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歷一千三百一十七年三月十日凌晨。
初升的朝陽透過屋頂的天窗,將燦爛的金光灑在晉城郡守府大堂之內,照明的燭火卻尚未來得及熄滅。
一張古樸大氣的木桌將堂內眾人隔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撥。
坐在椅子上的官袍老者身後站著十幾個衙役打扮的漢子,不再收斂氣息的他們渾身散發著精悍的氣息;另一邊坐著的是一個身著滿是血跡的年輕將軍,身後的部下也和他一樣都沒顧得上脫下衣甲,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濃濃的尚未散去的凌冽殺氣。
不過兩撥站著的人中各有一個另類。
老者一邊是一個約莫三十歲的漢子,身上的並沒有類似同伴氣息的他在人群中很不起眼,加上那一張黑瘦的臉怎麼看都像是個常年勞作的老農民。
另一個是執槍而立的英武青年,雖然同樣是一身血跡,身上也沒有同伴們那隱藏不住或者說根本沒想隱藏的殺氣。正是盤古軍斥候統領李程,他身前坐著的年輕將軍自然就是唐笠了。
“在下唐笠,再次感謝老人家和眾位好漢的幫助!”
的確心中感激的唐笠再次起身抱拳先開了口。
官袍老者微微愣了一下,也立刻起身笑著抱拳回禮道:“唐將軍客氣了!小老兒也是秦人,只是完成了本分,比不得唐將軍年輕英雄!盤古軍的威名早已傳遍幷州,今日之後更是必將名揚天下!”
唐笠聞言只是笑了笑,伸手請對方先坐下後才再次開口道:“老人家過譽了。在下只是一個普通的秦人而已,當不起英雄之名。盤古軍也只是一群苦命人,稱不上有什麼威名。”
老者對唐笠的謙虛只是笑笑沒再多客套,轉移話題道:“小老兒沒認錯的話,唐將軍身後那位小老兒本家應是晉陽城內李家的千里駒吧?若不是因為秦人出身,在北魏軍中絕不只是個百將。將軍身後的其他部下也都看得出是勇武之輩,可見唐將軍麾下是人才濟濟!”
唐笠聽了這話心頭微微一緊,卻不動聲色的轉頭對身後的李程笑道:“奉良還有這等響亮的名號呢?從沒聽你提起過啊!”
經過大半年的朝夕相處和並肩作戰,唐笠對李程早已沒有了最初的不放心,李程雖然因為性格原因還是少言寡語的,卻也早已把唐笠和軍中其他戰友當做了可以託付生死的兄弟。因此唐笠現在和他說話絲毫沒有顧忌,言語非常隨意。
李程也早習慣了唐笠這種訓練、講課時嚴厲,日常生活中不拘小節的行事作風,絲毫沒有覺得對方是在責怪自己。
先是下意識的行了個左手握拳敲擊右胸的軍禮,然後罕見的臉帶尷尬的笑著回道:“都是左鄰右舍胡亂叫的,哪裡值得一說?”
盤古軍最初的軍禮是右手成拳敲擊左胸,是唐笠仿照後世執槍禮自己琢磨出來的。後來大傢伙仗打得多了,盤古軍中風氣又開放,就七嘴八舌的建議把方向調了個個,改成了左手成拳敲擊右胸。
原因是絕大多數人都是右手力大且靈活,殘酷的戰鬥生活讓眾人自動就養成了平時就把右手放在隨身武器上的習慣。改成左手禮就不用臨時換手了。
還沒等唐笠回應,對面老者笑著接話道:“李將軍不要太過自謙,你自小隨趙大先生習武,開蒙後學業也是學堂中的翹楚,從軍後又一直在秦魏交戰前線屢立戰功,說一句文武雙全一點也不為過。”
李程聽到對方提到自己幼時恩師,立刻奇道:“老人家認得末將恩師?”
官袍老者聞言捋須不語,目光轉向了同樣一臉好奇之色的唐笠。
唐笠見對方目光看向自己,收斂心神讚了一句:“老人家見多識廣。”
然後改變話題問道:“不知道老人家在這晉城城中官居何職?如何能夠陣前舉義,為我等和城中百姓保住倉中糧食?”
