制度都無法完美,如何執行才是重點。

只要土地還是財富的最大來源,執行就不可能到位。因為大傢伙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鑽空子,甚至是冒著殺頭的風險去違制。

我說了,一個國家一個族群想要強盛,要做到的不僅僅是讓人民吃飽穿暖,還要讓其吃得好穿得好。

要做到這一點,僅憑農耕是做不到的。

穀物做成饅頭只能讓人吃飽,想要吃好就得變成糕點和肉蛋。

棉麻做成粗布衣服只能禦寒,想要穿得好還得做成細布和各種樣式的衣服。

人們吃飽了就會想吃肉,有肉吃又會想喝酒。吃飽喝足了還想住大房子,出遠門會想騎馬坐車。

這些需求都沒錯,而且只有做到了才能算是讓人民真正的有尊嚴。

但是糧食和棉麻這些土地直接產出的東西要如何變成各種各樣人們需要的東西呢?

這就得有工匠製作、有商賈買賣、有官吏去管理。所以我才說凡是能做出貢獻的都是人民的一員,我把他們全都稱為勞動者,只是分工不同,有人勞心有人勞力而已。

如果有一種辦法可以讓那些不種地的營生能賺到比種地產糧更多的錢,那些有錢的大戶就會把一部分原本只能用來買地的錢財投入其中。這樣不是也能抑制土地兼併嗎?”

“如何讓百業賺更多錢?就算做到了,大家都去做這些了,沒人種地了又該如何?”李傳根本沒什麼停頓的問道。

這倒是把唐笠搞得愣了一下。他自以為十分新穎的說辭並沒有給李傳帶來預想中的衝擊,好像這些問題對方早就思考過一樣。

不過很快唐笠就想通了緣由。

自古本就有“士農工商”之說嘛!這些問題古人又怎麼可能沒思考過?

“讓一個行業更加賺錢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效率。

比如做一個東西原本需要一天,如果能夠半天就能做出來,賣的價格還是一樣,那自然是半天做出來的更賺錢。

而提高效率的辦法很多,比如大規模生產,把各道工序細分,每個人都只做其中一道,時間久了自然就會越做越快。

再比如工匠們發明了一個工具,能夠讓原本費時費力的工作變得簡單許多,這也能提高效率。”

“就如同軍械製作那般?”李傳又是立刻問道。

唐笠更無語了。

他原本以為自己說的這些對方很可能聽起來很費勁,哪知道根本沒有。看來古人並不像現代人想象中的那般沒見識。

唐笠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前在夢外世界看過的一部紀錄片,好像叫什麼《復活的軍團》的。片子的確提到過,早在秦統一天下之前,秦國就已經有了流水線作業了。

“對!規模越大,分工就能越細,熟練度就能越高,效率也就越高。

而且規模越大需要的投入就越大,想賺錢的人用來買地的錢自然就更少了。

至於這些行業和農耕搶人的問題,也是有辦法解決的。

我能想到的就有兩個。

一是由官府進行監管控制,不讓與地搶人的情況太過嚴重。

二是提高糧食棉麻之類土地直接產出物的價格。

所有百業的基礎其實還是土地,沒有糧食棉麻如何能做出各種東西?

百業的效率越高,需要的糧食棉麻之類的農產品自然越多,價格自然也是要漲的嘛!

而且百業的產出多到一定程度之後價格必定下跌,就又會有許多人回過頭去種地了。

再有,一開始的時候糧食都不夠吃,百業想要興旺也不可能,大家肯定還是更多的會去種地。

等到日後人口多到地不夠種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人去做工。

唐某隻聽過地少人多時百姓活不下去,從沒聽說過人少地多的時候人們吃不飽的!”

這次李傳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立刻發問,而是陷入了長時間的思考。

唐笠最後說的那段話其實他並不完全認同,因為唐笠說的那其實是大工業時代才出現的情況。在那之前糧食一直都是短缺狀態,所以歷朝歷代都是重農抑商的。

到了大航海時代的時候,殖民者不但在全球掠奪財富和物資,還有一個很重要現象就是向全球各地轉移人口,佔據的還都是最肥沃的土地。

糧食總量增加了,人口密集度減少了,人口與糧食的矛盾才在這些國家徹底消失。

糧食問題徹底解決了之後,才有了“重商主義”的提出和風行。否則在吃飽肚子之前,重農抑商永遠是全體人類必然的選擇。

不過李傳也不想太過計較,因為就像唐笠說的那樣。如今是個什麼情況?人口因為戰亂大幅度減少,大量的土地被撂荒,根本就是一個人少地多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短時間內根本不用過多的考慮土地兼併和人口搶奪的事。

更何況,盤古軍目前面臨的情況甚至都有沒談論這些的資格。首要考慮的是如何在四方胡人的環伺下活下來的問題!

