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章 條件

孫京生的一番話確實把陳川給驚到了,他根本不懂這些。

之前來學習,也是天天鑽在雞舍裡。

陳川本準備先跟孫京生討論一下,探探他口風,看他願不願意幫自己去建立一套標準的養殖方案。

現在看來,事情似乎比自己想的要麻煩:“師傅,我是這麼想的,我覺得以後經商肯定會放開的.”

“我想準備一套成熟、靠譜的養殖方案.”

“我不知道您認為的標準方案是什麼樣的,我預想中是養殖戶只要按照我的標準操作,就能在預定時間內成活.”

“這一套養殖方案包括雞舍建設、消毒標準、防疫標準、餵養標準等等.”

“過年錢我琢磨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弄不起來,所以想請您幫忙.”

“等這一套標準建立起來,我們自己先實踐,確定可行以後,我想辦法打通銷售渠道,帶領周圍農民一起搞養殖.”

孫京生驚訝的看著陳川:“你能這麼想自然是好的,我國的肉食非常短缺,人均食肉量遠遠低於國際標準.”

“我們這些研究養殖的人,無非就是想提高國內的肉類產量.”

“可你說的這種標準,不好建立,養殖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可能忽然一場大雨,就能帶來滅頂之災.”

陳川自然明白這些道理,種植靠天吃飯,養殖又何嘗不是看老天的臉色?可能前一天你雞舍還有五千只,只要賣了就能賺不少錢,忽然來一陣禽流感,一天之內可能大半就要成為病雞,用不了幾天,就是大量死亡,最後大虧。

陳川說道:“師傅,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

“所以我建立的標準想盡量把這些東西給防住.”

“我知道不可能100%防住,別人發生這種機率是1%,我們就儘量降低到%,甚至更低,越低越好.”

孫京生搖頭:“不容易的,這裡面其實就是一個成本問題.”

“你投入成本高,就能降低風險,你投入成本低,這些風險就高.”

“我不懂你們做生意,但最基本的一點,你們搞養殖也好,做生意也好,肯定會想多賺一點,自然就會盡量壓低成本.”

“我估計,你那一套標準就算做出來,也沒有人能按照你的標準去執行,他們沒那麼多錢.”

這話倒是點醒了陳川。

現在普通人確實拿不出這麼多錢,更別說執行他制定的各種標準了。

如果少量養個幾十百來只,有錢一點的家庭倒是有這個能力,但這麼點沒有必要執行各種亂七八糟的標準。

看來之前自己的計劃還是要改變一下才行了。

不過養殖標準,陳川還是準備先試一試,因為這東西一天兩天弄不出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上了。

就算不能找農民合夥,自己也得有一套執行標準,方便以後擴張的時候招人。

招來的人不可能有那麼多養殖經驗,必須得有教程才行。

如果慢慢培養一批老師傅出來,養殖場就太過依賴這些老師傅,他們只要一走,可能就會出問題。

所以,還是得有執行標準,不管是不是老人,按照我這標準執行就行。

就是不知道孫京生願不願意去自己那,幫自己建立一套這樣的標準。

“師傅,我還是想建立一套養殖本地雞的標準.”

陳川試探著問:“您退休以後,願不願意去幫我把這標準給做出來?”

“待遇方面,您隨便提.”

孫京生微微一笑:“待遇先不說,我只有一個要求,嘗試發展我們自己的品種.”

“我知道這個投入很大,我要求也不高,你幫我搜集國內品種的土雞,每個月給我提供一定量的飼料以及一個雞舍和一個辦公的地方就行.”

“我一個月工作二十六天,每天給你的養殖場工作四個小時,剩餘時間我去研究新品種.”

“如果我們能研發出跟白羽雞差不多的品種,歸屬權可以給你.”

“當然,這個醜話我說前頭,要研發白羽雞這樣的品種,我們大機率沒可能.”

陳川還真有些猶豫了,一個月給兩百三百的工資陳川都能接受,這個研發新品種,到底要投入多少,完全就是個未知數。

加上陳川還是尊重孫京生的,不想騙他。

“師傅,你這條件咱們具體一點怎麼樣?”

陳川提議道。

孫京生是個老油條,並沒有直接提條件,而是說道:“那你說吧!”

“我的條件就這些,你具體化以後,我覺得可以,過幾個月退休了,我就去你那.”

“不瞞你說,去年年底開始,就有很多人來找過我.”

“其中還有跟你一批的學員,他們也都是搞養殖的.”

“說實話,他們讓我過去,就是當個技術員,那些人沒你有想法,我提的條件他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但是,我心裡很清楚,他們看這事沒你看得透,有的人甚至想著,先把我哄過去再說.”

不得不說,孫京生確實看得很透。

“師傅,我把各種標準寫下來,你參考一下,有問題我們再商量.”

陳川拿起桌上的紙筆,心裡開始琢磨。

如果研發新品種,那肯定不止養一兩種,可能是十種、二十種甚至更多,後來搞研發,估計人家要養上百個品種,每種可能都是上百隻,這麼多不能產生利潤原生雞被養著,養殖成本就很高。

現在一種不用養太多,但二十隻左右肯定要的。

就算十個品種,每個品種二十隻,那也有兩百隻。

一隻每天吃150克糧食,實際可能會稍少,但要預算多一點,十隻三斤,百隻三十斤,兩百隻就是六十斤,一個月就要一千八百斤糧食。

這裡的投入每個月就將近兩百塊錢。

這些基本投入沒有回報的,純虧損。

現在的兩百,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年的收入。

另外還要想辦法幫忙收集其他純血品種,有很多品種地區性很強,現在人口流動也少,特意去找的話來往路費可能就要幾十塊錢,還有其他的消費,遠一些的省份,找一個品種回來可能成本要上百元。

陳川心裡其實並不認可現在就投入研發新品種,畢竟自己手裡才多少錢?稍微有點大開銷可能就週轉不過來,現在研發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如果等他發展穩定了,有固定的銷售渠道,有成熟的養殖技術,有成熟的團隊,有穩定的資金,再試著投一下沒問題。

現在他什麼都沒有,所有家產加起來,可能有大幾千上萬,實際根本經不起大折騰。

心裡一番計算後,陳川在紙上寫下了自己能開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