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章

廠房已經建好,營業執照也已申請辦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採購裝置了。

門廠生產需要大型的折彎機,剪板機,壓花機,栓子和三軍說南京生產這種機器的多,質量也較好,秦壽就帶上栓子三軍南下去了南京。

他倆以前在門廠幹過,對器械效能比較熟悉,所以很快選定了裝置,然後殺價一番,定了日期讓廠家運送過去。

事情順利辦完,秦壽心情很好。

南京景點較多,中山陵,民國總統府舊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等。

孫中山先生推翻帝制,一生革命,豐功偉業,是秦壽崇拜的人物之一,所以就決定前去中山陵拜謁,同時也以勉其志。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前臨平川,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

相傳靈谷寺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誌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裡面供奉的是無量壽佛,初名開善寺,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改名為靈谷禪寺。

寺裡曾有宋朝劉韐題寫的一首五言律詩《題留開善精舍》,“琴書收拾去,回首謝禪關。

紫紹搜裼切,青雲咫尺間。

子牟趨魏闕,文靖起東山。

共約重遊日,春風晝錦還”。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寢,因馬皇后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孝行天下,故名孝陵。

朱元璋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毛****曾評價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

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

秦壽一行三人先來到了中山陵南端的一個半月形廣場,廣場南端有一個石臺,石臺上放著一個萬斤重的孝陵鼎,鼎上鑄有“智仁勇”三字。

據說捐獻此鼎的發起人是民國要員戴季陶,也正是蔣緯國的生物學父親。

秦壽回憶看過的書裡說蔣緯國是在他留學日本的時候和一個日本女人所生,因為懼內故而不敢相認,又因蔣介石只有蔣經國一子,而蔣經國又被其祖母過繼給了三歲便夭折的三叔蔣瑞青為子,所以就嗣給了蔣介石撫養。

想堂堂一國民黨元老,滿口仁義道德,竟如此敢做不敢當,自己兒子尚且不顧,國人又如何能把命運託付於他,所謂的孝陵鼎也不過是博人一笑罷了。

廣場北端則是一座三間四柱的花崗石牌坊,中門橫楣石額上是中山先生親書的博愛二字,故名博愛坊。

過了博愛坊,是一條440米長36米寬的墓道,墓道分為三條,中間的12米,兩邊的各米。

不同古往的是,墓道兩側沒有將相神獸的石像,而是植有五排名木,最裡排是雪松,第二三排是檜柏,第四排是紅楓,最外排是銀杏。

過了墓道有一排石階,上面平臺上則是陵門,陵門前方兩側有兩隻漢白玉雕刻的石獅。

陵門的屋頂為單簷歇山式,上覆藍色琉璃瓦。

陵門有三個拱門,中間較大,兩邊稍小。

中間橫楣上依然是孫公所書的天下為公四字。

過了陵門,就是很長的臺階,據說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三百九十二級臺階,寓意當時三億九千二百萬國民,這就是為什麼那時候總喜歡喊四萬萬同胞的原因。

由此而想,權利不過是踏著這些民眾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在這些臺階中又設定了八個平臺,象徵著三民主義和五權分立。

有意思的是,你從下往上看只能看到臺階,從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平面。

這就像山下的人總是覺得自己遇見的都是障礙,而山上的人則覺得不過如履平地,這說明高度決定視野,視野決定心態,心態決定成敗,成敗則決定你是在山下還是山上。

這是一個不好的邏輯輪迴,但事實證明平臺真的很重要,不同的平臺會成就不同的人生。

再往上走就是碑亭了,它是用花崗石建造的,重簷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

裡面是一個九米高的墓碑,上面是譚延闓書寫的碑文:“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再往後,就是孫中山先生的祭堂了。

祭堂亦是重簷歇山式花崗石藍色琉璃瓦結構,下邊依然是中間大兩邊小的三個拱門,上面由右至左邊分別書寫著民族、民生、民權六個鎏金篆字。

重簷中間的石額上是由上至下書寫的天地正氣四個大字。

裡面是孫中山先生的漢白玉坐像,身著長袍馬褂,高額廣頤,手持一本長卷,目光深邃地望著前方,似乎在告誡人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秦壽對著坐像鞠了三個躬,腦子裡好似回到了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

