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 章晶片開始第一天

“厲害,效率夠快的。”

林鑫簽好字,將登記表還給他。

駱凝芸看了眼,道:“那是。嗯,好了,你可以上去了。”

“辛苦了。”林鑫點了點頭。

等他到實驗室的時候,孫謙已經在門口等候,整個人一本正經地站在那裡。

見到林鑫,非常熱情地打招呼。

“林院士,您來了。”

“孫教授,讓您久等了,以後不用這麼早的。”林鑫看著他笑道。

孫謙卻搖搖頭:“那不行,自從前幾天與您聊過後,我沒日沒夜都在想堆芯,現在市面上的光刻機,基本都繞不開那幾家,如果堆芯能夠成功,那我們就能完美避開他們,並且超越!”

“這是一件利國的大事,而且你的堆芯方案,絕對是世界上最成熟,最先進的,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望著孫謙這急切的樣子,林鑫笑了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待會兒我先把一些基礎入門資料和任務分配發給您,您先看看,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問我。然後那些博士研究生,麻煩您幫我帶帶。”

“沒問題。”孫謙一口答應下來,作為整個專案組除林鑫之外,唯一的教授,他有這個水平和資格。

而且他來到這個專案組,主要就是學習來的,幫忙打下手也是應該的。

畢竟林鑫作為這個專案的靈魂和核心,哪裡有那麼多時間來帶這些學生。

開啟實驗室防盜門,林鑫進入自己的負責人專屬辦公室,用自己的膝上型電腦,給孫謙發了資料,打發他去學習後。

便透過辦公室裡的實驗室管理電腦,將人工智慧植入進去,並且連線了整個實驗室的監控和電腦。

透過人工智慧來進行每時每刻不間斷監視。

防人之心不可無,堆芯技術當前實在是太重要了。

事關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國運。

如果被人洩露出去,或者實驗室裡那個人被間諜策反了,偷竊出賣技術,那林鑫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必要的防備和監視,是一定要的。

而且完整的一套技術,也要跟之前一樣,一步一步來,先搞個1.0版本,來個1奈米晶片,最後慢慢推出。

等人家覺得快追上你的時候,突然來個更先進的技術,讓人探不到底,就跟上一世的漂亮國一樣。

你看似你跟它的差距不大,其實差了好幾十年,甚至更多!

在林鑫完成對實驗室所有電腦智慧監控後,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林鑫停下工作,道:

“進來。”

孫謙推開門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表格:“林院士,專案組所有人都到了,這是簽到表和他們簽署的保密協議。”

“大家都在等您出去講話。”

林鑫接過表格,掃了眼放到一邊:“辛苦了,孫教授,講話就不必了,你跟大家說,今天先準備工作,然後把我剛剛發到他們每個人郵箱裡的,加密檔案都認真看一遍。”

“今天下午5點就可以走了,我請大家吃飯。”

“好的,林院士。”孫謙點點頭道:“那沒什麼事,我就先出去了。”

“去吧。”

林鑫笑了笑,等孫謙離開後,視線重新回到電腦上。

認真工作時,時間總過得非常快。

當林鑫停下手,伸了個懶腰,看向外面,已經是豔陽高照。

“啊~這麼快就11點半了,難怪覺得肚子有點餓。”

“嗯,先去食堂吃個飯。”

林鑫將電腦鎖屏,起身出了辦公室。

卻發現大家都還在,沒有一個人出去吃飯。

林鑫有些疑惑的看向所有人:“都這麼認真嗎?還不去吃飯?”

聽到林鑫的話,大家才如同一根繃緊的弦,即刻放鬆下來。

原本安靜的實驗室,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走走,吃飯去!”

“今天是吃食堂,還是去外面吃啊?”

“食堂吧,新來的師傅手藝還不錯,大盤雞一絕!”

林鑫聽到其中一人說大盤雞,腳步立馬加快了幾分,小跑起來。

他特意提前30分鐘吃飯,就是為了吃食堂的大盤雞,他可不想排隊,到時跟一群人搶,最後輪到他,就賣光了。

大家看著林鑫奔跑而出的背影,原本還想打招呼,套套近乎,沒想到年輕的林院士有些特別。

而林鑫如此特立獨行的樣子,也讓這些博士研究生對他產生了濃濃好奇。

在專案大群裡之外,小群隨即產生。

“人都齊了沒,還有人沒有進來嗎?”

“都齊了,實驗室就林院士和孫教授沒進來。”

“(OK)!各位覺得咱們林院士咋樣?”

“年齡小,長得帥,還有點特別,不像之前想象中那麼高冷。”一個女研究生的看法。

“可是有點太年輕了。如果不是上午他發給我的郵件裡,那些資料,我都懷疑他的水平可能不如我。(大汗)”

“確實……”

……

燕大食堂。

此時人還特別少,每個視窗前面只有一二個人在那看吃什麼。

林鑫徑直朝著大盤雞的視窗走去,對打菜的阿姨道:“阿姨,給我打份大盤雞。”

阿姨拿起盤子,舀起一大勺大盤雞,然後手下意識抖了兩下,份量自動減少50%。

看的林鑫眼皮一抖道:“阿姨再來一勺。”

“那就算兩份嘍。”打菜阿姨提醒道。

“可以。”林鑫點點頭,反正他這飯卡里沒錢了,學校會自動給他充。

打了兩份大盤雞,又到旁邊視窗打了份醋溜白菜,酸辣土豆絲,拿了瓶果汁。

便找了張空桌,坐下一邊吃飯,拿出手機刷影片。

又一天過去,網上的輿論發酵絲毫不減。

但風向有所變了。

之前燕大被廣大網友放在對立面,在學校給出實際行動後,解決了陳教授妻子兒女的學校和經濟困難,還給他年邁的父母每月發放2000生活補貼,一直去世。

網友們開始紛紛點贊,但其中還是有一小部分人堅持己見。

不過大風向已經沒有事了,反倒是明星網紅,與勞動付出不成正比的超高收入問題,登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