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 肅王是最大的反王

“本王剛來到嶺南的時候,嶺南確實窮困,短短三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說,是不是本王的功勞?”

朱拓大聲問道。

徐達恭維道:“確實如此.”

“那本王是不是很英明?”

“大王何止是英明!”

徐達看出了朱拓喜好吹捧的性格,附和道:“肅王殿下在嶺南所做的一切,簡直是古今天下第一賢王。

我怎麼也想不明白,貧窮落後的嶺南是怎麼發展的!”

“哈哈,誰讓本王是皇子呢!”

被誇了幾句,又喝了幾碗酒,朱拓顯然有些飄飄然了。

“那個時候,嶺南的百姓確實窮,連飯都吃不上。

本王就帶著他們墾荒,後來他們吃上了飯,但是也不行啊,光吃糧食不長肉啊。

於是本王就設了一個制度,名叫養豬制.”

“養豬?”

徐達和一眾官員面面相覷。

主要是自從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因為豬與朱同音,所以不允許百姓稱之為豬,要稱為豚。

“大王,要稱呼為豚.”

徐達提醒道。

朱拓瞪了一眼,大聲道:“豬就是豬,有什麼好避諱的?也就我父皇昏庸,所以才非要改為豚.”

眾官員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好傢伙,親生兒子罵老子昏庸。

活久見了!

“殿下,什麼叫做養豬……豚制?”

徐達問道。

“你們也知道,嶺南地廣人稀,土地很多,而且還有茂密的山林。

這就是天然的牧場啊,所以我要求每家每戶都養上幾頭豬,豬的糞便還能變成天然的肥料.”

“可是這豬……能吃嗎?”

幾人狐疑的相互對視,這時代的豬肉騷氣,除非是餓的吃不下飯,要不然不會吃豬肉的。

見幾人懷疑,朱拓大聲道:“小二,上幾盤豬大骨!”

“好嘞!”

沒一會兒,小二就把幾盤豬大骨端了上來,香味四溢,饞的眾人直流口水。

朱拓指著豬大骨,介紹道:“我們嶺南的豬肉,鮮香無比而且毫無腥臊味,堪比羊肉和牛肉,你們嚐嚐就知道了!”

幾位官員不疑有他,直接伸筷子夾了豬肉出來,放在嘴裡細細咀嚼起來。

隨即眾人眼前一亮,紛紛誇讚道:“果然,這味道沒有腥臊味,香而不膩,非常好吃!”

有幾個官員忍不住,又吃了幾口。

徐達問道:“為何嶺南的豚肉竟然如此神奇,難道用了什麼秘密配方?”

朱拓哈哈一笑,拍著胸脯道:“是本王想出來的主意,只要將這豬閹割了,這肉就沒了腥臊味。

而且進行了閹割後,性子變得溫順無比,長肉極快.”

“人也一樣,父皇身邊的那些太監,一個個長得白白胖胖的.”

徐達不解,他很想問問,肅王殿下在一開始,為什麼有對豬閹割的想法?

“此閹豬乃是志趣高雅之豬,清新脫俗之豬,為百姓服務之豬!這是一頭好豬啊,咱們不能辜負了它,來來來,趕緊把這幾盤豬大骨消滅掉!”

朱拓摟著一個官員的脖子,拿著豬肉往他嘴裡塞。

徐達吃了幾塊肉,又問道:“大王,僅僅是靠豬肉,嶺南百姓也不會富裕到這種程度吧?”

“那是自然,等吃完了飯,我帶你們去長長見識!”

“好!”

從京城來的徐達等人,經過一路顛簸早就餓的不行了。

這家飯館的味道別具一格,又是牛肉和豬肉,所以吃起來格外有滋味,沒一會兒,幾人就將飯菜吃光了。

吃完後,朱拓帶著他們坐上豪華馬車,往城外駛去。

嶺南的城外道路平坦寬闊,兩邊都是開墾的耕地,田裡還有耕作的百姓。

眾人不禁嘖嘖稱奇。

一直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了一處縣府,那裡的縣令急忙來迎接朱拓:“江水縣縣令白崇德,拜見大王.”

“江水縣?這裡以前不是叫江拓縣嗎?”

“區區小縣,豈敢用大王之名諱?”

幾位朝廷來的官員臉皮抽了抽,深吸了一口氣,天子才他麼要避諱啊!

肅王這是要謀反嗎?

可朱拓毫不在意,笑著說道:“倒也不必如此,本王的名字你們隨便用。

我既然是嶺南的大王,又是有名的賢王,不會在這種小事上計較的!”

“大王英明!”

朱拓道:“這是幾位朋友,我來帶他們看看咱們新開發的礦山!”

幾位官員又是心中一震,好傢伙,私自開發礦山?

徐達急忙問道:“大王,這個礦山您可上報朝廷?”

“礦山還要上報朝廷?”

