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章 鹽價

第203章 鹽價

見到距離碼頭五里之外的鹽場,鄭經和朱家,陸家的管事簡直驚呆了,他們兩家並非沒有見過鹽場,江南一樣有鹽場,雖然沒有兩淮出產那麼多。

這就是渤海灣與其它地方的區別,渤海灣是一個巨大的海灣,因為潮汐的緣故,每年春季到夏天這一段時間,鹽分濃度會更高一些。

即便他們最大的鹽場,也無法和眼前的景象相比,因為梯田之中,全是猶如雪一樣的鹽。

雖然心裡已經有所猜測,朱家管事還是有些不信,結結巴巴的問道:“文侍郎,請…請問…那邊是鹽嗎?”

“沒錯!這就是鹽田!也是我打算送給你們的禮物!一種新的製鹽技術。”文林很肯定的說道。

朱家管事的呼吸,一下子都變粗了,作為朱家大管事,他很清楚,家族鹽場的產出,絕對無法和眼前的景象相比的。

有些麻木的跟著文林,走到鹽田,在文林的示意下,兩人蹲下去,仔細的觀察,陸家管事,甚至用手指粘了一點品嚐。

鹽農正在收集鹽田的結晶,這些都是不可能作假的,而且文林也沒有必要,作假來騙他們。

“不知道這個鹽場,產出如何?”陸家管事聲音顫抖的問道。

“目前產量,平均每天有近千斤。”文林回答道,對於這個產量,他有些不滿,畢竟鹽場有一千五百多人在為此忙碌,地方也有一百多畝,這麼多人,這麼大的地方,產出相對來說,算是很低。

好在如今大唐很缺鹽,所以不會虧本,放到後世,肯定虧得褲子都沒了。

“嘶!一千斤!”幾人嚇了一跳,忍不住倒吸一口氣。要知道在他們的鹽場,每天只有一百多斤的收穫,就這樣已經是家族最大的財源之一。

“等到夏天,氣溫升高,應該能達到一千五百斤。”文林眉頭微微一皺道。

制約的條件,還有一點,那就是柴火,需要從五里之外運送過來,這些都需要不少的人手。

聽出文林的語氣有些不滿,這讓兩人不由面面相覷,不明白他這是真的不滿,還是得意。

“你居然還懂海鹽!還弄啥魚啊!製鹽就好,足夠我們發財了。”鄭經興奮的說道。

“我弄這些,可不是為了發財,鹽與百姓,息息相關,如果價格居高不下,就算賺再多的錢,我心也不安穩。

賺錢的機會很多,不要盯著這麼一件事上面。”文林語氣有些蕭索的感嘆道。

穿越之後,他發現自己變得很矛盾,有時候想要很多的財物,滿足自己和身邊人的消耗,想要財富自由;有時候又對錢財毫不在意,可以不計較利潤和得失。

每當這個時候,文林都會嘲笑自己矯情,所謂不在意,那也是因為,自己目前不缺錢花,至少不需要擔心沒錢買糧食,買衣服,不擔心家人過苦日子。

“文侍郎高義!”陸家管事拱手正色說道。

“我不如你!不,應該說我比伱差遠了。”鄭經感嘆道。

“文侍郎心繫百姓,某深感佩服!”朱家管事跟著說道。

“你們就別誇了,我只是不想自己良心受到譴責而已。”文林擺擺手說道。

“文侍郎是想要把鹽的價格降下來?”朱家管事問道。

“不錯!如今我們已經囤積了四萬多斤,從下個月開始,就正式向百姓販賣。”文林點點頭說道。

“我們願意勸說家主,配合降低鹽的價格。”朱家管事與陸家管事,對視一眼,陸家管事慎重的說道。

佩服歸佩服,想要他們放棄手裡的利益,世家又如何願意,之所以說他們願意跟著降價,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盤算過了,雖然價格壓低,但是產量增加,利潤並沒有因此減少。

“多謝二位!不過我希望你們兩家,能夠先向揚州附近販賣。”文林拱手說道。

“您是要…我明白了,您放心,這事回頭我就交代下去,這點小事,我們倆還是能做主的。”陸家管事有些驚訝,沒有說出來,隨後立即答應。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舒服,不用解釋那麼多。

