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五丈原

曹操派出的說客悄悄潛入了東吳軍營。

說客見到周瑜,巧舌如簧道:“周都督,曹操勢大,雖一時失利,但實力仍不可小覷。蜀漢與東吳聯合,看似堅固,實則脆弱。蜀漢乃以興復漢室為名,其心難測,若日後曹操退去,蜀漢恐對東吳不利。曹操有意與東吳修好,許以重利,都督何不為東吳未來著想?”

周瑜聽後,臉色一沉:“大膽狂徒,竟敢在此挑撥離間!我東吳與蜀漢聯盟,心意堅決,豈會因你幾句讒言而動搖!來人,將他拖出去!”

說客被拖走時仍大喊:“周都督,莫要執迷不悟啊!”

此事很快傳到了孫權耳中,孫權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慮。

與此同時,在蜀漢軍營中,也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有將領私下議論:“與東吳合作,真能確保我們的利益?若是東吳在關鍵時刻反戈,我們豈不陷入絕境?”

姜維聽聞,立刻嚴斥:“休要胡言亂語,亂我軍心!軍師與東吳聯盟乃是深思熟慮之舉,豈容爾等猜忌!”

然而,這些聲音還是在軍中暗暗傳播。

諸葛亮為了穩定軍心,日夜操勞,不斷思考應對之策。此前,在北伐曹魏的過程中,他就曾多次因過度勞累而病倒。

第一次,在攻打祁山時,為了研究破敵之法,他連續數日不眠不休,終因體力不支而暈倒在營帳中。

第二次,在陳倉之戰,面對曹軍的頑強抵抗,他心急如焚,日夜籌謀,又因飲食無常,導致身體虛弱,臥病在床數日。

第三次,在與司馬懿的對峙中,為了等待最佳戰機,他焦慮萬分,加之軍中瑣事繁多,再次病倒。

可如今,面對東吳內部的動搖和曹軍的壓力,他再次殫精竭慮。先是為了調配糧草物資,親自奔波於各地,又為了制定精密的作戰計劃,數日未眠。終至身體逐漸不堪重負,又一次病倒。

諸葛亮生病後,病情日益加重。在意識模糊之際,他的思緒開始飄遠,回憶起往昔種種。

他想起了初出茅廬時,與劉備縱論天下的壯志豪情;想起了在新野,以妙計擊退曹軍的初次勝利;想起了赤壁之戰時,與東吳群臣共商抗曹大計的緊張與堅定。

他還想起了白帝城,先主劉備臨終託孤時那充滿信任和期望的眼神,那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話語彷彿還在耳邊迴盪。

思緒繼續飄蕩,他彷彿看到了自已治理蜀地時,百姓們那逐漸安定和充滿希望的生活;看到了自已操練兵馬時,將士們那一張張堅毅而充滿信心的臉龐。

我看著他憔悴的面容,心中滿是擔憂:“丞相,您可要保重身體啊。”

諸葛亮微微搖頭:“戰事緊迫,吾怎能安心養病。”

姜維焦急地說道:“軍師,您若倒下,這戰局恐生變故。”

這時,幾位將領一同走進營帳,齊聲說道:“軍師,您的身體要緊,切不可如此拼命啊!”

諸葛亮強撐著坐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眾將:“諸位,吾受先主之託,必當為興復漢室全力以赴。如今局勢危急,吾怎能有絲毫懈怠?”

眾將感動不已,紛紛表示願效死力。

儘管眾人悉心照料,諸葛亮的病情卻依舊每況愈下。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單獨將我叫到床前。

他氣息微弱,拉著我的手說道:“吾去後,蜀漢之未來託付於汝。望汝能輔佐幼主,不忘興復漢室之大業。”

我淚流滿面,重重地點頭:“丞相放心,吾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微微頷首,眼中滿是信任與期待。

他的嘴唇乾裂,每說一句話都要耗費極大的力氣,但仍堅持向姜維等人交代著後續的戰略部署。“吾去後,爾等當以和為貴,與東吳守望相助,切不可因一時意氣而壞了大計……”聲音斷斷續續,卻字字句句飽含著對興復漢室的執著和對將士們的期望。

姜維緊緊握著諸葛亮的手,眼中含淚,哽咽著說道:“軍師,您一定會好起來的,蜀漢不能沒有您。”

諸葛亮艱難地搖了搖頭,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道:“吾命已至,只恨不能完成北伐大業。吾死後,爾等當謹慎行事,不可輕易冒進。”

五丈原的秋風吹得軍旗獵獵作響,營帳內的燭光在風中搖曳不定。諸葛亮躺在病榻之上,面色蒼白如紙,那雙曾經充滿智慧和堅毅的眼睛,如今已被疲憊和病痛所籠罩。

姜維守在一旁,眼中滿是焦慮和悲傷。“軍師,您一定要挺住!”姜維緊緊握著諸葛亮的手,聲音微微顫抖。

諸葛亮艱難地搖了搖頭,氣息微弱地說道:“伯約,吾命不久矣。北伐大業未竟,吾心有憾……”

營帳外,士兵們默默地佇立著,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憂慮和不安。諸葛亮的病情早已在軍中傳開,每個人的心頭都籠罩著一層陰霾。

“丞相……”一聲聲低泣在營地中響起,士兵們望著那頂營帳,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捨。

諸葛亮強撐著精神,對姜維交代著最後的遺言:“吾死後,軍中不可慌亂。緩緩退兵,切不可被魏軍察覺。伯約,你要繼承吾志,不可有半分懈怠。”

姜維含淚點頭,“軍師放心,姜維定不負所托!”

就在那個秋風瑟瑟的夜晚,諸葛亮緩緩合上了雙眼,一代名臣就此隕落。整個五丈原陷入了一片悲痛的海洋,哭聲震天。

姜維按照諸葛亮的遺命,秘不發喪,開始安排退兵事宜。然而,這訊息還是不慎走漏,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立刻率軍追擊。

蜀軍將士們懷著滿腔的悲憤,奮力抵抗。姜維身先士卒,率領著蜀軍且戰且退。

“為丞相報仇!”士兵們的怒吼聲響徹雲霄,他們用生命阻擋著魏軍的進攻。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蜀軍損失慘重,但最終還是成功擺脫了魏軍的追擊,撤回了漢中。

成都城內,劉禪得知諸葛亮病逝的訊息,悲痛欲絕。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擔憂蜀軍的未來,有人則暗自盤算著自已的利益。

姜維帶著殘軍回到成都,他跪在劉禪面前,泣不成聲:“陛下,丞相他……”

劉禪望著姜維,眼中滿是淚水,“丞相一生為國,朕……朕定當不負他之所望。”

此後,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多次北伐,但蜀漢的國力已大不如前,北伐之路充滿了艱難險阻。

五丈原的風依舊吹著,彷彿在訴說著諸葛亮那未完成的夢想,而蜀漢的將士們,在這風中堅守著那份執著和信念。

而曹操這邊,正積極調兵遣將,準備迎接蜀漢與東吳的聯合進攻。

曹操站在高處,望著遠方:“哼,且看他們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此時,在五丈原,失去了諸葛亮的蜀漢軍隊沉浸在悲痛之中,但他們仍銘記著諸葛亮的遺志,準備繼續為興復漢室而戰。

戰場上的氣氛愈發緊張,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