栓子和三軍此時已累得氣喘吁吁,正坐在外邊的石階上喘氣。

祭堂後方是穹形的墓室,墓室裡是中山先生的漢白玉臥像,而他的真軀,卻躺在底下五米的紫銅棺內安然長眠。

中山陵的整個建築酷似一個鐘形,可能是提醒人們要警鐘長鳴,居安思危。

秦壽走了出去,栓子和三軍直埋怨說臺階太多太高,累死個人,來了竟看石頭了,還不如去ktv唱歌來勁。

秦壽本來想說他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但來到此地感觸頗深,被強大的氣場所震服,對比之下感覺自己也實在渺小,竟把話嚥了下去。

晚上回去,跟栓子三軍尋了地方小吃,喝了點酒,然後回賓館休息。

三人計劃明天遊覽南京總統府。

相比中山陵,可能由於影視作品的記憶,栓子和三軍倒是還有幾分興趣。

南京總統府坐落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其前身是太平天國天王府,再前身是清朝兩江總督署衙,更前身是大明漢王府。

總統府門樓是西方古典建築,三個拱門,八個廊柱,頂上豎了不鏽鋼旗杆,只是青天白日旗早在一九四九年已被攻城的解放軍撤下,換上了五星紅旗。

進去以後,就是古式的穿堂。

三人先參觀了天王府遺蹟,秦壽對中國的古建築藝術讚歎不已,但裡面的幾副對聯更讓他印象深刻,頗具玩味。

天王府金龍殿龍椅兩側有副楹聯,上聯是“天命誅妖,殺盡群妖,萬里河山歸化日”,下聯是“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軍介冑逞威風”,橫批是“太平一統”。

秦壽看後汗毛直豎不寒而慄,好似無形中有人衝冠怒吼舉著鋒利的屠刀砍殺而來。

一回神發現自己不是時人,這才安下心來。

漪瀾閣又有一聯,取自唐代僧人貫休律詩《獻錢尚父》的頷聯,“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這副對聯倒顯得十分雋永,雖然作者可能表達的另有其意,但讀到“一劍霜寒”還是不免讓人聯想到萬堆枯骨,讀到“滿堂花醉”不覺會想到那兩千佳麗。

秦壽曾翻閱過太平天國的歷史資料,雖不似“狂人”能從字裡行間看出吃人,卻也似乎嗅到了一股血腥,但更多的是疑惑不解或感到矛盾。

洪秀全領導提出的起義口號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但其所作所為更像是隻為改朝換代,稱孤道寡。

洪秀全所作有一副對聯“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不難看出其中端倪。

其提倡平等,然後又改名為秀全,寓意“我乃人王”,卻充滿了等級差別。

其施政綱領美其名曰“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飯同食,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不過是地權皇有,老百姓除分得極少的口糧外,大部分剩餘都要充歸國庫,而這些上層人物卻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提倡百姓禁慾,自己卻荒淫無度。

他實行政教合一,自稱天帝次子,耶穌二弟。

又稱其有“天妻”,並育有一子,因大哥耶穌無後,便過繼於他為嗣,感覺又荒唐又好笑。

當起義還未完全成功的時候,便不思進取,反而大力的封王授爵,他修宮建殿,諸王置宅辦府。

戰亂中大興土木而物資匱缺,不得不拆民房以供用料,導致百姓流離失所。

在其早期,一面宣揚自創的救世學說,一面又參加清朝的科舉考試,讓人猜不透他到底是為眾生奔呼奮鬥的偉大先行者還是為自己前途命運圖謀的世俗凡骨頭。

也許唯一不可以懷疑的是,在列強與他合作要瓜分中國的時候他斷然拒絕,沒有出賣國家利益,不失民族大義。

試想如果一個政權只知道殘暴施政,無盡盤剝,一個首領不思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卻整天想著做皇帝夢,滿足一己私慾,那等待他的可能也只剩滅亡。

