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領導也沒有理會陳川的馬屁:“你是先富起來的人,現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又是搞養殖的.”
“如今整個市的國營養殖場根本滿足不了老百姓日常所需.”
“國內北方比南方經濟要好,生活條件他們也要好些,我們南方老百姓日子難過.”
“你一年能給提供國營銷售體系提供多少羽?”
現在北方經濟整體確實要比南方好很多,工業大多都在北方,因為戰略問題,沿海是第一防線,經濟很是拉胯,跟後來的富饒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陳川心裡卻有點惱火,這張領導就是來逮著自己薅羊毛了啊!普通人吃不起肉又不是單純的供應問題,也有經濟原因,都沒錢,哪來的錢買肉吃?個體銷售的肉類至少要比國營銷售的貴20%到30%,給國營體系供貨,根本賺不到錢,甚至還比不上給國營廠食堂供貨。
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銷路。
問題是貨款啊,人家說什麼時候給就什麼時候給,你拿他還沒辦法,最後可能又是要喝酒吃飯才能拿到。
陳川知道,今天自己要是不出點血,估計落不了好下場:“領導,我這規模跟其他個體戶比起來可能不算小,但跟國營養殖場,甚至是整個市的肉類需求比起來,那就有點不夠塞牙縫了.”
“不過您說的情況,我聽得心裡也難受.”
“但是,我們這養殖成本比國營廠高,國營銷售體系的價格又低,可能都沒什麼利潤了.”
“我們個體戶也要生存,總得有點利潤才幹得下去.”
“我現在存欄有三千羽,我可以供應一千羽,每年都能保持這個數.”
陳川說話很有技巧,先說點自己難處,然後表達一下自己的立場,再表達一下難處,最後給出數量。
有好有壞,夾著來,不至於直接把好話說完,最後全是訴苦,聽得人家心裡煩。
一千隻陳川還是能接受的。
以後自己規模上來了,一千隻也不算什麼。
陳川也想過提條件,人家都跟你聊民生了,就是要讓你發揚為國為民的精神,你還傻乎乎去提條件,那也太沒覺悟了。
當然,如果人家主動給好處,陳川自然也會適當多加點數量。
總而言之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而且得兔子自己出來。
張領導看了看陳川:“你生意做得多、做得也大,其他方面我說不上話,但你養殖方面以後有什麼困難,能幫你解決的,都可以幫你解決.”
“你說明年就能達到一萬五千羽以上的存欄量,一千羽,十分之一都不到啊.”
陳川一臉為難:“領導,那……那一千五.”
張領導頓時笑了:“我說十分之一不到,你就真給了十分之一?”
陳川苦著臉說道:“領導,我們也要生存,養殖利潤很低的,風險也大,萬一哪天有個雞瘟,一死就是一大片.”
“如果我們情況好,我非常願意提供更多.”
對,前提是情況好!張領導沉吟片刻說道:“你們跟國營養殖場最大的成本差距就是飼料,人工成本其實不是大頭,真算人工,其實你們的成本反而更低.”
“我可以讓飼料廠把價格壓一壓,一百斤八塊錢.”
一百斤八塊,比以前少了一塊出頭。
這倒是一個大甜頭。
陳川臉上適當露出笑容,畢竟得了好處,你還苦著臉就不對了:“領導,那我們供貨價怎麼算?”
張領導說道:“我也不壓你價,你去過國營養殖場,你應該知道他們的出貨價.”
“可話說回來,你是個體戶,不能用國營養殖場的標準要求你們.”
“三天內,你自己報個價,我允許你留10%的利潤.”
“到時候你去跟廖站長說,知道你跟他熟,他會告訴我.”
“不過我說好了,你只有一次報價機會.”
陳川說道:“領導,現在國營體系市場銷售價,母雞每斤一塊二,公雞一塊.”
“我提供活雞,一是保證不會有病死的雞,算是質量有保證.”
“價格分別是九毛五和七毛五.”
張領導說道:“尾數就算了,母雞九毛,公雞七毛.”
“說說你一年能提供多少羽吧!”
這壓根不給討價還價的餘地啊。
還好這個價格也有利潤,給國營廠去了回扣分別是一塊和八毛,但毛和血留下來了,這些也可以賣錢。
現在雖然是活的,重量會重些,實際跟自己留下毛、血也差不太多,價格還低了,利潤自然也低了。
好在飼料那邊回本不少,自己會倒賣飼料,實際算起來,可能跟國營廠那邊利潤差不太多,少也少不了多少,還能落個被照顧的好處。
有了這價格,陳川的心也算落了地:“領導,還有一個小事,您能不能答應我?”
張領導說道:“你說說看.”
陳川說道:“我在國營廠跟了一師傅,他老人家大學畢業,也算是有學識有技術,他馬上要退休了,我請他老人家過來給我管管技術,方便以後發展.”
“但老爺子是個寶,很多人想請,他給我提了個條件,就是發展自己的品種,類似國外的白羽雞.”
“不同品種的土雞生長週期要120天到150天,但白羽雞隻要45天.”
“這要是能弄出來,那肯定是好事.”
張領導點頭:“這方面你有什麼需求可以儘管提,只要你們認真做了,我們也會全力支援.”
