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南下勤王

北伐明軍在濟南苦等從徐州運來的糧草與物資,但自從高傑派人運來一點糧草與火藥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動靜,史可法心急如焚,此時直隸一帶兵力空虛,正是北上收復北京的大好時機,若等清軍雲集,只怕就難了,他只得又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差人送往徐州。

但送信的騎兵頭天早上出發的,到了第二天傍晚就回來了,稟報史可法說,南下的路上已佈滿了清軍的遊騎,無法趕往徐州了。

史可法聽後大吃一驚,急忙招來眾將商議。眾人均覺徐州恐怕凶多吉少,但到底應該怎麼辦,卻毫無良策。

陳子龍堅持認為應該立即拔營北上,趁直隸空虛之際,一舉拿下北京,或可起圍魏救趙之功,而吳林華則認為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應該在山東先立足,待鞏固了山東之後,再徐圖中原,但是大部分人包括史可法在內均認為應儘快南下,以解南京之危。

眾人爭論了半天,最終史可法以其督師的身份下達了南下的命令。

史可法命令陳子龍率領平虜軍為先鋒,他自已率領中軍緊隨其後,吳林華則率領鎮虜軍殿後。

待眾人走後,史可法特意將吳林華留了下來。

吳林華順勢又將自已的想法講了出來,但史可法搖搖頭,說道:“威毅侯所說雖然有些道理,但如今君父有難,我們做臣子的豈能坐視不理?現在最要緊的是南下勤王,北伐的事只有等以後了。”

說完他語氣一變,低聲說道:“如今南北聯絡已斷,朝廷的旨意怕是下不來了,看來那批降官只有按朝廷的意思辦了,大軍必須立即南下,這件事只能由你們殿後的鎮虜軍來辦了。”

看到吳林華還想說什麼,他立即揮手製止,讓吳林華趕快去準備。議畢後半個時辰,史可法就率領著大軍出發了,明軍幾乎丟棄了一切防礙快速行軍的裝備,將來不及拆掉的帳篷也付之一炬,頓時整個明軍營地火光沖天。關在牢裡的那些降官,見到火光,一個個心慌意亂,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正茫然無措間,卻聽到牢門“咣噹”一聲開啟,隨後便看見走進來一名明軍將領。這名將領正是吳林華,他得到史可法的命令後,思來想去,終於下定決心,在親兵的陪同下來到牢房。

進入牢房後,吳林華喝令眾降官跪下,接著就將朝廷的聖旨大聲唸了出來。眾降官開始只是覺得聖旨上措辭強硬,當聽到聖旨中決定將他們全部處斬後,頓時亂成一片,有少數人慾奪門而出,但很快便被吳林華的親兵用皮鞭、木棍打退,更多的則是淚流滿面、哎聲嘆氣,等候著屠刀的降臨。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吳林華並未下令行刑,先是靜靜的等他們哭了一陣,然後才猛的大喊一聲:“安靜!”見到眾降官抬頭望向自已,吳林華才說道:“這朝廷的旨意是要把你們統統殺掉的,但本侯心軟,也知道你們是因為‘順案’不能南下,迫不得已才投降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本侯決定放你們一馬,這可是本侯抗旨啊!罪好大的!你們也要感恩戴德呀!今天放了你們,你們回去後可要好好的做人,千萬別忘了你們是炎黃子孫,你們可以繼續當滿清的官,但一定要記住,不能禍害老百姓!記住我說的話:‘別看今天鬧的歡,小心將來拉清單!’要是你們禍害百姓的話,將來本人帶兵打過來的時候就不客氣了!抓一個殺一個!決不心慈手軟!”

眾降官逃得生天,無一不對吳林華感恩戴德,紛紛向他跪下,大叫“救命恩人”,待吳林華將他們放出牢房後,立即像兔子一般跑的無影無蹤。

吳林華之所以不殺這些人,不是因為他善良,而是因為他認為若是殺了這些人的話,那麼無疑是將其它的降官逼上了絕路,使其與滿清同仇敵愾,從而增加收復中原的難度,若是將這些人放了,一來可以顯示自已的仁慈,二來可以在敵人內部製造思想上的混亂,使大多數降官首鼠兩端,減少北進的難度。

吳林華率領著鎮虜軍想迅速趕上南進大軍,但史可法走的太快,竟然一時追不上,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追上,而這卻是因為前面的明軍已與清軍北上的先頭部隊接仗了。

豪格佔領徐州後,並沒有按多爾袞的命令立即北上夾攻北伐明軍,而是把眼光盯住了富庶的江南。豪格命令鰲拜率領十萬清軍南下揚州,企圖一舉拿下揚州。但事與願違,鰲拜率領的清軍在揚州城北一百多里的高郵吃了個敗仗,傷亡兩萬多人。

原來,明朝得到逃回南京的吳志葵的報告,得知徐州正被清軍大軍圍攻,朝中立即亂做一團,眾大臣正欲派四鎮兵馬北上解圍,忽又從逃回南京的高妻刑氏口中得知徐州已經失守,頓時滿朝皆驚。

刑氏向皇帝哭訴了經過後,又告了吳志葵一狀,說他臨陣脫逃,皇帝聽後大怒,欲將吳志葵問斬,幸而朝中大臣紛紛上奏,說道正值戰事緊張,朝廷又需水師護衛長江等等,要皇帝收回成命,不如讓吳志葵戴罪立功。

皇帝冷靜下來,他也知道水師只聽吳志葵的命令,換了其他人恐怕指揮不靈,於是只得作罷,下了一道口諭,斥責了吳志葵一頓,要其戴罪立功,同時下旨讓高傑之子襲爵興平侯,以慰忠臣之心。

朝中大臣開了一天的朝會,最後決定下旨勤王,同時將大部分江南兵馬調到江北,以拱衛南京,令左良玉從河南撤出,派出大軍順江而下,接替江南的防務。

就在朝中大臣凋兵譴將的時候,黃得功卻先行一步,在得到徐州陷落、高傑身死的訊息後,他立即抽凋全部精銳北上,一舉佔領了揚州,順便將高傑留守揚州的一萬部下併入所部,高傑部將李本深和胡茂禎逃到南京向皇帝哭訴,但木已成舟,朝廷不想節外生枝,只好令黃得功為總督江北提督,以節制江北諸軍。

黃得功得到揚州後,立即加強了揚州及近郊的防禦力量,畢竟這裡已經是自已的地盤了,再也容不得他人來搶奪,不論是清軍還是其他“四鎮”,都是他的敵人,不過由於清軍勢大,他才不得不將主力安置在揚州以北的高郵附近。黃得功的兵馬加上江南來援的各路兵馬和吳志葵率領的水師,總共超過三十萬兵力囤積在高郵一帶以逸待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