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良因為喜歡三清山的景色,加上這裡的空氣宜人,呼吸著這裡的空氣,彷彿能讓自已近幾年來感覺有些精力不濟的身體感到了精力充沛起來!
馬漢良對著張沖遠感嘆道:“怪不得老天師您老當益壯,道法精純,功力深厚呢,在這種鍾靈毓秀的地方想不長壽也難啊!”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第一,三清山本來就是道家寶地,加上植株覆蓋茂密,空氣清新;
第二是因為這幾天回來了自已的故鄉,見到了自已的親人,更是尋到了母親的墳穴,更是給母親的墳修葺一新,讓他精神上輕鬆了很多,所以才覺得身體情況好轉!
第三則是這裡被張沖遠以道觀為陣眼,佈置了一個覆蓋三清山主峰的小型聚靈陣,彙集了三清山周圍的靈氣於道觀之內,雖然靈氣稀薄,但是住在這裡面依然起到了疏通經絡,刺激體內生吉之氣的作用,才讓馬漢良的身體感覺到了近十幾年來前所未有的舒適感!
張沖遠笑了笑說道:“我觀馬將軍您的面相,進十年來不會遇到什麼太大的難事,只不過十年以後,在你八十四歲的時候有一道坎,過得去則會延壽,過不去,就過不去了!
但是老道現在沒法幫你解除此厄,只能等十年以後,況我發現馬將軍命裡有貴人相助,相信應該可以度過此劫!”
馬漢良沒想到自已因為一時的心血來潮竟然能讓這位天師給自已看了面相,更是給了自已的提示,要知道像他這種級別的天師可不是三瓜倆棗就能請來的,在唐人街那裡,這種天師那都是別人想請都要預約的存在!
他也知道人的生死本就是天機,張沖遠此番對他說的這件事難免會對張沖遠有所影響,要知道給人逆天改命這可是要遭受天譴的!
馬漢良擔憂的說道:“老天師,您給我看了面相又洩露了天機不會對您產生什麼影響吧?”
張沖遠笑了笑,一捋長鬚道:“貧道逍遙世上百餘年,天機不天機的對我來說也是無所謂了,況貧道縱然不洩露天機也只有十年左右陽壽,多幾天少幾天又何妨?”
一句話說的灑脫悵然,灑脫的是心性,悵然的是自已陽壽慢慢消逝,如果不是末法時代,以他的天資達到煉神反虛,甚至是虛谷合道也未可知!
只可惜現在因為工業化發展,全球的生態系統被破壞,造成了天地間靈氣的稀薄,才讓張沖遠始終卡在煉氣化神的巔峰,況且以他的年齡也已經不可能踏出那一步了!
縱觀他天師一脈,近兩三百年來有記錄可尋的也只是煉氣化神巔峰,至於煉神反虛,那可能是一個門派的最終的底蘊,而不會為人所熟知吧!
但是僅憑煉氣化神巔峰的境界足以讓自已笑傲江湖了,想當年倭奴侵我華夏,妄圖亡我華夏文明,自已和師弟幾人也是投身報國,只不過三位師弟在中條山之戰以後再也沒有任何音訊,自已尋訪師弟們幾十年始終沒有他們的下落!
張沖遠作為一位百年的人物,他的一生也是頗具傳奇色彩,此時定定的看著眼前的三清山靜靜的出神,或是為自已感慨,亦或是想到了自已的師弟們!
良久之後醒過神來,對著馬漢良道:“馬將軍下山吧,別讓縣裡的同志們著急,畢竟他這是他們的任務!”
馬漢良看著自已住了幾天的三清山,再看看這個稍顯破敗的道觀,於是和張沖遠商量,想出資來翻修道觀!
張沖遠為什麼會為了幾百塊錢大熱天也要去崔健家?不就是為了掙錢好修繕道觀嗎?
幾個月前崔健雖說是修繕了一番,但是最終卻只是簡單修繕,也只是修修補補罷了。
畢竟道觀的修繕有它自已的規定,還有設計等,這不是鄉間的工程隊所能做到的。況且上下山的路也只是鋪了一半,這讓年邁的張沖遠上下山也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張沖遠一聽有這位大財主幫忙出資修繕,那是自已樂見其成的,於是二話不說就去屋裡收拾一些東西,然後準備下山!
張沖遠去屋裡以後,在自已睡得床下取出兩口大箱子,裡面有很多古書籍,也有一些名人字畫,道家典藏等,看的馬漢良眼紅不已!
要知道這些古籍都是珍本,花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待到張沖遠拿出兩條布幅的時候,眼睛更是看呆了。
只見一條布幅寫著“鐵口神算”,另一布幅上書“一卦千金!”
字跡蒼勁有力,佈局規整大氣,自然法度流暢,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手筆,然後再看小字寫著敬贈衝遠老弟,最後落款,蘭亭居士,一方篆書蘭亭居士鈴印赫然在列,另一字幅上書大千居士並落印!
馬漢良結巴著問道:“老天師,這可是白石先生還有大千居士的字?”
張沖遠嘬了嘬牙花子說道:“當年這倆老小子讓我給他們看相算卦,最後賴賬,沒辦法只給我寫了這兩條字幅,就把我的五百塊大洋的賬給賴掉了,這可能是老道我做的最虧本的買賣了!”
馬漢良恨不得說我給你五百塊大洋,把這字給我吧!
雖然現在國內字畫瓷器不值錢,但是在漂亮國我們的字畫可是天價啊,此時這兩位的字畫一平尺幾萬美元也是有的,更別說後期的溢價了!
還不待馬漢良驚訝完,就見張沖遠又拿出一口箱子,裡面就是一幅字畫還有兩件瓷器,但是就是這兩件東西才讓馬漢良真正的開眼了!
只見張沖遠拿出那副字畫輕輕拍了拍上面落的灰塵,然後輕輕展開,只見上面龍飛鳳舞的字又蒼勁有力,上面寫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赫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子瞻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看紙張竟然還是絹本,並且能讓張沖遠也如此珍藏的,那必然也一定是真跡無疑。
馬漢良激動的說都不會話了:“老天師,這莫非是號稱天下第二行書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原本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