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章 抱怨

陳川進來的時候,陳林正帶著兩個師傅在研究怎麼得做麵包。

麵包這東西放後來也不是什麼高階手藝,別說那麼多糕點師、西點師,很多普通人都會做,網上也有一大堆教學影片,隨便找個影片跟著學,多做幾次總能做出來。

陳川雖然看過,他還真就不知道怎麼做,偶爾他也會看一下那些影片,卻不記得。

“怎麼樣了?”

陳川看著那些麵粉,有發酵的有沒發酵的。

陳林搖頭:“不行,做出了幾種,感覺都不怎麼樣,又松又軟的那種做不出來.”

一旁就有盤子,裡面放了很多做出來的麵包,有的確實發起來了,看著也像點樣子,有乾癟癟的。

陳川拿起一個樣子還不錯的嚐了一口,並沒有想象中的難吃:“這個還行啊!”

“就那個好一點.”

陳林說道:“我覺得我們得找個師傅來教教.”

“我們縣沒有做麵包的,市裡有,要不我們去市裡請個師傅來教?”

“師傅不願意來的話,安排幾個人去市裡學,所有費用加起來頂天了幾百塊錢.”

幾百塊錢可不少,普通工人一天就一塊錢左右,等於為了學做麵包,要花普通人一年到兩年的收入。

“這個你安排吧!”

陳川覺得這種事簡單,也懶得操心:“我今天去見張行長了,他說其他幾個行可能也要跟我們合作.”

“晚上我會去見那幾個行長,要是順利的話可能會合作.”

“到時候貸款申請表格,還是得你去弄.”

“我這邊忙完也會去幫忙.”

陳林心裡有些擔憂,但蝨子多了不怕咬,一百萬都貸了,也不怕多來幾個一百萬。

“有多少利潤?”

陳林問道。

陳川說道:“大概三十左右.”

三十後面沒有帶萬字,怕工人聽去不好。

陳林聽得心跳加速:“挺多了,那我想辦法找做麵包的師傅,縣裡能找到最好,真找不到,還是得派人去市裡學.”

陳川叮囑道:“不管安排誰去學,學了以後必須要在店裡幹滿兩年,沒滿兩年不準走.”

“還必須要把技術教出來,待遇方面可以適當提高一點.”

如果有人學了技術拍拍屁股走人自己開店或擺攤,陳川倒是有手段針對,但那沒意思。

這種事提前說好,防止出現那種情況更好,免得麻煩。

陳林“嗯”了一聲:“明白!”

下午,張寶能帶著幾個行長來了,陳川雖然剛認識這幾人,說不上有交情,也把陳林叫出來跟幾個行長見面打招呼。

陳川並不想把所有人脈都捏自己手上,只要有機會,他都會把陳林給帶上。

雖然不討厭劉蝶花,但陳川總覺得劉蝶花的存在,很有可能會讓他們兄弟日後分道揚鑣。

劉蝶花很精明,相比實際幹活,陳林乾的比陳川多,管理店鋪也好,培養基層的師傅也好,一些不能交給工人去幹的瑣碎事,都是陳林在幹,陳川沒怎麼操心。

這些事幹起來又麻煩又費事,典型的問題不大,但雜而多,解決起來不要大智慧,但特別費心神。

陳川基本就負責發展和業務、人脈方面的事,這些事解決一件可能就是長期受益,很多時候在外人看來就是吃吃喝喝,跟人漫天閒聊,好像沒怎麼費事,還要指手畫腳,告訴別人怎麼做才行。

可能在劉蝶花眼裡,苦活累活都是陳林幹了,陳川把大人物全部都認識了,還要指手畫腳,就算大家分一樣多的錢,多少也會心裡不平衡。

陳川明白,要是沒有父母幫忙管著養殖場、大哥幫忙管著餅乾店鋪和米酒銷售,自己一天到晚就忙那些瑣碎事去了,哪有時間去跟那些領導、廠長、行長吃飯喝酒,他心裡從沒有覺得陳林就比自己付出得少。

現在矛盾沒爆發,那是因為劉蝶花跟大哥還沒結婚,說話顧忌多,以後結婚了,難免會吹枕邊風。

讓陳林多認識一些人,也是怕有一天兩兄弟真要分家,陳林沒有一點人脈,他要繼續做生意的話會很吃力。

人脈這東西確實是好東西,能解決很多問題。

等陳川跟幾個行長從餅乾店出來,已經快要天黑,店裡的工人也都下班了,只留下陳林和劉蝶花收拾。

“弟弟跟他們喝酒,你也可以去呀!”

劉蝶花隨口對陳林說道。

陳林停下手裡的活,說道:“蝶花,我們兩兄弟其實一早就說好了的,小川佔生意大頭,我佔小頭.”