陳川其實壓根沒想提這方面的要求,他只是先甩出個由頭,證明自己是努力向上,搞出來的事是利國利民的,沒想到還得了這麼個好處。
陳川立刻說道:“就是研究這東西嘛,比較複雜,需要一些研究裝置,比如研究基因之類的,這方面我也不太懂,但大概是這意思.”
張領導微微皺眉:“這可能有點難辦,這種裝置基本都要進口,進口就得用美元,你知道我們國家1981年有多少外匯嗎?”
陳川還真不知道:“不太清楚.”
張領導說道:“只有27億美元,其他幣種更少,國家發展到處都要錢,所以要給你們去國外弄這樣的高階裝置,完全不可能.”
“不過我可以在市內給你們找找看,要是有合適的,我給想想辦法.”
陳川一聽這情況,也沒抱太大希望,又繼續提自己要求:“還有就是,我們想自己研發飼料.”
“這禽類跟人一樣,生長需要營養,成分還不一樣.”
“飼料營養成分越符合,禽類生長自然也就越快.”
“所以我想,要是您能給點方便的話,在裝置和一些關係上幫幫我們,二是我們如果研究出來,在生產材料上,也給我們一些便利.”
這才是陳川真正想要的,至於那什麼基因研究、新品種,對現在的陳川來說,都太遙遠了。
但飼料不遠啊,弄出來利好自己,拿出去賣也能賺錢。
做飼料要用豆粕、玉米等,自己去弄多難呀?要是張領導能答應,那就簡單多了。
張領導也是個老油條,思索片刻說道:“今年提供一千羽,明年提供至少兩萬羽.”
“後年開始,穩定三萬羽以上.”
“你要能做到,我就答應你的要求.”
“我可以保證一點,你貨款不會出問題.”
這數量可以真不算少,幾乎是陳川能達到的極限了。
畢竟土雞不像白羽雞。
如果雞舍規模一次只能養一萬五千羽,白羽雞生長週期只有45天,加上清理消毒雞舍用幾天時間,一共算50天,一年餵養七批,可以出欄十萬多隻。
但土雞一般都是150天,一年頂多出兩批多點,但這玩意養好就是養好了,那半批也不能上市銷售,一年也就是兩批,估計三年多出一批,一年頂天了三萬只。
張領導開口就是明年兩萬,後年三萬。
陳川想要去自由市場銷售多賺錢,那就只能修建更多的雞舍。
更別說後面要三萬羽以上了。
而且養殖這玩意,是有可能會死的,中間要是死一批,你想多養一批出來交差時間可能都不夠。
就算去外面收,現在也沒這麼大規模的養殖場賣給你。
這個要求讓陳川有點為難了。
他可以不在乎利潤,但這中間的風險也很大,他不一定能交差啊。
經過一番思慮,陳川咬咬牙:“領導,您能再答應我一個條件嗎?”
張領導不置可否的說道:“你說說看.”
如果換了別人,他早發火了,條件提個沒完。
但陳川前兩次提的條件都讓他覺得陳川是個幹實事的人,不管是新品種還是更加科學的飼料配方,只要搞出來,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是支援的。
陳川說道:“您是管農業的,訊息也更靈通些,如果知道國內什麼地方有白羽雞的苗或祖雞,您告訴我,我想辦法弄回來。
一是可以研究,二是出於自己私心,方便我養殖.”
“畢竟我現在的雞舍規模頂多也就能養七八千隻,一年出欄量頂天了一萬五六,還要運氣好,別出現雞瘟.”
“您要求三萬羽,我以後還得加蓋雞舍,萬一中間出了一批雞瘟,我差都交不了.”
“要是有45天生長週期的白羽雞,我也可以更好為咱們市的百姓做點事.”
“加上養殖週期短,吃的飼料自然少了,價格上我也可以壓一壓,讓大家能吃到更便宜的雞肉.”
白羽雞的祖雞是引進的,不能無限下蛋繁殖,一套祖雞有十隻,九隻母一隻公,大概能繁育出45套父母代,父母代大概能繁育出5000只商品肉雞。
肉雞繼續繁殖的話,基本就會出問題,所以必須要不停引進祖雞。
普通人現在很難找到有門路弄到這些祖雞的人,這玩意是活物,漂洋過海這麼久得有人餵養,普通人根本打通不了海外購買、海外出關、海上運輸飼養、入國內關口等問題。
張領導覺得這個條件倒也不難,又不是必須要找到,有訊息告訴一聲就行:“這個沒問題.”
陳川提這要求的時候心裡就已經做了決定,他也沒對這事抱太大希望:“那我一定不負領導厚望,一定完成養殖任務.”
張領導臉上露出笑容:“行,你能完成任務,答應你的條件,也不會食言的.”
“希望我下次來的時候,你這裡發展得更好.”
陳川笑著寒暄:“一定努力,領導還要不要去看看其他地方?”
張領導擺擺手:“不了,還得回去,出來考察幾天了.”
“吃了飯再走吧,嚐嚐我們養殖的雞.”
陳川挽留,實際上他心裡無所謂,反正好處都談妥了。
而且以張領導這種幹實事的風格,也不至於坑自己一個小養殖戶。
張領導說道:“不了,下次來就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