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子受和蘇妲己在朝露殿纏綿一夜,第二天子受也沒有去處理朝政,而是抱著蘇妲己繼續休息。
然而朝歌城卻炸開了鍋,子受三天後有大事宣佈,邀請百姓共聚廣場。
子受當初大肆改革,回收土地的時候,就已經在朝歌城建了一個碩大的廣場。
上面矗立著十三尊神像。
三皇五帝在其中,人族三祖和文祖倉頡也在其中,最後一個則是子受自己的。
子受功蓋千秋,足矣被世人所供奉。
但是那麼大的廣場就子受一尊神像,有些過於單調了,所以子受順便將人族先祖的神像也立了起來。
朝歌城大商日報現在正在大肆宣揚人族先祖之功績。
激起了人族的情懷,人族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的雙手。
同樣也在變相的教導著人族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到了第三天,朝歌城的廣場上早就匯聚了無數人,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也不為過。
最外圍有大軍駐守,主要是為了保護子受的安全,順便維護一下現場秩序。
只見廣場上有一艘星際戰艦駛來,腳踏延伸地面,子受身穿一襲玄鳥帝袍,頭戴十二冕旒,從上面走了下來。
“太初陛下,聖德永昌,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方百姓紛紛跪地,朝拜他們的君王。
【既然知道這裡是洪荒,萬歲為什麼要以字面意思去看待呢?不能一歲一混沌嗎?】
是這個君王給了他們土地,給了糧食,給了他們美好的生活。
百姓們其實很單純,不懂彎彎繞繞,只知道誰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擁護誰。
這麼多年的改革,已經讓大商夏有冰塊冬有棉衣,大商百姓富足。
“平身。”
子受走到了高臺,聲音如滾滾天音,迴盪在天際。
今天東方四聖的目光其實都在看著朝歌城的方向。
因為他們要在最適合的時候出來,只有那樣,聖人異象才能將他們襯托的高大上,才能達到裝逼效果。
“謝陛下!”
百姓異口同聲的高呼,然後嘩啦啦的站起身來。
“諸位臣民,你們也知道,我人族東南二地飽受妖獸肆虐,西境又獨立造反,外患不斷,朕也揮師出征,肅清寰宇。
後來,就在前兩天,朕接到了聖人的邀請,他們邀朕一敘,朕才知道,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並非聖人在幕後操縱。
諸聖也自知御下不嚴,如今妖族已經從東南雙境退兵,西境叛亂也即將平定,大商也即將完成統一。”
子受的這番話迴盪在天際,清楚的落在了每個百姓的耳邊。
“什麼?誤會?這有什麼誤會?”
“我就說,聖人怎麼會針對咱們普通人,畢竟咱們和聖人井水不犯河水。”
“對啊,我們人族和聖人沒過節,原來這些事情是個誤會。”
“這不能夠吧?畢竟我人族死傷百姓無數,這總不可能一句誤會就揭過去吧?”
“聖人既然主動找陛下講清楚情況,說明這其中肯定是有內幕的,咱們還是聽聽陛下怎麼說吧。”
……
這些百姓的議論都落入了子受的耳中,子受也感覺到了很憋屈。
但實力不如人,只能憋屈。
子受在心中將這次事件定義為太初之恥!
太初乃是子受的帝號,子受以此來警醒自己的這段恥辱。
後世唐太宗李世民,在渭水河畔還斬了自己的白馬,以白馬之血簽下了白馬之盟,換取雙方和平呢。
沒辦法,難道在那種情況下,唐太宗還得舉全國之力征伐?
那估計唐朝也得二世而亡了。
拳頭不如別人的大,就只能猥瑣發育,以圖東山再起。
子受現在剛不過那些天道聖人,罵一罵他們自然可以,但能把聖人給罵死嗎?
不能啊。
不還得真刀真槍的和聖人幹一場?
真刀真槍的幹,那也幹不過。
雖然通天教主誅仙劍陣很強,但是太上老子一個人就能破了,誰讓太上老子會一氣化三清呢?
除了太上老子,對方還有四個聖人。
尤其是元始天尊,攻有先天至寶盤古幡,防有天道無上異寶諸天慶雲,以石昊目前的修為,應該剛不過元始天尊。
然後,對方剩下三個聖人戰力,自己這邊已經沒有聖人戰力了。
就算人族先祖身懷大功德,聖人不能打殺他們,但是他們也攔不住聖人。
更何況,敵方還有鴻鈞道祖兜底。
子受已經打算近期去一趟地府,和平心聖人達成聯盟。
只要鴻鈞道祖敢出手,就集地道和人道之力衝擊天道。
這樣一來,未來幹翻天道聖人不是夢!
……
隨著百姓們的議論聲響起,天地間也升起了無盡異象。
天空紫氣東來三萬裡,漫天花雨飄落,地面上開出朵朵金蓮,花開九品之勢,為天道之極數。
瑞氣橫空,聲勢浩蕩,風起雲湧,天光大放,異香襲襲,五彩霞光輝映整個天地,花草盡皆折腰,似恭迎聖人一般。
一中年男子,端坐九龍沉香輦,頭頂諸天慶雲。
慶雲之內,鴻蒙世界隱現其中,日月星辰普照其間。
慶雲之中,五色毫光渲染諸天、八音仙樂響徹寰宇。
慶雲之外,無數金燈、金蓮、瓔珞、垂珠從慶雲之中漫天落下 ,如簷前滴水源源不斷、絡繹不絕。
這中年男子高吟,“混沌從來道德奇,全憑玄理立玄機,太極兩儀並四象,天開於子任為之。
地醜人寅吾掌教,黃庭兩卷度群迷,玉京金闕傳徒眾,火種金蓮是我為,六根清靜除煩惱,玄中妙法少人知。
二指降龍能伏虎,目運祥光天地移,頂上慶雲三萬丈,遍身霞繞彩雲飛,閒騎逍遙四不相,默坐覺檀九龍車。
飛來異獸為扶手,喜託三寶玉如意,白鶴青鸞前引道,後隨丹鳳舞仙衣,羽扇分開雲霧隱,左右仙童玉笛吹。
黃巾力士聽敕命,香菸滾滾眾仙隨,闡道法揚真教主,元始天尊離玉池,混元初判道為尊,煉就乾坤清濁分。
太極兩儀生四象,如今還在掌中存,鴻蒙初判有聲名,煉得先天聚五行,頂上三花朝北闕,胸中五氣透南溟。
群仙隊裡稱元始,玄妙門庭話未生,漫道香花隨輦轂,滄桑萬劫壽同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