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旺才苦著臉問:“那我能吃什麼呀?”
李婧道:“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類的食品,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如雞蛋、木耳、香菇、魚肉等。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情緒的穩定對傷口癒合也有幫助.”
“哦.”
梁旺才很是發愁,“李醫生,你能不能在村裡多留幾天啊?我可以付醫藥費、治療費.”
“付費也不行,我明天必須回去上班,不能請假太久。
你要是頭疼得厲害,就吃止疼片,換藥的話,要是這裡藥品不足,你就去鎮上的衛生所或者宜縣醫院。
你放心,我處理的很好,你牢記醫囑,不該吃的別吃,不要沾水,按時換藥,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好吧.”
梁旺才起身,從兜裡拿錢,李婧直接擺了擺手,“用不著,趕緊回家休息吧.”
“這……這怎麼好意思呢?”
“沒事兒,等我再來的時候,請我吃飯好嘍.”
“沒問題,只要李醫生來,吃多少頓飯,我都高興!”
見狀,肖禹開口催促,“行了,快回去吧.”
梁旺才只好結束聊天,道別離開。
李婧時間寶貴,容不得浪費,肖禹遂道:“宋大夫,我帶李醫生過來了解咱們村衛生室的情況,麻煩你給介紹一下.”
“哦,行.”
宋大夫應允。
李婧聽了宋大夫的介紹,然後參觀了衛生室方方面面,緊皺的眉頭極難舒展,衛生室嚴重缺乏醫藥物品和醫療裝置,醫生的專業水平也遠遠不夠,如何滿足村民基本的醫療需求呢?
……
離開衛生室,前往傑傑家的路上,李婧一直愁眉不展。
“你是不是在想村民看病難的問題?”
肖禹問道。
李婧點了點頭。
肖禹道:“宋大夫是二十多年前衛校護理專業畢業的,看病不在行,只能賣點藥,簡單的給病人判斷一下病情,有時候連個頭疼腦熱都看不明白。
鎮上衛生所的情況呢,比村裡能好一點點,但真正有什麼較大的病,還得去縣醫院,甚至是市醫院。
基層醫療水平太薄弱了,年輕人大部分都帶著學齡孩子去了城裡,村裡剩下的人,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幼童,而這兩部分的人,又是最容易生病的群體,一旦有什麼緊急病症,搶救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
“肖書記……”
“你叫我名字不行嗎?”
肖禹的抗議,換來李婧戲謔地笑,“不行,要公事公辦.”
肖禹無奈,“現在只有我們兩個人,是私下裡,不是公眾場合!”
“好吧,不氣你了.”
李婧言歸正轉,認真道,“其實老年病很多都是慢性病,預防很重要,幼童的常見病分為三類,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面板疾病,而這些病,如果家長懂得如何預防和護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發病.”
“所以,你的建議是……”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邀請專業醫生不定期的來村裡開展健康講座.”
李婧說完,便發覺肖禹望著她的眼睛裡亮起了光,不待她思考,他便問她,“李婧,你現在還喜歡吃冰激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