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玄以意念直抵葉天的心靈深處,冷冷地傳去一道資訊:\"你什麼檔次,和我一樣姓葉。
記住,從今往後,你若再敢在我面前提及你我同姓,那便是自取其辱。每一次,我都會讓你嚐到應有的教訓。\"
言罷,葉玄的身影已漸行漸遠,只留下葉天躺在地上,面色蒼白,眼中滿是不甘與畏懼。
葉天蜷縮在地,痛苦的呻吟聲不絕於耳,骨骼斷裂的脆響如同利刃般割裂著他的神經,加之葉玄的侮辱,那份憤恨如同野火燎原,竟連帶著對師妹也生出了怨恨的萌芽。
若非他輕率地帶回那顆神秘的蛋,自已又怎會遭受如此深重的屈辱?
這一念之間,他心中燃起了決絕的火焰:既然你等背信棄義,休怪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長久以來,你視我如豢養之犬,所有珍寶皆贈予師妹,而今,就連師妹也對我冷漠無情。
那麼,請恕我不再留情,我要奪回那些本應屬於我的一切,用實力證明自已的價值,讓世人見證,我葉天,絕非任人擺佈的棋子!
回想起不久前,趙執事對他天賦異稟的讚賞之情溢於言表,甚至慷慨允諾,一旦他脫離城主府的束縛,便將他引薦給嗜血殿中尊貴的護法大人,作為門下弟子。那時的葉天,心中不禁湧動著無限的憧憬。
要知道,即便是趙執事在嗜血殿內已是地位顯赫,而護法之職,更是高出一籌,其威嚴與權勢,足以讓眾人仰望。
試想,若他有幸成為護法大人的親傳弟子,那將是何等的榮耀與尊貴?正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面”,更何況是直接成為護法的弟子,他的地位自然將扶搖直上,屆時即便是義父在側,也定會對他三分敬重,七分禮讓。
此刻,他唯有隱忍,眼眸中交織著屈辱與決絕的光芒,咬緊牙關,艱難地吐露心聲:“師妹,適才愚兄言語過激,恐怕是之前與那妖獸的遭遇讓我心神不寧,才做出了那般魯莽之舉,望你能寬恕愚兄這一次的失態。”
察覺到師妹依舊未有所動,葉天心中焦急更甚,他強忍不適,再次懇求道:“師妹,我們還是速速前往尋覓紫陽花,以解救師父為要。
萬不可因我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耽誤了救治師父的寶貴時機。我們即刻動身吧。”
聽聞師兄仍心繫師尊,徐瑤的神色漸趨和煦,她以更加恭敬的姿態望向葉玄,輕聲說道:“蛋神大人,我見師兄此番並非有意為之,還望您能寬恕他這一次。”
對於他人的顏面,葉玄或許可以輕描淡寫地掠過,但徐瑤的請求,他自是不能等閒視之,必當給予足夠的重視。
見葉玄點頭應允,徐瑤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這份喜悅並非僅僅源於葉天得免責罰,更在於她的話語在葉玄心中產生了分量,被認真傾聽並採納。這份被重視的感覺,讓她倍感欣慰。
\"師兄,我已成功採得紫陽花,現在咱們即刻返回,定能解救父親於危難之中。\"
\"嗯,我們即刻動身。\" 葉天暗暗隱於眾人之後,在無人察覺的角落,他緊咬牙關,眼眸中不時閃爍著憤恨與怨毒的光芒。
然而,當葉玄似有所感地回頭望向這邊時,葉天迅速調整表情,換上了溫暖的笑容,以回應那不經意間投來的目光。
林海城,一座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的繁華之地,轄下精心治理著三個寧靜祥和的村莊。
城主以其對民眾的深切關懷、公正的法治精神以及對城市財產安全的堅定守護,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吸引著五湖四海的商賈紛至沓來,在此地交流商品,共謀繁榮。
然而,近期城內風雲突變,城主在衝擊更高武學境界——燃血境時遭遇挫折,不幸身受重創的訊息不脛而走。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如同陰霾籠罩林海城上空,原本和諧共處的氛圍悄然生變。城中的大家族子弟,彷彿一夜之間被某種力量所驅使,紛紛卸下往日的溫文爾雅,轉而以強勢之姿,對普通民眾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迫,層層加碼,令人窒息。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壓迫,民眾並非沒有嘗試過反抗。
他們曾攜手並肩,試圖以集體的力量對抗不公,但遺憾的是,“群眾中有壞人”。在貪婪與背叛的驅使下,有人選擇了妥協,將個人的利益凌駕於集體的利益之上,向權貴低頭,從而導致了這場平民聯盟的悲壯瓦解。
如今,民眾已深刻意識到,單憑一已之力或零散的抗爭,已無法撼動既定的局勢。
大勢所趨,再組織起昔日那般聲勢浩大的反抗運動,已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吞下這苦澀的果實,默默忍受著來自上方的剝削與不公,心中卻仍懷揣著對更好未來的微茫希望。
\"這便是由我父親精心治理的林海城,如何?頗為壯觀吧。\"
葉玄由衷地讚歎道,心中不禁感慨,這玄幻世界雖未涉足科技的征途,卻自有一套璀璨奪目的文明體系。
每一塊精心雕琢的石塊,都嚴絲合縫地鑲嵌於城牆之上,展現出匠人的非凡技藝。城池巍峨聳立,高達十米,其上屹立著兩架龐大的巨型弓弩,這是王朝智慧的結晶,專為守城而研發,其威力足以讓即便是燃血境初期的強者也望而生畏,一箭之下,足以令其重創。
而談及最為耗資巨大的工程,莫過於城池之上那每一寸都鐫刻著繁複陣法的符文。
這些符文彷彿蘊含著天地間的奧秘,一旦有外敵來犯,只需將元石注入其中,便能瞬間啟用防禦大陣,形成堅不可摧的屏障,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安寧與繁榮。\"
“大小姐!”守城計程車兵帶著滿心的敬重,極其虔誠且恭敬地向著徐瑤真誠無比地致以問候。
並且就連在城裡邊正滿心愁苦地思索著今日收入狀況的居民們,當看到徐瑤平安無事地歸來時,他們的臉上也都逐一浮現出了格外高興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