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大戰結束

城外殺成一團,城內的盤古軍也沒只是看戲。他們正在百姓的配合下救治傷員、清理城牆、補充和修整守城器械物資。

滿身血汙的唐笠只是簡單包紮了下身上的傷口,就一直站在北城樓上觀戰,眼睛緊緊盯著修羅場的他一刻不停的在心裡評估著戰局。

城下交戰的兩方,哪一方取勝都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最希望的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只有那樣己方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後秦軍佔了突襲的優勢,又全都是騎兵,在一開始就建立起了巨大的優勢。但這種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點點的減弱,因為對手的兵力並不是集中在一起的。

北城下的北魏中軍雖然基本上被一擊而潰,但正在攻城的五千人撤退時卻沒遭到盤古軍的銜尾追擊,整隊後至少還有完好無損的三千人。

另外攻擊東西兩門的北魏軍也還有三四千,雖然分成了兩撥,但沒有受到突襲的他們是可以結好陣勢後趕往北門支援的。

隨著這三股北魏軍的逐次加入,戰場局面在一點點被扳平,後秦軍人數上的劣勢逐漸暴露了出來。

最初分成兩股的羌人騎兵已經重新匯合在了一起,咬著牙在戰場上左衝右突的他們如今也只剩下不到兩千人了。

“大帥!秦人根本沒有出城的意思!”

找了個機會回到梁昌身邊的趙桐語氣中滿是絕望和怒氣,吐了一口血水大聲喊道。

已經轉醒的梁昌佝僂著身子坐在馬背上,嘆了口氣道:“他們會出城的,只不過不是現在。”

之前昏死過去的他被親衛以性命為代價拋飛了出去,很幸運的被自己人險險接住,避免了被亂軍踩死的下場。

不過醒來以後的梁昌也就只剩下一口氣了,不得已之下只能讓人用繩子將自己的雙腿捆在了馬上,這才能夠和衝殺的大軍一起行動。

腰卻是無論如何也直不起來了。

梁昌的判斷很正確,其實趙桐心裡也是清楚的,只是心有憤憤然而已。

梁昌也能猜到趙桐的心思,精神萎靡的他不想多說,只是在心裡想道:“戰場之上,實力為尊!說是聯手,其實自己這邊是處於絕對劣勢的,又哪有資格討價還價?”

當動作最慢的西門兩千北魏軍出現在唐笠視野裡的時候,他知道出擊的時候到了。

晉城北門突然開啟。

李程的五百騎兵順著早已清理乾淨的城門洞殺出,一個衝鋒就將戰場最北面的北魏軍擊潰了。

已經被圍得沒有多少空間的羌人騎兵突然之間找到了方向,速度很快就再度提了起來。

緊隨李程五百騎兵出城的是兩千盤古軍步兵,由唐笠親自帶隊。

兩天的守城戰損失很大,這兩千人是從三個戰兵營中拼湊出來的。不過經歷過連番血戰的他們,論綜合戰力肯定要比之前還要強得多。

李程衝殺一陣後就退了回來,守在步兵方陣的西側就再也不動了。

反正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北魏軍會主動招惹他們這股陣型嚴整的看客。

緊緊釘在北門外五十步處的盤古軍雖然沒有進攻,卻像一道堤壩一樣為羌人騎兵牢牢的守住了一小塊安全區。

每當羌人的速度和體力接近枯竭的時候,就會繞到盤古軍方陣後方,在他們和城牆上弓弩手的掩護下安心的喘息一下,然後再重新加速出擊。

說白了,出城的盤古軍就像是一個隨時給羌人補血補籃的牧師,能給友軍加正面BUFF。

仗打到這個地步,其實已經很難徹底分出勝負了。

混亂又傷亡慘重的北魏軍雖然始終無法徹底扳回劣勢,終究還是有人數上的優勢。

已經損失過半的羌騎雖然一個個士氣如虹,終究是兵力不足,想要擊潰北魏軍也不可能。除非明顯不想盡全力的友軍也和自己一樣不顧一切的決一死戰。

其實這一點上羌人倒是有點冤枉唐笠了,同樣損失過半的盤古軍實際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城外的這兩千五百人,晉城之內就只有一千多人了。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拉了不少百姓充數,就連城牆都站不滿。

起家時間尚短的唐笠可就只有這點家底,真要是把身邊的這兩千多人拼光了,以後怎麼辦?晉城還能佔得住?

要知道,無論是北魏還是後秦,可都是一方大勢力,此時此地就算全都死光了,咬咬牙同樣能夠再次派出足夠的大軍再來攻打晉城。

就在三方都騎虎難下的時候,戰局突然又發生了變化。

夕陽下,晉城北門戰場的西面突然出現了一支騎兵。待到離得近了,所有人看清楚了旗號,是北魏軍。

戰陣經驗不夠豐富的唐笠和意識逐漸迷離的梁昌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想明白了這支敵人援軍的來歷。

是之前追往澤縣方向的那一千突厥騎兵!