朱拓十分驚詫,提醒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礦山罷了,又開採不多,至於上報朝廷嗎?父皇每天都這麼閒嗎?連個礦山的事都要管.”

徐達深吸一口氣。

壞訊息是,肅王殿下還真是私自開採鐵礦。

好訊息是,這個鐵礦不大。

幾人隨著縣令進山。

片刻後,徐達看著面前那高大的山脈,已經被挖空了半座山,上萬民夫熱火朝天的正在挖礦,那每時每刻運出的鐵礦石,堪稱海量。

而山腳下正在建十幾個大型鍊鐵爐,巨大的煙氣直衝雲霄。

徐達沉默了。

整個大明都找不出來比這個礦山更大的。

良久後,徐達欲言又止的問道:“大王,您管這個叫做小礦山?”

“對啊,有什麼問題嗎?”

那縣令還在介紹道:“大王,這個鐵礦山還沒建成太久,所以每天的產量只有幾千斤。

等再過半年,不,再過三個月,等鍊鐵爐建好,煉成的鐵不光夠咱們嶺南用的,還能賣給南方的土司.”

“好,你做的非常好!對了,那鑄的錢幣如何了?”

“已經完成了,就等著大王安排,這些錢幣隨時可以發行.”

“好,好!有了這些錢幣,咱們嶺南的商業很快就發展起來了.”

朱拓很高興。

但是一旁的徐達聽出的含義,趕忙問道:“大王,您竟然私自鑄幣?”

“對啊,有什麼不妥嗎?”

朱拓很疑惑,解釋道:“我嶺南的商業需要發展,但是市場流通的錢幣太少,所以我就打算新鑄一批錢幣,用來代替大行通寶.”

徐達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嶺南的錢幣要是都改了,那嶺南還屬於大明嗎?

“這要是讓朝廷知道了,可是掉腦袋的大事啊!”

徐達苦口婆心的勸道:“大王啊,就算您是肅王,是皇帝的親生兒子,但是沒有朝廷授權,私自鑄幣無論是誰,都是殺頭的死罪!”

“那不讓朝廷知道不就好了?”

朱拓不以為意道。

徐達又一次陷入沉默。

朱拓讓縣令拿來鑄好的錢幣,仔細把玩。

徐達看了一眼,這錢幣確實精美,正面用幾筆勾勒出朱拓的相貌,背面則是勾勒的山水畫。

不錯,私自挖礦、私鑄錢幣。

滿足了謀反的條件。

徐達忍不住勸道:“大王啊,按照朝廷規定,藩王是沒有權利這樣乾的.”

朱拓有些不耐煩的抱怨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父皇也也太昏庸了,這樣大明怎麼發展呢?百姓怎麼幸福?”

聽著朱拓的抱怨,徐達連鬍鬚都差點揪了下來。

壞了啊,肅王殿下不會是要謀反了吧?

“止聲,止聲,陛下廢除了很多嚴苛的刑罰,已經稱得上是仁德天子了.”

“得了吧,天下誰人不知道我父皇嚴苛?他就應該經常出來看看治下的百姓,他在皇宮裡大魚大肉的吃著,百姓一個個吃糠咽菜,還不讓我們這些藩王弄這弄那,百姓靠什麼發家致富?”

聽著這些大逆不道的言論,徐達只恨自己長了一雙耳朵。

有官員小心拉著他的肩膀,小聲提醒道:“肅王殿下這是要造反啊,咱們要不要告訴皇上?!”

徐達嘆口氣,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顯然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不過朱拓只不過抱怨幾句,然後就興沖沖的拉著徐達等人到了一處黑窟窿旁,問道:“你們猜這是什麼?”

徐達幾人觀察了許久,有人問道:“這是水井?”

朱拓搖搖頭。

又有人說道:“是窯洞?”

朱拓又搖搖頭。

徐達幾人猜了幾次,都沒有猜對,朱拓得意洋洋的說道:“本王告訴你們,這是本王發明的鹽井!”

“鹽井?”

“沒錯,本王本王聰明絕頂,改進了鹽巴的製造過程,不用從海水中提取,而是用這小小的鹽井,就可以抽取大量的鹽巴。

哈哈,現在嶺南不僅不用從沿海地區買鹽,甚至還能賣給其他地方.”

徐達抓住了話裡的重點,不確定的問道:“殿下,您販賣私鹽?”

朱拓驚訝的問道:“難道這也是禁止的?”

徐達無力的點點頭。

朱拓有些煩悶的說道:“父皇怎麼這麼昏庸……”

聽著朱拓的抱怨,徐達終於有點理解了,為什麼肅王三年來,從沒有去過京城一趟。

就肅王這張狂的性子,恐怕進了京城三天,就被推到菜市場砍頭了。

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嶺南百姓過得這麼富裕。

是肅王朱拓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啊。

肅王真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