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章 深入農村產業參觀

途中遇上樑旺才老婆,閒聊了幾句,梁旺才老婆裝了一籃蘋果送給李婧,李婧堅決不收,只拿了一顆蘋果,便飛快地跑開了。

“你跑慢點兒,山路不平,當心摔了!”

肖禹的提醒,響起在身後不遠處,李婧舉起蘋果揮了揮手,語氣輕快,“肖書記,我該回延市了,我們後會有期!”

“李婧!”

肖禹加快步伐趕了上來,蹙眉道:“梁大生還欠你一個道歉!”

“不重要了.”

李婧笑了笑,“只要大生叔能夠認清真正的騙子,就是很好的結局了.”

肖禹眼神殷切,“這樣吧,你多留一會兒,等我忙完,我送你回延市.”

“我開車來的,你把我送到延市後你怎麼回來?”

“客車.”

“那多麻煩啊,你一來一回,要浪費好幾個小時呢!”

李婧的拒絕,令肖禹十分不快,他原地踱步,獨自生悶氣,李婧看他的樣子,不禁納悶兒,她說錯了嗎?沒有吧,她說得都是實話啊!

肖禹忽然轉過身,道:“對我來說,不是浪費時間!”

李婧眼珠轉了轉,待明白過來,便抿著嘴笑個不停。

肖禹無奈,“你笑什麼呀?到底答不答應?”

李婧看了下手機,問道:“大概幾點出發?”

“有幾個棚的平菇出了問題,我得再去看看,跟技術員交待一下,然後就可以出發了.”

“好.”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順便參觀一下村裡的菌菇大棚.”

“可以呀,我正好沒見過蘑菇是怎麼生長的呢.”

兩人達成一致,肖禹帶路,從源上下去,沿著過境公路直行,走了約摸二十分鐘,公路右側出現了豎排並列的十座單棟鋼架大棚。

“看起來好壯觀呀!”

李婧初次深入農村產業參觀,不由驚歎道:“這麼多的大棚,全是平菇嗎?”

“對.”

肖禹介紹道,“根據不同的季節,會種植不同的菌菇。

夏季高溫期是各種菇類的產菇淡季,需要種植風險小的品種,比如草菇、高溫平菇、雞腿菇等;秋、冬季可以種植平菇、木耳、香菇、金針菇等.”

說著,他帶李婧從路口下去,朝著三號棚走去。

“菌菇產業是梁灣村脫貧攻堅重點專案之一。

小樑子溝一期只建了十座菌菇大棚,所以品種單一,二期的大棚下月開工建設,有五十座,一旦投產,就能擴大種植規模和品種.”

“這麼多?”

“對,全是鋼架大棚,這種大棚使用壽命比較長,能夠達到25年。

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把梁灣村菌菇產業發展成‘一村一品’的支柱產業.”

“嗯.”

“還有啊,你昨天看到的那塊工地,要建成瓜果蔬菜大棚,打造櫻桃採摘園、草莓採摘園等等,我們還想探索透過網路認養一棵樹的新理念,以多種銷售模式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

“聽起來就很有前景啊!”

李婧聽著肖禹的介紹,情不自禁地憧憬起了梁灣村的未來,不過她又轉念一想,“不是說要致富,先修路嗎?村裡的路坑坑窪窪的,這些農產品怎麼運出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