這才是唐笠今天真正想問的問題。
誰知對方聞言又是一愣,且比之前更加明顯,甚至忍不住的回頭和身後那個最不起眼的黑臉漢子對視了一眼。
那漢子微微搖了搖頭,老者重新轉回頭來問唐笠道:“唐將軍不認得小老兒?”說著還伸手扯了扯身上的官袍。
唐笠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已經被風吹日曬得與實際年齡不符的臉上不禁一紅,有些尷尬得道:“老人家恕在下久在山中眼拙,這......”
正在唐笠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時候,老者突然笑了,主動開口道:“小老兒姓李名傳,今日之前是後秦晉城郡郡守。”
見唐笠眼露思索之色,老者想了想又道:“這後秦的晉城郡其實就是上黨郡的南半邊,和北魏的上黨郡合在一起才是以前大秦朝的上黨郡。”
唐笠聽了這話方才恍然大悟。
他雖然對華夏古代史沒什麼研究,對如今這個和自己夢外那個世界歷史又很不相同的夢中古華夏更是陌生,可好歹也是一個生活在資訊大爆炸時代的男人。和夢外那個世界裡的很多同性一樣,唐笠對歷史和軍事啥的都有點興趣,一本《三國更是全體華夏人都耳熟能詳的名著。
因此剛剛聽到晉城郡這個名稱的時候隱隱就覺得好像古幷州並沒這個地方,解了疑惑後也就不再糾結眼前這個世界混亂的歷史。
“唐將軍可曾聽說過同生道?”剛剛自報姓名叫李傳的官袍老者突然問道。
唐笠聞言就是一愣,這個名字他自然聽說過。
比他更加吃驚的是身後的其他盤古軍眾人,其中一些的神情甚至一下子變得十分激動。
實在是同生道的名氣太大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是唐笠夢外那個世界歷史上東漢末年的太平道一樣人盡皆知。
作為一個流行於民間尤其是北方秦人間的半宗教半結社的秘密組織,其成員多以道士和醫者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他們不但分文不取的為普通秦人百姓治病施藥,有時甚至會設粥棚賑濟遭災的饑民。
這些作為雖然也被各地的胡族掌權者忌憚,倒也尚能容忍。但他們的另外一種形象就是絕對不能容於所有官府的了,那就是很多時候他們還是劫富濟貧的俠士。
別說胡族政權不能容忍,唐笠知道這個組織存在後甚至曾私下想過,估計江南的南晉秦人政權同樣也容忍不了。更何況這個同生道還曾在百多年前接連在南北各地掀起過數場聲勢浩大的造反起義。
不過這些所作所為雖然讓他們成為了包括南晉在內的所有政權的眼中釘肉中刺,卻也讓他們成為了底層百姓心中的英雄、崇拜的物件,甚至是精神的寄託!
這些底層百姓甚至不僅是秦人,北方地區的不少底層胡族貧民也是同生道的信徒。
這也不難理解,並不是所有南遷的胡人都是大老爺,獲利最大的其實只是各胡族中的貴族。至於底層的牧民,以前在草原上是貴族老爺奴隸的,現在大部分依然還是奴隸,只是在名義上比秦人高階罷了。
而同生道對這些同樣十分貧苦的胡族百姓也沒什麼歧視,基本上做到了和秦人百姓一視同仁。
“老人家是同生道中人?”還是唐笠先開口問道。
他身後的眾人雖然也著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唐笠這個主帥不開口他們也不敢搶先。
對面的老者再次捋須不語,只是面上含笑。
唐笠瞬間明白了。
早聽說同生道雖然名氣大、行事高調,成員卻十分神秘。不但行蹤不定,且長露面的都不是核心成員,很多都只是自認皈依而已。
如果眼前的這個前後秦晉城郡郡守真的是同生道成員,甚至是同生道的核心成員,那一切疑問就都迎刃而解了。
雖然不甚瞭解,唐笠卻也知道同生道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天下大同,初聞頗有點墨家的意味。他們追求的並不完全是驅逐胡人恢復秦人天下,準確的說應該是反對掌權者殘害百姓。細品之下甚至頗有點原始反對剝削的共產主義味道。
唐笠猜想應該是盤古軍從不劫掠百姓的作風和盡力將活不下去的秦人百姓遷入山中的做法獲得了同生道的認可,這才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的。
不然一個能做到一郡郡守的同生道成員絕對是寶貝級別的存在,哪能說暴露就暴露?