“現在不管養殖還是餅乾,發展得都挺好,家裡的錢也沒有分,誰要花就拿,只要在賬本上記清楚數就行.”

“你也一樣,以後日常要花錢什麼的,一百塊錢以下,你自己拿了記個賬就行.”

“我和爸媽把內部的事管好,弟弟把外面的各種關係打理好,其實大家都知道對方不容易.”

“我雖然雜事多了些,弟弟也不輕鬆,他不是個好酒的人,一個月少也要喝醉五六次,有時候半個月都是喝醉的.”

“要不是有必要,他也不會這樣喝.”

“再說了,這樣喝對身體也不好,喝醉過的人都知道,吐的時候有多難受,第二天起來有多難受.”

“我要去了,當天喝醉,店裡的事誰來管?”

劉蝶花有些不滿:“我就說一句,你就說個沒完了.”

“我沒有說弟弟怎麼樣,也沒有說你怎麼樣,只是覺得生意嘛,大家一起管,弟弟可以管店裡,也可以出去陪人喝酒.”

“你也是一樣的,沒必要分得這麼細.”

“工商的人一來,提你名字都不管用,他們都是給弟弟面子.”

“還有就是,弟弟經常在外面喝酒難受,偶爾你去,也算是給他分擔一點嘛.”

劉蝶花的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有些東西,尤其是跟人打交道還有業務,一個人跟,就得跟到底,換了人還真就不一定對。

有時候在外面,也得有個拿主意的人,讓別人覺得某個人能說話算數,能做決定,做出的承諾也更有力。

要是大家都知道,你們家裡是兩個人一起做決定,某個人做出的承諾,很多人真就不一定信,也就是沒有權威。

現在對外,大家都覺得陳川才是陳家生意說話頂用的人,其他人都是輔助他的。

陳林要是去談事,他做出的承諾,別人真不一定就信,尤其是不太能見光或比較重要的事。

陳林也不是那種甘於做綠葉的人,如果合作物件換了其他人,他肯定不會就這樣算了。

但這人是他親弟弟陳川,陳林就絕對不會有怨言:“這些事一兩句話說不清,剛才的話不要跟爸媽說,也不要跟弟弟和弟媳說.”

“爸媽對你好,你知道地。

弟弟對你也挺好的,他怕你受委屈,特意讓我把你叫來跟著一起管餅乾店,賺多少錢也沒揹著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記賬.”

“至於經營流水的錢,不止是你,我們兄弟還有爸媽在入賬前都不能動.”

“這個賬得清楚,每星期家裡都會清賬核對的,你花錢了沒人說你,賬弄錯了解釋不清,那就不好了.”

劉蝶花不理解這些:“都是一家人,你們從來也沒有分過錢,混著一起用,不說弟弟花錢,你上次給我們家幾百,說給就給了,家裡也都沒說你,既然都不分你我了,為什麼還要記賬?我拿了兩次錢,雖然都只有幾塊錢,但要在本子上記上一筆,還要寫自己名字和日期,總感覺怪怪的.”

陳家有一筆家裡零用的錢,常年保持五百左右,放在家裡的一個櫃子裡,陳家人都知道,誰要日常使用,直接去拿就行,裡面放了一個筆記本,拿走多少錢記一下就行。

劉蝶花知道那櫃子的鑰匙在什麼地方,陳家人也都同意她隨時去拿。

劉蝶花第一次去拿,是因為還沒入門就有這特權覺得興奮,去拿了一次,體驗一下;第二次確實有事。

但拿了以後,總感覺不得勁。

既然都不在乎那五百塊錢,還記賬幹嘛。

總感覺有點見外。

陳林說道:“弟弟說過,兄弟不和的主要原因就是賬不清楚,相互計較.”

“這個賬不清楚,不一定是錢的原因,可能也是東西、人情,但最容易出事的還是錢.”

“不清不楚的賬多了,以後大家都算不清,什麼時候一上頭吵架,算起這些不清不楚地賬,相互都覺得自己吃虧了,理都沒地方說.”

“這個記賬,我們家也沒有真去清過賬目,算誰花得多,誰花得少,我們只是定期算一下張總,錢是不是對得上.”

“還有就是,以後萬一要分家,有個賬在,也更容易說清楚.”

劉蝶花依然不太認可:“反正我感覺你們家相互就有點見外.”

“你……算了,不說這個,反正你不能跟家裡人說這些.”

陳林叮囑道。

他對劉蝶花是滿意的,平時劉蝶花特別照顧他,雖然他們家條件好,不缺肉吃,但每次劉蝶花都會特別照顧他,他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劉蝶花一清二楚,總會在照顧家裡人的同時,把他喜歡吃的夾給他。

陳林是切切實實能感覺到劉蝶花對自己的關心,就算她抱怨,也只是抱怨,從不會說家裡人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