而告訴所有人,每個人都有一塊徹底屬於自己的土地,這無疑最能激發人們的鬥志。

對於每一個秦人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誰要從自己手上搶走土地,那絕對是要拼命的!

至於其他的問題,就留到以後再想法子解決吧!

接下來,兩人就土地問題的具體細節又聊了許多。

主要方式是李傳細說歷代的土地和賦稅制度,唐笠則在腦子裡結合後世的經驗思索改良的辦法,說出來後兩人再進一步討論。

就這樣,當一個大致的土地制度的框架形成時,時間竟然已經過了三天。

這幾天裡,唐笠和李傳這一老一少都沒出過屋子,吃飯睡覺甚至都是抽空。

這倒不是討論一個土地制度的框架就需要這麼久,而是土地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所有問題的基礎,要討論優劣和是否可行就要談到方方面面。

唐笠也正好趁這個時機更加詳細的瞭解了一下夢中這個世界的歷史、學說和風土民情。

讓唐笠十分疑惑的一點是,四天三夜的討論就連自己這個年輕人都感覺有點吃不消,可一開始就病懨懨的李老頭居然狀態反倒好了不少。

當他把這個疑問問出來的時候,李傳才一拍腦袋說道:“如何把這事忘了!”

然後唐笠就見他大聲將閻一民招呼了進來。

“唐將軍,早在後秦軍攻城前,老夫就已經將將軍的情況傳書給了大師,詳細講述了老夫的所見所聞所想。

前幾日將軍昏迷,老夫瞧病時發現將軍的身體狀況十分古怪。因為老夫以真氣為將軍梳理經絡時發現,將軍體內雖無真氣,卻能吸納我的真氣,且吸納後就消失不見,就如泥牛入海一般。

這是老夫從未見識過也未聽說過的情況,所以之前才問將軍是不是練過什麼功法。”

唐笠見他說到這裡頓住了,就再次確認道:“李老,唐某的確從未學過任何功法,這一點絕無虛言。”

他在說這話的同時心裡也有些許明瞭。

自己的情況自己清楚,唐笠來到這個夢中世界已經一年多了,他也早就發現了自己身體的異常。

比如每次穿梭於夢裡夢外兩個世界之後,力量和速度等這些身體素質就會有些許提升。只不過並不是很明顯,不是刻意關注很難發現。

但如果是重傷昏迷時穿梭,在這裡醒來後的提升就很明顯了,而且傷勢恢復的也會格外的快。

甚至下一次回到夢外世界時,那邊的身體素質也會有一些提升,只是幅度沒有夢中世界那麼大而已。

所以唐笠早就確定了自己的身體有古怪,而且古怪的原因肯定和來回穿梭兩個世界有關。

要是非得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唐笠能想到的只能是“BUG”!

特別是在自己這個夢中世界裡,自己絕對是個BUG!

這也是他明明在夢中世界度過的時間更長,卻始終還能清晰的意識到哪邊更像是現實的原因。

因為就像一開始他對自己這個夢的看法一樣,太他媽像一個遊戲了!

死了能從頭開始,受傷了穿梭一下就能迅速痊癒,夢裡世界的自己有著夢外世界那個自己的全部思維。

這一切不就和打電腦遊戲一模一樣嗎?

只不過是個逼真程度高到變態的遊戲!

不過他又覺得絕不僅僅是這麼簡單,因為誰見過遊戲裡自己角色的能力能帶到現實裡的?雖然弱化了不止一星半點!

最後,唐笠得出的結論是,自己最大可能還是精神分裂了!夢裡夢外自己感覺到的都不是事實!甚至兩個世界都是他媽的夢境!

那自己真正的現實世界又哪去了呢?

靠!不敢想了!每次想到這裡唐笠都是無比頭疼。

不是真的頭疼,而是腦仁疼!或者換一種說法叫做“蛋疼”!

李傳見唐笠又一次陷入出神狀態,心中不由疑惑。

現在的他在心裡對唐笠有一個大致的畫像,年輕、有見識、有想法、沒讀過什麼書或者是讀過很多書,總之知識很不成體系、常有離經叛道想法。

至於武道方面,李傳也有類似的懷疑。

觀察其在戰場上的表現,要說從未練過武道倒也有理,因為實在沒什麼套路,的確全都是戰場上廝殺磨練出的直白技巧。但要說完全沒練過任何功法也不像,自己前幾日用真氣探查時發現的異樣,絕不是天生神力能夠解釋的。

因此李傳腦子裡曾經有一個離奇的念頭一閃而過,過後想來雖然每每第一時間反駁卻總是揮之不去。

那就是莫非這人真是天賦異稟到了極點,自己看書或練習時竟不知不覺間有所感悟?

