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館出來,蘇海藍沒有立即回薔薇莊園。
雖說已經安插義工進入孤兒院,但一層保障太過薄弱,叫人難以安心。
這也是她心中的結,她必須要親自去一趟孤兒院。
到達目的地時,太陽早已落山。
孤兒院的位置很偏僻,僅有微弱的燈光照亮外圍。
柵欄約莫兩米高,這個高度看上去不像在防範外人,反倒像在防止裡面那些年幼的孩子出逃。
蘇海藍取出手機,準備對著場景拍一張照片。
不曾想鏡頭中,閃過一道漆黑的影子,若非相機功能優秀,她怕是難以察覺這道身影。
她將鏡頭放大,然後按下錄影鍵。
經過放大,蘇海藍看到鏡頭中是一名男子,他蹲下身,手中正在紮緊一條麻袋的袋口。
他的神情慌亂,時不時環顧四周。
當袋口紮緊時,他迅速扛上麻袋,匆匆往孤兒院大門方向去。
蘇海藍提前掩蓋身形,獨留鏡頭在外,隨著他的行動,改變鏡頭方向,以及鏡頭距離。
男人從大門出來,又警惕的觀察四周,沒有發現任何不妥之後,他扛著麻袋,手拿鐵鍬融入夜色中。
他穿著一身黑衣,若非鞋後跟有道熒光設計,怕是鏡頭也無法追蹤他的身影。
他身上的麻袋很可疑,這麼晚還要扛著離開孤兒院,手中拿著鐵鍬,又頻頻環顧,是心虛的表現暫且不說。
他的麻袋中,多半是有個人。
而且不會是活人。
儘管跟隨男人的舉動很危險,但這可能是推倒這所孤兒院的重要證據。
蘇海藍必須要跟上去,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為了自已的安全,她沒有魯莽行動,反而先給設計了一條定時。
倘若她超過規定時間沒有撤銷,就會自動給姜白髮去求救資訊。
當然,她大機率不會出事。
畢竟,她還可以借取系統的力量。
依靠放大鏡頭的能力,蘇海藍可以隔較遠距離尾隨。
大概走了一個小時左右,二人進入到一片樹林。
男人也在行走的過程中,逐漸鬆懈下來,幾乎目不斜視的來到一棵大樹底下。
肩上的麻袋重重摔落,男人渾不在意。
鐵鍬鏟進地面,輕鬆撬起一鍬泥土。
那兒的土質似乎異常鬆軟,蘇海藍低頭觀察腳下,顯然不能用鬆軟二字形容。
男人早已放鬆警惕,蘇海藍嘗試走近一些,使得鏡頭更加清晰。
同時,距離近了以後,手機可以開啟夜視功能。
在蘇海藍的視角,男人的所作所為,猶如白天中進行。
挖好了坑,男人擦去臉上的汗水,解開麻袋,把裡頭的人推進坑中。
那是一個小姑娘,在夜色裡,那張慘白的臉,清晰留在了她的鏡頭中。
看著這副場景,蘇海藍的腦海中,湧現出不好的記憶。
她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的發顫,縱使告訴自已已經過去了,年幼的陰影依舊揮之不去。
每吸一口氣,她都感覺肺部冰涼。
男人埋坑接近尾聲,蘇海藍迅速倚靠到一棵需要雙人環抱的大樹後頭。
鏡頭中顯示男人已經離開。
這裡好嚇人,她也得馬上離開。
蘇海藍面色慘白,略有慌亂地走出近百米。
“海藍妹妹,你為什麼要丟下我自已跑了?”
“我好痛苦,好希望你能夠幫幫我。”
“疼…,真的好疼啊!!”
耳邊,一聲聲淒厲的控訴,讓蘇海藍再難邁出半步。
冷汗涔涔,夜風颳過,渾身冰冷刺骨。
她精神恍惚,一個12歲的小姑娘出現在眼前。
小姑娘扎著兩個馬尾辮,本該是俏皮的模樣,卻常年佈滿憂愁。
她總是坐在院子裡,看著柵欄外面的景色和事物出神。
蘇海藍知道,她在嚮往,一如院裡的每一位孤兒。
起初年紀太過幼小,蘇海藍並不理解對方向往到什麼程度。
她以為的,只是孤兒院中的吃穿用度太差,工作人員又經常鞭打他們,宛如牲畜。
因為痛苦,從而引發對外界的嚮往。
實際上,是後來撞破孤兒院中的醜事,她憑藉機會逃竄到外面流浪一年,才終於明白過來。
那不僅是肉體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
不知不覺間,她扶著大樹腿軟半跪下,細嫩的手指跟樹皮摩擦,留下一道血痕。
周遭全是指責她的聲音,讓她頭腦發脹,幾近昏迷。
“我只是想活著而已,那年我才八歲,救不了你們……”
淚朦朧雙眼,五指緊縮成拳,指甲嵌進掌心,疼痛使得頭腦清醒幾分。
她逐漸從幻覺中脫離,在原地緩了近十分鐘後起身離去。
回到薔薇莊園,恰巧接近晚上十二點。
這一次,蘇海藍沒有特地計算時間,甚至整個人還有些恍惚。
自從昨夜以後,顧漠莫名的經常回想起蘇海藍,今天更是下意識來到窗邊。
從今晚11點開始,等待了10分鐘。
他恍悟過來自已在做傻事,她回不回來,跟他有什麼關係?
回到辦公桌前,檔案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他的心思,似乎一直往窗邊飄。
坐了兩分鐘,他又站起身來到窗邊。
等待5分鐘,再次出現懊惱的情緒。
回到位置上坐了3分鐘,沒忍住,來到窗邊。
等待7分鐘,乾脆坐到沙發上。
他拿來手機敲擊螢幕,調出了監控系統。
還沒回來,難道出事了?
“……”
關掉監控系統,他渾身散發的寒氣似要凍死人。
這一個小時期間,顧漠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坐立不安。
直到蘇海藍歸來,他的眉眼不覺鬆懈下來。
估算著她到達三樓的時間,他推開書房門走出。
燈光下,蘇海藍面色慘白,第一眼,顧漠險些以為自已見鬼了。
毫無血色,整個人看起來也沒有精神。
見到他時,神情淡淡的,略微頷首示意就回房去了。
熱水從花灑落下,溫熱襲來,寒意溶解,蘇海藍終於能夠感覺到自已還活著。
回想剛才樹林中發生的一切,她想,證據又該多一項了。
不過,這個證據,要趁早獲取。
時間久了,會被土壤掩蓋不少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