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章 牢牢佔據?還是撈一把就跑?

與從陳道清口中和少量書籍中瞭解到的一樣,夢中這個世界的歷史在秦始皇死前和唐笠夢外那個世界的歷史是一樣的。

拐點就出現在秦始皇死後。

歷史上讓國人意難平的扶蘇並沒有自盡,而是率領長城軍團南下,不但擊敗了另一個世界歷史上亡秦的項羽和劉邦,還奪回了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

改變了自殺命運和秦朝二世而亡國運的扶蘇,不但平定了各地叛亂,穩固了秦朝的根基,還徹底改革了一直以來的治國策略。

秦二世扶蘇的新政在唐笠聽來根本就是西漢初年無為而治的翻版。

唐笠對這一點倒也並不奇怪,他認為歷史雖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大勢之下的必然選擇。

在夢外那個世界的歷史上,本就是漢承秦制,說白了就是在秦朝制度的基礎上對治國策略進行了改良。所以把劉邦換成扶蘇絲毫不會有違和感。

而在唐笠看來,道家的無為而治替代法家的嚴刑峻法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選擇。因為法家的那一套完全是為了適應戰國混戰而生的,屬於一種戰時應急體制,根本不適合作為和平時期的長期治國策略。

而被諸國混戰壓抑了數百年的華夏子民,對生存環境也迫切的需要一種顛覆性的改變。

這個訴求只有行事風格最寬鬆的道家能夠滿足。

所以,想要穩定民心,無為而治幾乎是唯一的選擇。無論是取代了秦的漢,還是渡過了危機的秦。

然後歷史的客觀規律就開始起作用了。

氣候的變化也許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偶然,但伴隨人口持續增長出現的財富和土地的日漸集中就是一種必然。這也是華夏古時歷朝歷代有明顯時間週期的重要原因。

讓唐笠感覺到迷糊的是,這個夢中世界的歷史事件和名人居然很多都和夢外那個世界一樣,可是時間上又有很多錯亂。

比如和平篡秦建立新朝的王莽,名字、時間和舉措就都和夢外世界歷史上的一模一樣。

而完成第一次中興的十二世光武皇帝贏秀,和劉秀也就是姓氏不一樣而已,連他媽的名都是一樣的。

第二次中興倒是和夢外世界的歷史不同,但之前發生的事情也和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一模一樣。只是橫空出世了一個唐宏,輔佐幼帝再次平定了天下、完成了中興。

而這種情況後世的很多三國小說都從各種各樣的角度充分的論證了可能性。

再然後的歷史雖然更為混亂,但在夢外那個世界的歷史上也差不多都能找得到對應。

科舉制度、女皇登基、皇帝被俘後又復辟、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直到大秦再也沒能完成徹底的第三次中興。

大秦朝雖然持續千年,但唐笠隱約覺得期間實際上很多次也和改朝換代並沒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只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皇帝一直姓贏罷了。

至於事實究竟是不是真如自己所想,唐笠已經決定找時間認真研讀一下史書了。

延續千年的大秦帝國最終亡於黃巢和藩鎮割據,唐笠看來根本就是唐亡的翻版,或者說是唐末和漢末三國的結合體。只是歷史兜了個圈子,最終又繞回了五胡亂華而已。

之所以是匈奴、羌、羯、氐、鮮卑這些老牌“五胡”,在唐笠看來其實也只是大秦強大太久沒有給北方遊牧民族太多更新換代的機會而已。

這些老牌胡族不南下,草原大漠上就沒有太多機會讓後起之秀崛起。

事實也的確如此,弱智的司馬家引“五胡”南下之後,被讓出的北方草原大漠上很快就崛起了原本只是諸胡從屬的新霸主。夢外世界歷史上曾經強大過的柔然、突厥、契丹一一登場。

唐笠覺得大機率吐蕃、女真,甚至蒙古都很有可能存在並崛起,根本原因就是這塊土地有著“東亞怪物房”的土壤!

而自己則不幸的穿越到了怪物大爆發的時代,也是秦人最艱難的時代。

哦,對了。到底是不是穿越,唐笠也不知道,也他媽的可能就是做了個很長很扯淡的夢。

想著想著,唐笠的頭就越來越疼了,他又開始極度懷疑自己是他媽的精神分裂了......

唐笠在想心事,李傳也在鬱悶。

自己的話已經說的夠明白了吧?

眼前這個傢伙怎麼一點接招的意思都沒有呢?難不成是之前發燒把腦子燒壞了?

按說年近六十並有多年“臥底”經歷的李傳絕對要比唐笠更有耐心,可架不住唐笠這邊根本就沒和他比耐心啊!

唐笠完全就是在腦子裡專心致志的捋兩個世界的歷史呢!

要是沒人打擾,迷糊到極點的這貨能坐那想上個幾天幾夜,反正剛從夢中醒來的他,體力和精力都完全夠用。

“唐將軍!”

最後還是李傳這老頭認輸了,憋氣的先開了口。

被打擾的唐笠一時半會兒還沒從思緒中清醒過來,雖然應了一聲,卻還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樣子。

這讓李傳不由得更加懷疑自己之前的猜測了。

不過既然都說到這份上了,李傳也是箭在弦上,只能接著憋氣的繼續說。

“不知唐將軍今後有何打算?”

