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陷入絕境

再次面對眼前的熊熊大火,唐笠的嘶吼聲憤怒而尖利,眼中甚至露出了略顯絕望的神色。

“傳令各曲,不要追殺逃敵!救火!快救火!”

盤古軍計程車卒也瘋狂了,後趕來的脫下身上的衣服、踩著地上戰友們的屍體就奮不顧身的衝上去拼命拍打已經控制不住的火焰。

此次盤古軍出山只帶了五天的口糧,這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極限了。因為是敵後機動作戰,輜重營為了能跟上大部隊行動,能攜帶的乾糧也不多。

一個士兵身著的皮甲最簡陋的也要超過二十斤,各種武器如戰刀、盾牌長槍或者弓箭加在一起重量則不會低於四十斤,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諸如水袋被服之類的,每個士卒的必須負重超過七十斤,所以能夠隨身攜帶的口糧數量非常少。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打仗後勤輜重那麼重要的原因。

當然現代戰爭的後勤也很重要,不然也不會有“打仗打得就是後勤”那句話了。

當然,要是純把士兵當做炮灰用是可去省去所有防護的,武器也可以隨便給一根長槍了事,那樣負重就能控制在二三十斤左右。

很多胡人就是那樣對待軍中的秦人士卒的。

不過那樣計程車兵傷亡率是相當高的,也根本不會有什麼戰鬥力。

因為完全不著甲計程車兵在戰場上,敵人的武器只要捱上了就是重傷,基本上也就喪失戰鬥力了。想不通的可以想象一下普通老百姓遇到一個手持菜刀的精神病時的情景,有幾個人敢不四散而逃的?人是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的,就穿一身普通衣服的情況下,那破鐵片子隨便在身上哪裡揦上一刀也受不了啊!

因此軍隊才要訓練,就是為了一定程度上扭轉那種本能。

著甲就更重要了,因為就算是那種最為簡陋的皮甲,只要不是結結實實的捱上一刀或者一槍,絕大部分的力道都會被堅韌的皮甲承受,身體承受的傷害就能夠減少大半。尤其是面對劈砍,甚至很多時候最多就是一道淺淺的血口子。

至於弓箭的防護則基本靠盾牌。因為那玩意只要力道達標且箭頭過關,就算是穿著昂貴的鎖子甲都很難完全防住。只有那種十分笨重的重鎧才能一定程度上無視普通弓箭的攻擊,不過遇到強弩的近距離射擊也是白搭。

否則古代歐洲也不會有“禁弩令”了,因為一個裝備全身重甲的金貴騎士面對一個手持十字弩的普通農民也只能跪地叫爸爸。當然,那也得像個鐵罐子似的他能跪得下去才行。

盤古軍前期走的是精兵路線,因為總人數本就很少。武器方面沒太多辦法,防護上唐笠卻一直十分重視。

而盤古軍前期打的仗也大多是殲滅戰,因此繳獲的各種甲冑尤其是皮甲數量非常多,也有條件為士卒們配備相對精良的皮甲。

盤龍谷的婦女和老人們一整個冬天也沒什麼其他事做,除了給大傢伙做飯,最大的任務就是將繳獲來的質量不一的皮甲拆散了重新編制。基本上是拆三件重做出兩件,不但防禦力有所提高,防護面積也是有所增加的。

因此盤古軍士卒身上穿的皮甲不能說各個精良,至少是要超過正規官軍的平均水平一截的。

唐笠帶人在山裡向南走了一天,第一次山谷伏擊從準備到開打又用了兩天,口糧就已經消耗過半了。

原以為伏擊成功後就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了,沒想到敵人主動點起的一把大火讓他們連根毛也沒撈到,還平白多了幾百張也要吃飯的嘴。

當時唐笠就面臨了兩難的選擇。

就此撤回去,乾糧堅持到返回老窩差不多正好夠。可是家裡也沒有多少餘糧了,兩手空空的回去實在是得不償失。要知道一個人待在家裡不動、出力訓練和出擊作戰三種情況消耗的糧食數量差別可是很大的!

繼續尋找機會,兩天內就算能再次成功劫一次糧,也得祈禱敵人不要像第一次那樣自爆。要是再遇上一次,那這三千多人可就要斷糧了!

和幾個軍侯、假軍侯商議後,眾人一致決定冒險再試試。實在是每個人對山裡缺糧的情況都清楚得很,就連底下計程車卒對此都知道個大概,因為自己下山前山裡已經開始實行糧食配給制了。

為了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唐笠沒有再選擇山谷伏擊戰。那樣不但戰機不好尋找,從山上衝下來也需要更多時間,火勢一旦燒起來就很難控制。