想明白這點之後,唐笠的心裡是無奈,梁昌則是心痛。

看清楚來敵人數只有數百之後,誰也不認為他們有徹底改變戰局的能力,可其代表了什麼兩人卻都心裡清楚。

澤縣縣城雖小,但逃到那裡的後秦軍至少有兩千多人。現在追擊而去的北魏軍既然出現了,那就說明這兩千多人至少是已經沒有了任何威脅。

援軍人數雖少,卻給北魏軍計程車氣帶來了不小的提升。

鏖戰已久且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的羌人終於再也難以堅持了。

唐笠見狀只得無奈的透過號角向其傳遞了訊號。

盤古軍士卒的來源很雜,其中不少就是原來後秦軍中的秦卒,會吹後秦軍用來傳遞戰場訊息的號角很正常。

聽到聲音的趙桐只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後沒什麼猶豫的就率領一千多殘軍脫離了戰場,退到了盤古軍方陣的東側。

面對緩緩後撤的敵人,北魏軍也無力追擊,因為他們自己一時半會兒也無法從混亂中徹底恢復。

落日的最後一絲餘暉消失的時候,晉城北城下兩支軍隊相距兩百步距離在對峙。

已經陷入半昏迷狀態的梁昌將軍隊的指揮權正式交給了趙桐。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這位老將的極限了,放下心後就再也挺不住了。

和梁昌一樣,唐笠也很清楚,這場大戰已經結束了。

北魏軍最開始攻城時有兩萬多人,兩日的攻城戰損失了至少七千,剛剛被突襲後的混戰中至少又損失了七八千。

所剩的兵力雖然還有一萬多,遠遠超過同樣損失慘重的盤古軍和後秦軍,卻是再也沒有了繼續攻城的可能。

雁門關外的突厥人還盼著北上的援兵呢!決不能把軍隊都在這裡打光了。這個道理拔延那環不想懂也得懂。

秦歷一千三百一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夜。

晉城北門外,三方口頭休戰協議達成。

北魏大軍北返,承諾不再追擊南返的後秦軍,晉城歸屬盤古軍所有。

當然,這裡的後秦軍僅指晉城北門外的這一千四百騎兵,之前被北魏軍俘虜的不在此列。

同時,北魏軍還承諾不再阻止尚未被俘的後秦軍逃卒,任其自行選擇去路;後秦軍也答應不強行索要自願投降盤古軍的己方逃兵。

自秦歷一千三百一十七年三月十五盤古軍突襲攻下晉城至今,整體歷時一個月的晉城之戰結束。

自秦歷一千三百一十六年六月二十後秦軍發動攻擊至今,歷時九個月的秦魏東部戰場大戰也結束了。

此戰盤古軍、北魏軍、後秦軍三方先後投入的總兵力超過十八萬,其中北魏七萬、後秦十萬、盤古軍一萬多。

戰後,北魏軍損失五萬餘,後秦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盤古軍陣亡人數七千。

北魏軍在初期吃了被突襲的大虧,一日內就損失了將近三萬人;強攻晉城兩日損失七千,最後一日被羌人騎兵突襲損失近八千;在上黨一線和後秦軍僵持了九個月才損失了七千多人。

後秦軍初期是佔了絕對優勢的,可惜沒能及時攻下上黨堅城。真正損失在對戰中的人數其實只有兩萬人,隨後九個月的拉鋸戰中損失了一萬三千多人,反攻晉城損失了七千人,其餘的將近幾萬人全部實在撤退途中或死或被俘的。

盤古軍最初出山時有三千三百多人,攻下晉城後先後補充了八千多新兵,其中有一千人是在最後兩日的守城戰中臨時從出山的秦人百姓中招募的。大戰結束時活下來的只有不到四千人,損失總數達到了七千。

從這個資料就能看出,一支軍隊最大的損失其實是被突襲或被追殺時出現的,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其實損失並不會很大。秦魏兩軍歷時九個月的拉鋸戰,加在一起總共也就損失了兩萬人,因此軍隊因為種種原因被突襲或崩潰後的潰逃才是損失最大的時候。

四月十三當夜,後秦軍紮營於晉城北門外,北魏軍後撤三十里紮營修整,盤古軍自然是全部撤回城內。

四月十四,一萬三千北魏軍拔營北撤去與五千留守上黨的大軍匯合。

四月十五,北魏軍分兵一萬北上,留守東幷州的兵力僅剩八千。

四月十六,得知北魏軍已經分兵北上的一千四百後秦軍離開晉城南下,準備翻越大山後撤過黃河。後秦軍為其提供了必要的糧草。

次日,得到己方在東幷州大敗訊息的幷州西部後秦軍後撤。

三日後,北魏西部軍分兵兩萬北上雁門關。

至此,持續了近十個月的秦魏幷州大戰徹底結束。唐笠終於在自己的夢中世界,率領親手創立的盤古軍在幷州的東南部艱難又幸運的佔據了小小的一塊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