唐笠一愣,思緒雖然比之前又收回了一點,卻還是沒反應過來對方的用意。

“什麼打算?”唐笠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李傳無語,他都開始懷疑唐笠是不是故意的了。

“或者說這人的城府很深?深到到現在還在藏拙?”李傳不可避免的在心裡開始瞎猜。

“老夫的意思是,唐將軍是打算佔據晉城還是......”

唐笠終於徹底從混亂的思緒中脫離了出來,卻也不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其實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但一直都沒有想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唐笠下意識的咂吧了兩下嘴,決定不妨和眼前這個老頭討論一下。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嘛!自己的那幫手下可沒有能討論這個問題的材料。

再說,現在完全能夠斷定眼前的這個李老頭就是那個什麼同生道的人了,看樣子級別應該還不低,不然哪能知道的那麼多?

就拿自己來說,在夢外世界好歹也是大學本科畢業,也工作多年年近四十了。對那個世界的華夏曆史也就只知道個大概脈絡,哪能像眼前這個老頭這般瞭解的如此詳細?

“李老。說實話唐某也沒想清楚應該何去何從。”唐笠在這個夢中世界也待了一年多了,一開口就習慣性的半文半白,倒也十分符合這個時代普通百姓的說話方式。

“佔據晉城,甚至向周邊擴張自然想,畢竟永遠窩在山裡是沒有前途的。但實話實說,我和我的盤古軍佔據晉城有著很大的運氣成分,處境其實仍然非常危險。

後秦和北魏大戰一年多,最後算是打了個兩敗俱傷,但實力都遠不是盤古軍能夠比擬的。一旦有一方穩住了局勢發兵反攻,守住晉城的難度非常大。

況且,即便是死戰守住了晉城,周邊也絕對是守不住的。那樣只守住一座孤城又有多大意義呢?

可是就此撤回山中,且不說追隨盤古軍的百姓願不願意,永遠窩在山裡的盤古軍也永遠只是一股山匪!

不想一輩子做山匪的話,就總要打出來的。

唐某想和李老聊一聊,不知李老對眼下的局面有什麼看法呢?”

李傳也不自覺的砸吧了兩下嘴,他突然覺得之前那個清醒有遠見的唐笠又回來了。自己之前的判斷好像又沒錯......

“守住晉城卻是很難。”李傳沉吟了一陣開口說道。

“但正如唐將軍所說,永遠窩在山裡是不會有前途的。且無論唐將軍的盤古軍何時出山,面臨的局面都不會容易。

既然如此,又為何要放棄眼下的大好時機呢?

眼下後秦受到重創,十萬大軍盡喪,短時間內想要調集足夠的力量反攻晉陽難度很大。更何況南魏此前就一直在攻打虎牢,收到此間訊息的南突厥人必然會乘機加大投入。

而虎牢關的重要性遠在晉城之上,因此後秦在擊退南魏之前是沒有反攻晉城的可能的。

再說北魏,其形勢更為艱難。

雖然在與後秦的對決中勝了,但損失也不小。更有遼國兵臨雁門關,那裡同樣遠比晉城重要得多,否則之前也不會匆匆撤軍北返。

老夫認為,北魏在擊退攻打雁門關的遼軍之前,甚至在重新奪回關外草原之前都不會有餘力反攻晉城。

況且北方諸胡中,北魏突厥人的實力最弱,經歷這一次大戰後,情況會比後秦羌人更糟,聚集足夠力量反攻晉城的可能性更小!”

李傳只是介紹了秦魏兩國目前面臨的形勢並給出了自己對於他們反攻晉城的判斷,對於盤古軍接下來的選擇則隻字未提。

這好像是這個時代讀書人說話的一種習慣,陳道清很多時候也是這樣,遠不如鄭大、老樁這些軍中粗人說話痛快直接。

不過他的意思唐笠聽的很明白,不過他心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牛逼啊!這情報能力太牛逼了!自己要是有這麼一套情報網,以後就再也不用兩眼一抹黑的瞎琢磨了!”

盤古軍目前的情報來源有三,一是己方斥候的探查;二是俘虜的口供;三是投靠百姓的傳言。

第一個只能算是戰場情報;後兩個倒是能打聽到各種各樣的訊息,卻是不詳不實,很多時候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畢竟很多訊息不是這些底層計程車卒和百姓能夠知道的,偶爾聽到一耳朵也是不知道轉了多少手的傳言,實在是不好作為決策的依據。

同生道既然一個臥底都能做到一郡郡守高位,實力可想而知,他們的情報就要廣的多也準的多了!

唐笠想著想著,眼神就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榻上的李傳,心裡已經決定要和同生道合作了。

“就算不能讓其為己所用,也可以在情報上互通有無嘛!”

這就是唐笠此時的真實想法。

李傳見唐笠一直盯著自己,卻遲遲沒有開口,以為他是在權衡利弊,就靜靜地等著,絲毫沒有催促的意思。

像他這種打入敵人內部的高階臥底,耐心和養氣功夫是看家本領。唐笠要是不說話,已經把話說道這份上的他大概能陪著乾坐上一天。

這次卻輪到唐笠卻沒那麼多功夫乾耗了,想完了心事後立刻開口道:“訊息確實嗎?”

他還是最後確認了一句。

李傳也不以為意,頷首以示確認。

唐笠至此再無猶豫的開口道:“佔據晉城,以晉城為中心向周邊發展。”

這句看似沒頭沒尾的話讓李傳鬆了一口氣,緊接著又問了下一個問題:“將軍佔據了晉城後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