好在幷州多山,即便在平原地區找一個能夠隱藏大隊人馬的合適地點也不是很難。

唐笠選擇的戰場就是附近有座小山的一處小平原。

李程的一百五十斥候加上從各曲抽調的二百五十個騎術還湊合的步兵,這三百五十人就是此時的盤古軍所能湊得出的所有“騎兵”了。

平原上的後秦輜重隊顯然警惕性也更低,發現敵人的時候盤古軍騎兵已經開始起速了。

不過帶隊的後秦軍五百主並沒有十分慌張,對這樣突然出現的突襲似乎已經有點習以為常了。

保護輜重隊的後秦軍接到命令後迅速行動了起來,他們對應該如何應對這種突襲也算得上是很有經驗了。

近百輛輜重車被迅速的集中了起來,圍成圓形陣勢是來不及了,不過首尾相接弄成一道車牆還是能辦到的。

民夫被驅趕到了車陣後方,敵人要是繞過車陣從後方攻擊,他們還能起到一點障礙物的作用。

五百後秦軍中有五十個羌人騎兵,他們迅速分成兩組列陣於車陣兩頭以保護側翼,其餘步兵則是槍兵在前、弓箭手在後,迅速做好了應對敵人騎兵衝擊的準備。

這就是平原突襲戰的弊端,敵人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發現奔跑的騎兵,準備時間相對比較充足。

率隊的李程也明白這一點,更明白自己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突入敵陣,然後和敵軍糾纏在一起,不讓他們有點火的機會。真正解決問題還得靠隨後趕到的大隊步兵。

見到敵人發現自己以後,李程將手中長槍高高舉起,然後猛地向前一揮,同時高聲大吼:“殺!”

緊緊跟在他身側的傳令兵聞言立即舉起隨身的牛角號,在賓士的馬背上用盡全身力氣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隨著沉悶而蒼涼的牛角號聲響起,一百五十騎盤古軍斥候猛抽戰馬,追隨著他們的軍侯大人僅用十幾步就把速度提到了極致,陡然間就和身後的二百同伴甩開了距離。

緊隨其後的那二百騎馬步兵騎術不如斥候曲的戰友精湛,卻也全都一邊抽打戰馬一邊把身子儘可能的趴伏在馬背上,竭盡一切可能的加快速度。

盤古軍的規矩,戰前儘可能的讓每一個士卒都知道自己的任務,所以他們全都知道此時速度就是一切。

不過敵人還是在衝在最前面的李程距離車陣還有三百多步的時候基本做好了準備,然後等他衝到一百五十步的時候開始了拋射。

這個時代軍中制式弓箭的最大射程也就一百五十步(大約等於200米),還得是拋射,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殺傷力。後秦軍這樣做純粹是為了騷擾,希望藉此打亂對手的陣型。

不過他們這次面對的是決死衝鋒的對手,射出的幾輪箭矢雖然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卻絲毫沒有阻擋對手的腳步。

李程輕輕揮舞了幾下長槍,就把敵人第一輪射來的稀疏又沒多少力道的箭矢撥擋開了,身邊的手下也都沒受到什麼實質性傷害。

不過等他們衝進距離敵陣百步距離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已經進入了弓箭的有效殺傷距離。

極速衝鋒的騎兵衝過百步距離需要差不多半分鐘,這也是死亡的半分鐘。

李程等人不再用武器格擋射來的箭矢,因為只有速度保持在極致才能縱馬越過裝著輜重的大車。所以他們全部都只是盡力趴伏在馬背上,任由敵人的弓箭射擊,至於會不會被命中就全都交給運氣了。

短短的百步距離,李程和手下的一百五十斥候超過六成都中了箭,被射中要害掉下馬來的足有五十人。而在高速衝鋒中掉下戰馬的騎兵,基本上不會有活下來的可能。因為後面同樣高速衝鋒的同伴根本不可能在眨眼間避開他們。

李程胯下的戰馬是盤古軍中最好的一匹,實際上斥候隊所騎的戰馬全都是最好的,就連唐笠這個主帥的坐騎都是斥候隊挑剩下的。

只見他揮手狠狠的抽打了一下胯下戰馬,同時雙腿緊夾馬腹,戰馬瞬間長嘶一聲飛身躍起,在跨過大車的同時險險避過了迎面刺來的長槍。

隨戰馬騰在空中的李程摘下馬側長槍,不等戰馬落地就起身揮舞了起來。

李程的槍法底子是幼時晉陽城的一個秦人老者打下的,從軍後又在生死間磨鍊了多年,招式精巧而直接,此時超水平發揮下是招招命中。待到戰馬落地,周圍已經倒下了六個敵人,還有一個被落地的戰馬撞得飛出老遠。

緊隨著他又有兩人也縱馬躍過了大車,三人的戰馬落地後都沒有停下,而是策著戰馬立刻開始重新加速,兜了個圈子後重新回到了剛剛越過的地方,意圖守住這處地點。

不過可不是每個盤古軍斥候都有他們三個這麼好的騎術,絕大部分人都無法策馬躍過頗有些高度的大車。

心知決不能拖延的盤古軍斥候一個個眼睛冒火,已經有好幾個人因為勉強跨越大車不成而倒了下去。眼見著情況危急,一個落後一些的盤古軍斥候一咬牙,拔出戰刀反手就狠狠插進了胯下戰馬的臀部。

