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一楞,隨即點頭,“喜歡啊.”
肖禹笑道:“那我請你吃,不限量,不限時間,但是每次只能吃一盒,不能貪心,要保護好腸胃.”
“你……”李婧眯了眯眸,“你說真的呀?你確定不是在跟我開玩笑?”
肖禹頷首,“當然!只不過村裡沒有賣的,等我回了延市,第一時間買來送給你.”
“好,一言為定!”
李婧打了個響指,“說吧,請我吃東西的條件是什麼?”
“果然是冰雪聰明的李婧同學!”
肖禹唇角的笑意擴大,直言道:“你剛剛的建議非常好,我想請你做第一期的健康講座。
你時間緊張的話,半個小時、一小時都可以,力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聞言,李婧哭笑不得,“我這算不算自己挖坑自己跳?”
“如果你覺得不合適……”
“哎,你想悔約啊?我跟你說,我要吃垮你,讓你往後一輩子都後悔你今天做的決定!”
“呵呵.”
肖禹只是笑,眼裡泛著柔光,眼神堅定且執著。
李婧計算了一下時間,與肖禹商量,“下午三點怎麼樣?講一個半小時,不耽誤村民做晚飯.”
“可以,我通知村幹部去安排.”
就在肖禹打電話佈置工作的當口,幾個年幼的孩子,拍著皮球,嬉嬉鬧鬧的從他們身邊經過。
李婧翻了翻包包,發現備用的巧克力已經吃光了,只好作罷。
她隨口問道:“肖禹,這些孩子將來在哪兒上學呀?我好像沒看見村裡有學校.”
肖禹道:“學校在鎮上.”
“學生多嗎?”
“很少.”
“全鎮不是有十八個行政村嗎?人口不多?”
“城鎮化建設加快了鄉鎮農民進城的步伐,但凡有點能耐的,都不願意把孩子留在鄉鎮學校讀書。
因為鄉鎮小學師資力量薄弱,即便學校在硬體上竭盡全力向城區學校看齊,對教師不斷進行提升培訓,引進現代化教學設施裝置,可留下來的教師,都是臨近退休和剛剛畢業的特崗教師,老的拉不開弓,小的射不了箭,缺乏骨幹力量.”
“換言之,是不是說明農民富裕了?”
“近年來蘋果產業有力地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狀況,大部分農民有房有車,在城裡和村裡兩頭跑。
農忙的時候回去幹活,農忙過去了就在城裡住。
有些離城近一點的,白天在村裡幹活,幹完了就開車進城了.”
“所以說,鄉鎮小學缺乏生源,也是一個客觀原因.”
“選擇鄉鎮小學的基本上都是孤兒、單親家庭孩子、學困兒童、精準扶貧戶子女和留守兒童.”
李婧的心,沉了下去,“這些孩子心理健康堪憂啊!”
肖禹睇了睇那幾個玩耍的幼童,面色亦是凝重,“梁灣村是貧困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留守村裡的人要多一些,相對存在的問題也更多。
你說的心理健康,我估計不少人都有問題,只是大家都習慣了,不認為那是一種心理疾病,也沒有人重視,更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或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