參觀了鹽場,朱,陸兩人很是興奮,雖然只是匆匆走了一遍,兩人也知道,這是兩種新的製鹽方式。對於文林要把技術交給他們兩家,心裡不由萬分期待。

因為船隻目前只有一艘,所以留下來捕撈了兩天,鄭經他們就離開了。

留下來兩天,主要是為了試驗,實際操作一下,才知道哪裡需要改進。

因為文林一直在海邊忙碌,六扇門分部雖然建立,卻並沒有行動,只是協助縣衙維護一下城池的治安。

如此安靜的局面,讓一直心裡有些忐忑的四大世家和一眾小家族心裡一下就安穩了不少。

因為經歷多年戰亂,即便是江都城,都顯得死氣沉沉的,百姓忙碌生計,城裡只有世家的人在往來著。

五月早晨天氣還比較涼爽,劉玉旭習慣每天早晨出門溜達一圈,順便去自家店鋪看一下。

還沒有走到店鋪門口,劉玉旭驚訝的發現,對面居然也開了一家賣鹽的。關鍵在門口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二十五文一斤細鹽!

“什麼時候,細鹽如此便宜了!”劉玉旭身體一震,心裡閃過一個念頭,隨即仔細打量,發先店鋪裡面的人,他並不認識。要知道目前揚州的鹽價可是三十文一斤,這一下少了五文,可是降低了很多。

劉玉旭想了一下,邁步向店鋪走去。

“客官您賣鹽的?”掌櫃有些疑惑的看向劉玉旭,畢竟穿著絲綢來買鹽還是第一次見到。

“掌櫃的,你們這鹽二十五文一斤,可是精鹽?”劉玉旭點點頭問道。

“是精鹽!上等雪花鹽,今天小店開業,買一斗精鹽,送一份海貨。”掌櫃的回答道。

“我先看一下!”劉玉旭不置可否的點點頭說道。

“您請!”掌櫃的開啟麻袋,示意劉玉旭自己看。

所有的鹽都裝在麻袋裡面,下邊墊著厚厚的稻草,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潮。

劉玉旭看了一眼,心裡不由一震,麻袋裡面的鹽,確實是精鹽,和他們的沒有區別,甚至比他們故意加粗鹽的更好一些。

“這些是贈送的海貨?”劉玉旭面上不動聲色,直起身子,指著一邊架子上的海帶問道。

“是的!這是海帶,吃了可以預防大脖子病。”掌櫃的回答道。

劉玉旭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點點頭說道:“不錯,回頭我讓下人來買。”

掌櫃的也不在意,依舊面帶笑容的說道:“好的,客人您隨時叫人來就是了,我們貨物很充足。”

劉玉旭心裡又是一動,掌櫃的意思,庫存的鹽很多,這讓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店鋪的後面,可惜一道簾子遮擋了視線,根本看不到。

劉玉旭走出鹽店,連自己的鋪子都顧不上去看,急急忙忙向家裡走去。

“立即去打聽,城裡有多少家新開買鹽的,劉全,劉忠,馬上去請顧老,張家和陳家的家主。”回到家裡,劉玉旭就是一連串命令吩咐下去。

等下人離開,他這才猛灌一大口水,拿起蒲扇用力的扇動,驅趕心裡的煩躁。新開的鹽店,他有一種預感,應該和文林有關,不然的話,他們不至於一點動靜都沒有聽到。

過了半個時辰,三輛馬車到了劉家,顧辭三人帶著智囊出現。

“顧老,今日城中,新開了兩家鹽店,價格比我們低了五文,你們知道了嗎?”不等客套,劉玉旭立即上前說道。

“新開了鹽店,價格比我們低五文?”顧辭有些茫然的說道。

“是的!我親自看過了,全是上等的精鹽,買一斗還送海里的野菜。”劉玉旭點點頭說道。

“姓文的消失兩個多月,原來在弄這事。”顧辭皺著眉頭說道。

“顧老!我們怎麼辦?”劉玉旭問道。

“讓我想一想!”顧辭說完,揹著手來回走動,低頭思考。

“顧老,要不我們也降價?”陳家家主問道。

“先等一等!不要自亂陣腳。”顧辭搖搖頭說道。

“你們立即派人,去其他城看一下,如果我沒有猜錯,新的鹽店,應該不止江都有。”顧辭說道。

“嗯。”劉玉旭等人連連點頭。

“先就這樣吧!大家都安排人打聽一下,他們的鹽是哪裡來的,到底有多少貨。”顧辭又說道。

“是!”