戰馬痛嘶一聲,狂怒的一頭撞在了兩車之間連線處。

裝著糧食的大車很重,卻並算不得結實。這一撞沒能其撞開,卻將兩輛大車尾部的木柵撞得粉碎,碼得整整齊齊的糧袋在巨力之下立刻就從缺口處滾了下來,緊貼在另一側的幾個後秦軍槍兵也被骨斷筋折的戰馬撞得倒飛出去。

車陣被撞開了一個小缺口,緊隨而至的盤古軍騎兵對準這個小小的缺口縱馬而過,很快就彙集到了正在左突右殺的李程周圍。

其他盤古軍斥候見到這一幕也紛紛效仿,隨後趕到的二百騎馬步兵更是有人雙手捂住馬眼,怒吼著幾人連續撞上了同一處地方。

後秦軍的車陣在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下立即告破,從數個缺口處殺入的盤古軍騎兵面臨的局面卻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觀。

四百多結陣的步兵,加上已經從兩側殺到的五十羌騎,對陣僅剩下兩百多盤古軍,後秦軍依然有著絕對的優勢。況且盤古軍這邊的大部分人還都不是正經的騎兵,不但無法和弓馬嫻熟的羌人騎兵相比,很多人甚至只能下馬步戰。

“護住大車!護住大車!”

李程一邊在人群裡往來衝殺一邊高聲怒吼,己方這種不顧傷亡的打法可不是為了送死!

他的心裡在焦急的盼望著唐笠率領的步兵主力能夠快一點趕來。此時己方處於絕對劣勢,自保都勉強,根本沒有太多餘力護住輜重車。

與此同時,唐笠率領的步卒大軍正在發足狂奔,根本顧不上什麼節省體力了。

唐笠心裡很明白,在這種平原上用騎兵突襲早有意料的五百敵軍,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去。而且己方還有一大半人手都只是“偽騎兵”!

為了儘快趕到戰場,唐笠還十分冒險的下達了散陣的命令,整個隊伍跑了一段後就變得亂哄哄的一片了。不過所有人都在竭力向前奔跑,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清楚,再過一天就要斷糧了。

至於逃跑,所有人都沒有想過。因為他們知道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根本就回不了盤古寨。

而回不去的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為胡人的俘虜!

死他們是不怕的,他們怕的是再次成為任由胡人欺辱虐殺的物件,甚至還會連累剛剛過上安穩日子的家人也再次變回任憑胡人欺凌虐殺的牲畜。

人就是這樣,心裡一旦被點燃了希望之火,就很難再被熄滅,再也做不回從前那個麻木的任人宰割的自己了!

除非這個希望其實從來都沒有真正燒起來過。

可惜,一路狂奔得幾乎筋疲力盡的盤古軍步卒終於就要到達戰場的時候,卻還是看到了已經燃起的大火。

所有人包括唐笠在內的腳步都不由自主的一頓,緊接著口中就發出了一陣野獸般的嚎叫,似要破胸而出的怒火讓所有人的力氣彷彿又重新回到了身上,奔跑的速度奇蹟般的再次快了幾分。

並不是唐笠的主力速度太慢,也不是李程的騎兵不夠英勇。

實在是,實在是放火太他媽簡單了!

早有準備的後秦軍在每輛輜重車上都裝有引火的火油罐,只要把它們打碎後再扔上一個火摺子就算是完事了。而且每一輛輜重車上的東西都是糧袋和草料混裝,乾草捆加上火油,一旦點燃火勢起的就特別快。

最初押糧的後秦軍是沒打算放火的,因為他們發現來襲的敵軍數量並不多,看模樣騎術也不怎麼樣,戰術更是無腦,絕對不是自己這五百人的對手。

後秦押糧隊也不可能一遇到敵襲就立刻自己點火,只有在確定守不住時才會那樣做。

後秦軍的那個五百主其實很快就察覺到不對勁兒了,因為敵人的行為很反常。他們的目的好像並不是和己方交戰,更像是要盡力把自己驅離輜重車。

“難道這夥敵人是來搶糧的?不過也不對啊!如今的情況哪裡能搶得到糧食?現在估計連逃跑都很難了吧?”

“不對!敵人哪有那麼傻?這是還有援軍!”

想到這,他下意識的踮起腳向遠處望了望,然後就看見了數千人奔跑揚起的塵土。

“敵軍援兵!敵軍援兵!衝上去!點火!點火!”

豐富的經驗讓他瞬間就判斷出正在殺來的敵人數量至少有兩千人,然後本能的就立刻高聲吼出了命令。

同樣察覺到援兵即將趕到的盤古軍騎兵雖然也是士氣大振,卻終究在劣勢中無法完全阻擋住敵人的動作,只能在李程的指揮下死死守住一小段車陣不讓敵人靠近。

後秦軍自然也明白他們的用意,只是急於撤退的他們並不願意上前拼命,只能一邊結陣向後撤一邊朝李程他們身後護著的輜重車上射出一支支火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