也許皇帝那至高無上可以支配一切的權利實在太過吸引人,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在做皇帝夢。

直至新中國建立以來,仍然層出不窮,像“大聖王朝女皇”晁正坤,“萬順天國”李成福,“大有國”曾應龍,“中原皇清國”張清安,“大中華佛國”石頂武及其子石金鑫……總統府內除了東湖,太平湖,博愛湖三條湖,天王府遺蹟,兩江總督遺蹟以外,大部分都是近代西方建築的辦公樓房,無疑總統辦公樓和行政院辦公樓是以前的施政中樞。

這裡曾經匯聚著中國最著名的人物,這裡曾肆虐過最強勁的狂風驟雨,這裡曾牽動著中國命運的沉浮。

現在徒留下這些建築物,留下了不再使用的辦公用具,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令人慨嘆不已。

毛**詞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應該是最好的註解吧。

相傳先秦時候楚王登高而望,發現南京龍氣旺盛,心中不安,便召術士問策。

術士說,可以用黃金鎮壓此地的王氣,可保不再出帝王,就是出也是短命的。

此乃黃金“鎮王氣”。

楚王依照他的方法,便在山上埋了一批金子,所以此後南京又叫金陵。

後來又傳秦始皇嬴政曾經巡遊路過這裡,也發現這裡風水甚好,王氣很盛,他想起流傳讖語“二世而亡”,生性倔強的他就下定決心要破了這風水。

他的術士則提出了兩條方案,他說位於金陵東南的方山,頂部猶如官印,所以被人稱為天印山。

天印乃上天所賜,可以決定金陵王氣的興衰。

所以,首先只要切斷了方山的龍脈,就可以破壞金陵的帝王之氣。

然後引河水透過金陵直達長江,把剩下的帝王氣洩掉,便可化解從此高枕無憂。

於是,秦始皇下令挖了一條秦淮河,又將方山夷平,然後又建了馬料場,所以此地又有秣陵之稱。

所以自此以後,南京便都是短命王朝。

像三國的吳,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還有後唐,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

只有明朝在此定都,延續了二百多年的國運,按風水大師解釋也是因為後來遷都北京的緣故。

想到這些傳說,秦壽嘴角掠過一絲蔑然,他最討厭這些專家玄學家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歷史的複雜性恐怕連歷史學家自己都說不清楚,人們大抵上不過都是事後諸葛亮而已。

他雖然不懂得治國之道,但是他也曾假想韜略,認為只要以人為本,想人民之所想,多為人民謀福利,人民才能擁護你,擁護這個政權。

裝置按時送了過來,安裝除錯完畢,人馬也都培訓好了。

一場轟轟烈烈的生產運動就要開始了。

由於鄉里沒多少產業,秦壽的門廠,也算鄉里數得著的,開業那天,書記、鄉長其他部門的領導都過來剪綵了。

那天,高書記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來賓們:今日陽光明媚,今日多雲轉晴,金風送爽,氣候宜人,我們喜迎“敬瓊門業”開業大吉。

秦壽先生響應我們政府號召,在我們鄉黨委的領導下,在鄉政府的政策引導下,在政府各部門的幫扶下,當然還有秦壽先生自己的努力下,“敬瓊門業”順利落成。

敬瓊門業的落成,是我們農村企業建設一個好的開端,它不但解決了我們用門遠,用門貴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我們在此也向秦壽先生表示感謝,並祝他開業大吉,生意興隆。

我本人在此也寫了一首小詩,以饗大家。

改革春風吹滿地,古衛人民真爭氣。

全鄉幹群齊努力,脫貧致富跨世紀——啊,不。

槓槓滴!……”高書記只想著現成套詩,沒想到世紀早已經跨過了,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句東北話還算押韻,就像抓壯丁一樣現場拉去湊數。

“好!”