“對的,對的!找到貨源才好辦。”

“其它小家族也發動起來,讓他們幫著查。”顧辭嚴肅的說道。

“嗯嗯!”

幾人很快各自散去,安排人打探訊息,一時之間,平靜的江都城,變得喧鬧了不少。

等到第二天,劉玉旭按耐不住,想去鹽鋪看一下,對手的生意如何,他沒有露面,只是坐在馬車裡面偷看。

買鹽的人雖然不算多,但是也不少,就他停車這麼一會,就進去了三個人。

突然,劉玉旭忍不住揉揉眼睛,他以為自己看錯了,昨天寫著鹽價的紙上,正標註著:“今日鹽價,二十三文一斤。”

劉玉旭眉頭一皺,他很確定,這就是文林在背後搞事,想要打壓鹽價。

想到這裡,劉玉旭嘴角一翹,他不相信,文林短短兩個多月,能弄到多少鹽來打壓他們,等到沒了貨,自然還是他們說了算。

想明白之後,劉玉旭也不再看下去,免得心塞,看到別人的生意好,自家店裡,一個客人都沒有。

到了第三天,劉玉旭還是忍不住,再次前去偷看,想要看看貨源是否充足。

“今日鹽價!二十文一斤!”無視進去絡繹不絕的人,劉玉旭第一時間看公告,一看之下,忍不住唸了出來,隨即他想罵人,哪有這麼做生意的,一天一個價,而且大幅度降低。

劉玉旭急忙讓馬伕,趕著馬車,前去顧家。

“顧老!”

“我知道你的來意,你想說他們的鹽價,一天比一天低。”

“是的,顧老,您覺得該怎麼辦?”劉玉旭問道。

“姓文的這是陽謀,我們除非跟著降價,否則百姓不會來買。”顧辭說道。

“真要降價?”劉玉旭一臉肉痛的問道,一下子降十多文一斤,這比割他肉還難受。

“還有一個辦法,我們出錢,把他們的鹽買光。”顧辭摸著鬍鬚說道。

劉玉旭眼睛一亮,高興的說道:“這個辦法好!劉全!你馬上回去,拉著銅錢去買鹽,有多少要多少。”

“是老爺!”

有了應付的辦法,劉玉旭心裡鬆了一口氣,悠閒的喝了一口茶說道:“還是顧老您高明,這下定然讓姓文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顧辭擺擺手說道。

劉玉旭剛要說話,陳,張兩家的家主又走了進來。

“兩位不用著急,顧老已經有了應對辦法。”劉玉旭寬慰道。

“哦!原來顧老已經有應對辦法了。”陳家家主神色一鬆,笑著問道。

“我們已經派人去買鹽,把他們低價鹽買光,我們不用出力,就在城裡一轉手,就能賺錢,何樂而不為呢?”劉玉旭笑眯眯的說道。

“哈哈!真是妙計!不行!我也叫人去買!”陳家家主高興的笑著說道。

“不急,等等看再說。”顧辭阻止道。

“哦,為啥?”陳家家主不解的問道。

“別人或許已經想到我們會這樣做,可能有應對之法。”顧辭解釋道。

三人同時眉頭一皺,劉玉旭問道:“顧老您是說,他們會限購?”

“很有可能,所以等著看,如果沒有限購,那麼我們就立即出手,買光他們的鹽。”顧辭點點頭說道。

“如果他們不賣呢?”劉玉旭問道。

“那麼我們就能叫人鬧事,說他們是騙人的,根本沒有多少貨。”顧辭陰陰一笑說道。

“好辦法!只要打擊了他們的名聲,再鼓動一下百姓,說不定能把他們店搶了。”劉玉旭陰笑著說道。

“嗯。”

“還是顧老有主意!”

“顧老吃過的鹽比我們吃的米還多,見多識廣,自然有辦法。”

“老爺!”就在幾人互相吹捧的時候,家丁匆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