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的大致內容,是束詩晴察覺到她跟葉華池、姜白、百里永逸糾纏不清,決定利用她,接近葉華池和姜白等人。
要知道,他們幾位的名字出現在任何合作伙伴的眼中,都是難以高攀的存在。
倘若束詩晴能透過她接觸到他們,再透過他們的名聲獲得資源,公司的市值翻兩倍的可能性不小。
在後續酒吧中,又意外發現她跟顧漠也有交集。
顧漠在商場縱橫多年,他如果願意出手幫束詩晴一把,勝過束詩晴所有謀算。
在她不知道的背後,束詩晴多次聯絡過四位男主,也確實得到了好處。
那次見到束詩晴等級提升到B級,正是百里家那場宴會過後。
百里永逸沒辦法時時刻刻盯著她,讓她免於暗算,所以應允了束詩晴的條件。
百里家有人脈,百里永逸靠著百里的名頭,給出幾個像樣的合作伙伴並不難。
束詩晴說到做到,當晚她平安無事。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
以百里家的地位,若非百里永逸放水,束家不可能進入這樣規格的宴會。
這樣看來,束詩晴一切不合理的行為得到解釋。
不過,束詩晴為什麼要告訴她這些。
難不成害怕她會報復?
說到底,束詩晴沒有對她造成傷害。
只是利用,蘇海藍能夠接受。
畢竟,她也利用過別人。
良久,手機螢幕又亮了。
[束詩晴]:“我能繼續跟你做朋友嗎?”
補充。
[束詩晴]:“這次是真心的。”
在蘇海藍身上,束詩晴看到了自已希望成為的樣子。
除了遊走在四位男主之間,她身上真正展現出來的品質。
善良。
儘管蘇海藍從不覺得自已善良。
實際上那日食堂中,她不阻攔的話,束詩晴不會打一巴掌收手。
這種情況在幻月貴族學院中很常見。
她很驕縱,她是C級,哪怕那個人沒有做錯什麼,她打了就打了,無需道歉。
跟蘇海藍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件事沒有結束,後來又有同學跑到教室跪在蘇海藍面前,莫名其妙的祈求她原諒。
換做她的話,恐怕不會細緻的去想,不論那人被怎麼欺負都不關她的事情。
可蘇海藍想了,不僅耐心安撫了那名同學,放學後還去警告罪魁禍首。
雖然最終結局不太美妙,被她警告的罪魁禍首跳樓了。
束詩晴以為她會內疚,會自責,可是沒有。
她的善良,並非愚善。
那一刻,束詩晴感覺她的身上在發著光,是她嚮往的光。
從來沒有人教導過她要怎樣做善良的事情,父親母親甚至不在乎她。
只有她考了不錯的分數,他們才會敷衍的說上一句,“還行。”
什麼叫還行啊?
這是她超常發揮出來的成績,給一句誇獎有這麼難嗎?
本來她以為這是正常的。
直到她的哥哥遞出去一張成績單,堪堪及格而已,怎麼就被他們誇的天上有,地上無的。
她開始關注父母的喜怒哀樂,發現不論哥哥做什麼事情,父母都是贊同居多。
她至今仍記得哥哥拿著那份及格的試卷到她面前炫耀的模樣。
那時的哥哥年紀不大,她知道哥哥不是有心的,卻還是讓她難受的不能呼吸。
錯的不是哥哥,是父親和母親。
他們的思維有問題。
既然這樣,那她就要把他們的思維更改過來。
讓他們看看,哥哥能做的,她一樣能做,並且能做得更好。
好在,她終於做到了。
束詩晴的視線落在手機螢幕上。
[蘇海藍]:“好。”
簡短的一個字,她高興的幾乎要跳起來。
死死咬住下唇,顫抖的手指接觸螢幕。
[束詩晴]:“謝謝。”
謝謝你沒有怪我,還願意跟我做朋友。
晶瑩的液體滴落在螢幕上,綻成一朵無色的花。
她的情緒,怎麼這樣古怪。
低垂下的頭顱,輕微聳動的肩膀好似在落淚。
收回視線,蘇海藍翻開顧漠昨日送來的書籍。
他所註釋的地方,她全部看完了。
與此同時,好感度產生波動,已來到31點。
支著下顎,擺著慵懶的姿勢翻開後半段書籍。
鋼筆在她手中旋轉,思緒並非在書籍上。
透過書籍,她彷彿看到了顧漠認真註釋時的模樣。
心淺淺波動一下,鋼筆從手中掉落。
恰時,鈴聲響起,顧漠走進教室。
彎腰去撿鋼筆的蘇海藍,莫名感到心虛。
慶幸他待的時間不長,只是吩咐一些關於期末的事宜。
下課,她主動敲響了顧漠的辦公室。
猜到她會來,顧漠唇角揚起輕微的弧度。
這樣細水長流的攻陷,好像也不錯。
“下午的課很簡單,我親自教你。”
說話時,顧漠抽出一張卷子送到她跟前。
是關於剛看完的那本書籍的總結,是要考驗她的能力?
課間休息時間不足以寫完這張卷子,所以顧漠說親自教她。
想通緣由,蘇海藍點頭同意了。
臨近期末,天氣漸漸涼爽起來,窗外的樹葉枯黃飄落在地,鋪上一層金黃黃的色彩。
蘇海藍安靜的在試卷上書寫著,字跡工整,不急不緩。
倘若這時候有相機,拍上一張照片,定格住這幅畫面,該有多好。
“咔嚓——”
抬眸。
少女茫然的神情落在鏡頭中。
“你做什麼?”
“拍風景。”
狐疑,不語。
算了,就算真的拍她又怎麼樣。
沉默。
繼續寫吧,還有一點就結束了。
沒有計較。
全部寫完,用了將近一個半小時。
蘇海藍的學習能力非常優秀,試卷上的錯處屈指可數。
剛看完,就能寫出這樣的成績。
屬實叫顧漠驚豔。
“你是第一次接觸這型別的書籍嗎?”
“嗯。”
“95分,只有兩道題出錯。”
蘇海藍對此沒有意外,她知道大部分題目的答案,心中有數。
唯有其中兩道題,怎麼也想不起來,乾脆填了個心中認為對的答案。
顧漠觀看試卷的時候,她又重新翻開書籍,找到兩題所在的位置。
原來是漏看了,這頁她之前沒有翻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