秦山春帶頭鼓掌叫好,人群也跟著熱鬧起來。

高大上書記對在以他為核心的鄉黨委領導下的古衛鄉充滿了信心,憧憬著古衛鄉美好的明天,也憧憬著自己仕途的順利發展!開業典禮過後,飯店的大巴車早已在廠子門口等候。

大巴車是淘汰過的報廢車,車檢都隔審了,飯店老闆買回來後重新裝飾了一番二次利用。

飯店是鄉里幹部經常光顧的地方,跟老闆很熟,所以車子在鄉里接送個客人上路派出所並不查他。

就像今天,不就是直接接送的鄉里領導嘛!一行人上了車,司機幾次擰動鑰匙才發動汽車,往飯店駛去。

秦壽的親朋好友坐在飯店的大廳,鄉里領導被安排到了單間,有秦山春陪同。

酒菜上定,秦壽先招呼大廳的客人坐下,然後去單間敬酒。

秦壽過去一一敬了酒,然後對方一番客套話祝賀。

酒過三巡茶過五味之後,大家便放開了約束,談論起女人,男人的動物性本能顯露出來。

今天在座的領導有高書記,呂鄉長,土地所的武所長,財政所的姜所長,稅務所的李所長,派出所的程所長,還有一位女性是鄉辦公室的小馬。

“老秦,咱全鄉就你們村婦女工作做的最好啊,我聽說你自己家的農活都不咋幹,可是沒少給寡婦挑水啊!你這一邊肩膀矮,是不是挑水挑的?”

呂鄉長說完,傳來一陣鬨笑。

“群眾利益無小事,寡婦是弱勢群體,咱當幹部的不就應該多照顧嘛.”

秦山春聽出了取笑之意,忙上升到政治高度予以解脫。

“你照顧的挺全面嘛!聽說你一人扭轉了秦家莊沒有一個寡婦改嫁的歷史.”

眾人又鬨笑。

“呂鄉長,聽說你對小馬也照顧的不錯.”

秦山春由防守轉為反擊。

呂鄉長哈哈一笑,然後罵了一句,也不置可否。

小馬倒不高興了,說:“老秦,這說寡婦呢,扯我幹什麼啊,我可不是寡婦啊!”

“不扯你扯誰,人家都敬酒,就你不敬.”

武所長敲著稀疏腦袋醉意熏熏地說。

“好,那我先從高書記開始吧.”

小馬站起身斟了一杯酒。

“別,今天秦壽是主角,先敬他.”

高書記說。

“況且,秦壽可是個帥哥哦.”

秦壽推辭不過,接過酒杯,然後迅速的往後一撤,酒撒了一半。

“秦老闆,你太滑頭了,想少喝酒不是?”

小馬撇著嘴說。

“都說漂亮的女人像玫瑰,是帶刺的,剛才接酒杯的時候被你紮了一下,果然驗證這句話是對的.”

秦壽不像他們那麼粗俗,文雅的誇了小馬,小馬很受用,樂得哈哈大笑。

兩人碰杯一飲而盡。

小馬又給高書記敬酒,正要碰杯,姜所長說:“停。

小馬你得跟高書記喝交杯酒啊,你光跟鄉長搞好關係不行,書記更得搞好.”

高書記罵了姜所長一句不正經,然後還是很樂意的跟小馬交杯喝了。

喝完酒,小馬罵姜所長說:“老薑,別天天瞎起鬨,管好你的錢袋子吧,別浪費人民的每一筆血汗錢.”

這時程所長插話:“你說起錢,倒讓我想起一件事來。

那是我還在縣刑警隊的時候,一次去洗浴中心掃黃。

走到一個房間的時候怎麼叫門都不開,裡邊的男人說,警察同志,我都付過錢了,早晚算是嫖娼了,能不能等我完事再跟你們走,也不枉我花了這錢。

我當時樂的就想笑,踹開門的時候那人還正在那撅屁股呢,我把他銬上就擰了出去.”

“誒,姜所長,你真該跟那嫖客學學,看人家多知道珍惜錢.”

小馬調侃道。

“就是,程所長你們就應該成全了人家。

人性化執法嘛!”

李所長也跟著起鬨。

“算了吧老李,你還是成全秦老闆吧,新企業剛開始,困難多多,少讓人交點稅.”

李所長反詰道。

“依法納稅,依法納稅.”

秦壽謙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