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八公十二侯都是開國的功勳,
不過太祖和高祖兩代人幾乎是把國運給打沒了......
說是窮兵黷武有些過了,
但是開國的時候本就沒有多少底子,
太祖皇帝是純純的馬上皇帝,
高祖皇帝少時跟隨太祖身邊,
這勇武的本事也差不了多少,
兩代皇帝幾乎是掏空了國庫和百姓的口糧,
這才將大乾朝的版圖給完全安定下來了。
現在的太上皇少年登基的時候,
只留下了一片爛攤子........
前三十多年還算是勤政愛民,
也透過各項法令和勳貴們一起努力把局勢穩住了。
但老年的時候就開始沉迷享樂了,
多次出遊天下,靡費甚巨!
現在更是沉迷修道煉丹。
但太上皇在文武朝臣和勳貴們眼中,
尤其是開國一脈和元平一脈,
到現在幾乎都是為太上皇馬首是瞻!
隆正帝登基十年,
遇到軍國大事,每每都要去龍首宮請奏。
對於一個心高氣傲的人,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
這是奇恥大辱!
但現在軍權不在自己的手上,
隆正帝也不敢過分的表露心計。
眼見第一次有人謝恩只謝自己,
而不是先謝太上皇,
隆正帝忽然覺得自己之前計劃用賈家王家做刀的事情,
是不是要先推後,
看看賈琮能不能給自己帶來新的驚喜!
“哈哈哈,快起來吧,你是有功之臣,朕很喜歡你!”
“牛愛卿,這次你在西北戍邊,不僅勞苦功高,更是打出了大乾的威風。”
“頗有當年鎮國公的風姿!這次朕要好好的賞你!”
牛繼宗抱拳行禮道:
“多謝陛下!臣在西北時,不過薄功,多虧太上皇和皇上隆恩,這才屢歷戰功。”
隆正帝冕旒後的眼神微眯,
對著身旁的太監吩咐道:
“宣讀旨意吧!”
“喏!”
太監夏守忠展開聖旨高聲宣讀道:
“鎮國公府牛繼宗,戍邊多年,勞苦功高,且領兵期間多次反擊韃子。”
“更是帶兵擊破三旗大量精銳,揚我國威!”
“特賜一等伯爵位兼雲騎尉,另,任藍天大營主帥,統管五萬兵馬!”
牛繼宗聞言雖有些不甘,
但也還是老老實實的跪下謝恩接旨了。
本以為能得到一個侯爵,
沒想到最終只是從二等伯升到一等伯,
雖然兼了雲騎尉,
但爵位卡到這,在想升可就麻煩了!
太監夏守忠繼續念著聖旨上的內容,
“鎮國公府世子牛慶率三千騎兵擾亂敵軍視線.......”
“修國公府世子侯廉率五百先鋒衝擊敵營......”
“定城候府世子謝莫率五百細作火燒敵軍糧草.....”
隨著一道道旨意下達,
年輕的一代皆是大喜謝恩,
龍椅上的隆正帝看著這些年輕人,
在看看前方的牛繼宗,眼神有些莫名。
到最後只剩下賈琮一人時,
夏守忠有些怪異的瞄了他一眼,迅速讀道:
“榮國府庶子賈琮,親率三千死囚營夜襲敵營,斬正白旗旗主。”
“獻計埋伏韃子援軍,更想出縫合傷口令傷兵戰損減少三成。”
“三年間大小戰況二十餘次,功勞累計,特賜賈琮一等子爵!”
“另,賈琮升任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
夏守忠話音一落,
朝堂上側立兩旁的文武都用餘光看了眼賈琮,
只見賈琮規規矩矩的跪地謝恩,
“末將.......臣,多謝陛下厚愛!”
“陛下隆恩,臣謹記在心,日後必然以死報效!”
兩側的朝臣看著年輕的賈琮,
心中都在盤算,
莫不是賈家要再出一個豪傑?
榮國府的風水就這麼好?!
先後出了兩代榮國公,
現在又出了一個一等子爵,
這才十五歲啊!
隆正帝現在越看賈琮越是滿意,
不過這顆棋子以後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
還要看接下來一系列的考驗。
“好了,眾位愛卿,你們旅途勞頓,快回府卸甲吧!”
“好好休息幾日,下月初再去各職接任!”
文武群臣都按照順序離開,
出了大明宮之後,
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
元平一脈的勳貴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離開,
開國一脈的勳貴則是圍著牛繼宗恭喜。
“老牛啊,這次你可是長了臉,不過戍邊三年就得了一等伯。”
“你懂個屁,這麼大的功勞,陛下應該給個一等候!”
“你才是腦子進水了,侯爵得要多大的功勞?!”
“這韃子至少兩三年內無力進犯,怎麼就不值一個侯爵了!”
“老牛,你現在執掌藍田大營,我那小兒子最近不學無術,扔進去幫我管管。”
“對對對,我家也有個不成器的,老牛一起幫我訓一訓。”
牛繼宗之前還有些不舒服,
但這會兒被眾人一恭維也是開懷大笑起來。
而賈琮此時正跟在賈政的時候,
剛說了兩句話,
就有幾個一起戍邊的少年圍了過來,
先給賈政行了禮,然後對著賈琮笑道:
“琮哥兒,我有個親弟弟,也是庶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