李傳是道家,而道家是華夏最古老的學說,其他儒墨法等諸家認真論起來和道家多有派生關係。

因此曾便覽道家典籍的他有一個意識,自行悟道者甚至時生而知之者並非沒有,但都是很古遠的事情了。

自從有了較成系統的功法之後,就很少有人再去自行悟道了。畢竟有前人無數次嘗試得來的成熟路徑,誰還會去冒險的亂打誤撞啊?

所以李傳認為最大的可能,還是唐笠大概是在讀各類書籍以及各種經歷時偶有所得但不自知。這也符合他知識駁雜不精的情況。

這種法子倒不是說完全不可行,甚至真要能夠大成那就直接就是奔著成聖去了。可那都僅僅是書中語焉不詳的古早描述罷了,當成神話傳說看或許還更靠譜些。真要放在現實裡,要麼一無所成,要麼就是自己把自己給練廢了。

在李傳看來,唐笠那時不時的徹底昏迷就是明證,正常人哪裡會有那種古怪的狀態?

想到這,李傳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袖口。那裡有一封大師的回書,是昨日閻一民收到並悄悄送到自己手中的。

“偌其真心抗胡興秦,可全力協助!”

大師簡單的答覆並沒有出乎李傳的預料。

自冉帝敗亡後,北方抗胡的秦人武裝並未斷絕,同生道也多有支援,但可惜的是無一能夠成勢。

這盤古軍雖然佔了晉城,算是百年來比較冒頭的秦人武裝,可距離讓同生道傾力支援還為時過早。

不過幾天的徹夜長談下來,李傳個人對唐笠的好感和認同越來越多。甚至隱隱有一種預感,此人或許真的有希望完成北方秦人兩百餘年的夙願。

這樣一個人,要是因為身體的原因英年早逝,那可就太可惜了!

唐笠這次倒是先回過神來,奇怪的發現對面的李傳手撫袖口也在出神。

“李老可有教我?”唐笠試探著問了一句。

他不是白痴,親眼見識過閻一民動手的他,當時就懷疑這個世界是有功法之類存在的。或者說他心眼兒裡更加希望有這種東西存在,哪個男人心裡曾經沒有一個武俠夢啊!

唐笠突然的開口驚醒了李傳。

深深的舒出一口氣後,李傳示意唐笠稍等,起身走到了榻前。

唐笠的目光好奇的追隨而去,只見對方掀起床褥露出床板,然後伸手在上面有規律的按了幾下。

耳力已經變得很好的唐笠隱隱聽到“啪嗒”一聲輕響,然後就見李傳掀開了一小塊床板,探手進去拿出了一個布包。

唐笠的心不爭氣的猛跳了兩下,因為從布包的形狀上判斷,那應該是一本書。

“莫非是什麼武功秘籍?”唐笠不由自主的就往那方面想去。

他猜的沒錯,重新做回對面的李傳臉色鄭重的拆開布包,顯露出來的果然是一本書冊。

唐笠不由自主的伸頭瞄了一眼封皮,卻完全認不出其上的三個大字。

好在李傳沒有故弄玄虛,只是稍稍沉吟就再次開口道:“唐將軍,這是我道家典籍《清靜經》,和世間流傳的三百九十一字的版本不同,其中有一些練氣養神的法門。

聽將軍屬下說,唐將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次昏迷。老夫猜想也許和煉體不得其法有關。

如果將軍有意,不妨閒暇時參詳一下此書,也許會對將軍有所幫助。”

唐笠眼睛登時就亮了,心裡也不禁跟著晃悠了一下,心道:“還真他孃的是武功秘籍啊!”

不過等他忍著激動接過來一翻,心立刻就涼了半截。

尼瑪的!和封皮上那仨字兒一樣,全他孃的看不懂啊!

李傳顯然也看出了端倪,居然略帶狡黠的翹了翹嘴角,直到唐笠把那區區幾十頁翻完之後才開口道:“此書是用秦初小篆所寫,將軍認不得也不怪。唐將軍可至郡守府書樓中找一本《說文解字》自行對照。若有不解之處可以來問老夫。”

“多謝李老了!”

唐笠“啪”的一聲合起書,嘴上道了一聲謝。不過心裡卻是忍不住吐槽一句:“糟老頭子壞得很!有法子一開始不直接說,絕對是故意想看老子出醜的!”

《說文解字》他還是知道的,華夏最早的字典嘛!只是李老頭不提,他一時間也想不到罷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