李傳從唐笠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心思,立刻轉移話題道:“唐將軍如果還有不解咱們容後再說。小老兒想知道唐將軍接下來的打算。
是帶著城中糧草回山?還是有心守住這晉城?”
唐笠沒有立刻回答,不是他沒想過,而是始終沒有決定。
早在決定突襲晉城的時候,唐笠其實就已經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如果僅僅是為了搶糧,其實並不需要冒這麼大的險。咬牙堅持著再伏擊幾支後秦軍輜重隊多少也能有些收穫。
更何況真要是僥倖打下了晉城,只是搶走些物資唐笠也著實不甘心。
風險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嘛!
不過一直佔據晉城他也沒太敢想,實在是就憑盤古軍如今的這一點實力著實是有點天方夜譚了。
上黨前線的後秦軍只要分出一萬人南下反攻,自己能守住的可能性就很小。更何況南面就是後秦的腹地,對方不可能任由自己佔據晉城,截斷前線數萬大軍的後路和補給線。
李傳也不催促,只是捋須的手指有些微不可查的顫抖,顯然心中也很緊張。
“老人家認為盤古軍該當如何呢?”唐笠思索半晌後來了這麼一句,頗有點歷史上劉備“軍師認為該當如何”的意思。
李傳沒有猶豫,立刻開口道:“小老兒雖然對盤古軍有些瞭解,卻也未能窺知全貌,這個主意還是得唐將軍這個主帥來來拿!”
唐笠不說話,盯著他的眼睛看了半晌,雖然感覺到了一絲熱切,卻更多的像是在看一潭深水。
微微低了下頭,很快又重新抬起,唐笠咬了咬牙開口道:“在下和盤古軍自然是想要佔據這晉城的。
只是難度實在太大了!
不說近在咫尺的上黨大軍,就是南面的後秦國又怎會能容人在臥榻之側酣睡?”
李傳聞言明顯鬆了一口氣。
先是輕輕撫掌讚了一聲:“好一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唐將軍有見識!”
然後又道:“南面唐將軍暫時不用擔心。北魏正在攻打虎牢關,後秦兵力也是捉襟見肘,短時間內很難再調集足夠的兵力和物資北上。
唯一可慮的就是北面上黨一線的後秦大軍。不過此時秦魏兩軍激戰正酣,北魏急於取勝,想要擊敗後秦東北路軍後抽調兵力北上馳援。
雁門關外的草原上,北魏北部軍已經要抵擋不住遼軍了。
因此後秦軍主帥梁昌即便是想方設法抽調部分兵力南下,數量也不會多,速度也不會很快。
唐將軍若是想要守住晉城,就看接下來的數日中如何安排了。
小老兒自然也可出些力氣。”
“傳令!”
唐笠並沒有思考太久,很快就下定了決心,以為他已經想明白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那就是盤古軍決不能也不可能永遠藏在太行山裡,必須要抓住一切機會向山外發展。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那眼前這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就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即便最後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就是了!
“命鄭大秦率所部第一曲即刻啟程回山,會同留守部隊組織山中百姓立即出山趕赴晉城。
速度要快!行動不便的老幼,留下一屯人手保護,暫留山中。”
“是!”就在堂內的鄭大左手重重擊在左胸之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轉身就向大門飛奔而去。顯然內心十分贊同這個決定。
唐笠目送鄭大離去,轉身想眼露疑惑的李傳解釋道:“李老不太瞭解盤古軍,山中同甘共苦的百姓就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晉城新佔之地,百姓縱使對盤古軍有所耳聞也不熟悉。僅憑如今這不到三千人馬,不可能擋得住後秦軍哪怕一隻偏師!”
聽了解釋的李傳雖然沒有完全理解,卻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最瞭解盤古軍的肯定是唐笠這個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