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延之亂平息後不久,姜維便開始著手整頓軍隊,重新規劃戰略部署。
一日,姜維在營帳中與諸位將領商議。他神色嚴肅地說道:“如今雖平內亂,但曹魏虎視眈眈,吾等切不可鬆懈。當厲兵秣馬,尋機北伐。”
眾將齊聲應道:“願聽將軍號令!”
姜維接著說道:“吾欲遣精銳之士,深入曹魏腹地,探查敵軍虛實。”
這時,一名將領站出來說道:“將軍,此計雖妙,但風險極大,若被敵軍察覺,恐有去無回。”
姜維目光堅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信吾蜀漢將士之勇謀,定能完成此任。”
於是,一支由勇敢之士組成的小隊悄悄出發,向著曹魏的方向潛行。
與此同時,在成都,朝廷也在為支援前線而努力。我則積極參與到內政事務之中。
我在府中與其他官員夫人一同商議如何為軍隊籌備物資。“如今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吾等當盡力相助。”我說道。
其他夫人紛紛點頭,表示願意慷慨解囊。
我又前往市集,與商戶們協商物資供應之事。“諸位商家,前線戰事吃緊,將士們保家衛國,還望諸位能在價格上給予一定優惠,為蜀漢出一份力。”商戶們被我的真誠所打動,紛紛表示願意支援。
我還親自參與到物資的調配和運輸安排中,確保物資能夠及時、準確地送達前線。
不僅如此,我深知兵力對於蜀漢的重要性,於是決定為蜀漢招兵買馬。我四處奔走,張貼告示,宣揚蜀漢的正義與使命。“蜀漢乃漢室正統,為興復漢室,保家衛國,現招募有志之士入伍!”
在徵兵處,我親自向民眾宣講:“諸位鄉親,如今國家危難,正是需要各位挺身而出之時。加入蜀漢軍隊,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漢室的榮耀而戰!”
我身著素色的衣裳,目光堅定而熱忱,聲音在人群中清晰地響起。每一個字都帶著滿滿的期待與鼓舞。
人群中,一位年輕的農夫眼中閃爍著光芒,他擠到前面,大聲說道:“夫人,俺願意參軍,俺有力氣,能殺敵!”
我微笑著看著他,說道:“好樣的,小夥子,蜀漢需要你這樣的勇士!”
這時,一位中年漢子也喊道:“夫人,俺家世代務農,但俺也有一腔熱血,願為蜀漢拋頭顱灑熱血!”
我點頭回應:“壯士有心,蜀漢定不會負你!”
一位書生模樣的青年,怯生生地走了過來:“夫人,我雖手無縛雞之力,但我願為蜀漢出謀劃策。”
我讚許道:“有你這樣的才智之士,是蜀漢之幸。”
一位老者拉著自已的孫子,眼中滿是堅定:“夫人,我這孫兒從小習武,讓他跟著您,為國家效力!”
我感動地握住老者的手:“老人家,您的大義,令人敬佩。”
人群中又有人說道:“俺們都是普通百姓,但俺們知道蜀漢是正義之師,俺們願意跟著一起拼!”
這時,一位獨臂的青年擠到前面,聲音堅定地說:“夫人,我雖然失去了一隻手臂,但我還有另一隻手能拿劍,我的心依然能為蜀漢戰鬥!我父親曾是蜀漢計程車兵,在戰場上英勇犧牲,我要繼承他的遺志,為蜀漢而戰!”
我不禁眼眶溼潤,說道:“好兒郎,你父親在天之靈會為你驕傲的!”
還有一對兄弟一同前來,哥哥說道:“夫人,我們的父母被曹軍殺害,此仇不共戴天,我們兄弟倆願一起參軍,殺盡敵軍!”
弟弟跟著點頭,眼神中充滿仇恨與決心。
我仔細審查每一位報名者的情況,確保招募到計程車兵既有勇氣,又有忠誠。對於那些身體強壯但眼神飄忽不定的人,我會謹慎詢問其參軍的動機;對於那些言辭激昂但體格稍弱的人,我也會鼓勵他們在軍中發揮自已的特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功為蜀漢招募了一批新的兵力。
在民間,百姓們也積極響應,紛紛送來糧食和衣物。
“吾等雖力薄,但願為蜀漢盡一份心。”一位老者說道。
一位婦女抱著一捆新織的布匹走來:“這是俺給將士們做的,希望能有用。”
一個小孩也拉著父親的衣角:“爹爹,我們把家裡的雞蛋都拿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前線的蜀軍得到了充足的補給,士氣大振。
而那支深入曹魏腹地的小隊也成功帶回了重要情報。
姜維根據情報,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此次北伐,只許勝,不許敗!”姜維在出徵前激勵著將士們。
蜀漢的大軍再次踏上了征程,帶著堅定的信念和復興漢室的決心。
而曹魏一方,雖然加強了防禦,但面對士氣高昂的蜀軍,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戰爭的硝煙再次瀰漫,蜀漢的未來究竟如何,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