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章 意外的安排

第197章 意外的安排

李淵退位,但是並沒有搬出大興宮,這次皇家晚宴,自然也就在大興宮舉行。

看著兒女成群,李淵老臉露出滿意的笑容,不過等到李世民帶著兒女進來,他臉上的笑容就沒了。

即便幾個孫兒行禮,李淵也只是淡淡的點頭,他想起了李建成的那些兒女,同樣是他的孫子,去年元宵節還在一起吃飯,今年已經物是人非。

不過如今成了既定的事實,李淵也無可奈何。

“二郎啊!父皇老了,你這些弟弟妹妹還小,以後要是他們做錯了事,你要多擔待一些。”為了兒女,李淵不得不把態度放低,不敢摔臉色給李世民,不然他不敢保證,等他死了,這二十多個兒女,還能活下來幾個。

“父皇放心,他們都是我弟弟妹妹,我自然不會虧待他們。”李世民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父皇老了,照顧不了你們多少年,所謂長兄如父,伱們去給二郎行禮,感謝他一下。”李淵對兒女說道。

“父皇言重了,都是自家兄妹,何必言謝。”

李淵沒有說話,只是擺擺手。

有李淵的吩咐,他的那些兒女,紛紛上前對李世民夫妻行禮。

李世民也是和顏悅色的勉勵著弟弟妹妹,大興宮中,一片和諧,兄友弟恭的氣氛,分外濃郁。

“長沙見過皇兄!”

“不用多禮,這是你的兒子?叫什麼名字?”看著長沙公主懷裡的小孩,李世民關心的問道。

李淵做皇帝之前生的那些兒女,與李世民還是很熟悉的,不像後來這些,如果在外面碰到,李世民都不認識。

“名叫豆盧文正。”長沙公主回答道。

李世民伸手揭開襁褓,伸著脖子去看侄兒。

嬰兒正醒著,一雙眼睛滴溜溜的轉動,肉嘟嘟的小手胡亂的抓著。

李世民臉上笑容一僵,這嬰兒的面相,陡然和一個人印在一起。

凝神細看,那嘴型,眉眼,不能說像,幾乎就是一模一樣。

見到李世民笑容消失,長沙公主不由有些心虛,她本以為,孩子還小,沒有長開,一般情況,不會想到某人身上。

“到也有三分像其父,或許長大了會像你一些。”李世民縮回手,淡淡的說道。

“皇兄說得是。”長沙公主有些心虛的低頭回答。

“他應該是看出來了,長大一點就像我?這是讓我先不要帶出來,讓更多人看見。”長沙公主在心裡想著。

“去陪父皇說說話吧,平時也不見你們進宮來看望。”李世民說道。

“皇兄教訓得是。”長沙公主低頭認錯,她其實心裡在吐槽,不是不想進宮,誰不知道,李世民不想李淵接觸外界,誰沒事去找不痛快。

不過這話無法說出來,她只能抱著孩子,向李淵走去。

李淵心情不錯,尤其是面對這些出嫁的女兒,沒辦法,兒子靠不住,也就只能奢望女兒了。

李淵身邊,只有一個萬貴妃陪著,萬貴妃是李淵很早以前娶的,側室。

按照前朝律法規定,親王等媵妾10人,二品官媵妾8人,三品及國公媵妾6人,四品媵妾4人,五品媵妾3人。

媵是側室,地位高於妾,萬貴妃給李淵生了一個兒子李智雲,太原起兵之時被抓,隨後被害,死的時候才十四歲。

李淵正妻竇氏死後,一直是萬貴妃打理李淵的後院,李淵可以說是最特殊的一個皇帝,他是唯一一個,做皇帝只追封正妻,沒有另外立皇后的皇帝。當然!那些兒皇帝不算。

萬貴妃性情溫和,打理後宮讓所有人都信服,加上她無後,對其他人又沒有威脅,所以大家與她關係都不錯,李世民也很尊重她。

李世民繼位之後,也只有萬貴妃的地位,待遇,沒有改變。

一場皇家家宴,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度過,隨後各自散去。

“陛下!為何心情不好?莫非是長沙哪裡做得不好?”出了大興宮,長孫皇后關心的問道。

剛才李世民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長孫皇后還是能察覺到,在李世民與長沙公主說話之後,心情就變差了。

李世民臉色一下變得更加難看,忍不住罵道:“混賬!一個個都不讓人省心。”

長孫冥思苦想,就是回憶不起,到底誰惹他生氣。

“長沙的兒子,很像一個人。”讓宮女太監離開,李世民怒火難消,陰沉著臉說道。

長孫小嘴大張,李世民這話,很顯然不是說小孩長得像豆盧壞讓。

長孫聽了,也是頭大,這種事情傳揚出去,對皇家的臉面損傷很大,關鍵是可能會讓豆盧一家生氣,從此與皇家離心離德。

這讓李世民很難受,因為又一家臣子,不敢放心的用。

關鍵還是如何善後,對待公主,豆盧一家沒法,只能嚥下這口氣,這就需要李世民對他們一家,進行彌補。

長孫揉揉額頭,她心裡有覺得無名火起,這種事情,怎麼會出現在公主身上。

玩歸玩,鬧歸鬧,就不能做好善後工作,非要生出來,生出來也就罷了,偏偏會和外人長得像,這用不打自招來形容,都不貼切,簡直是把別人的臉按在地上摩擦。

這事情,弄得長孫都不知道如何安慰李世民,總不能說,習慣就好。

“陛下,切勿以怒興兵。”長孫含蓄的勸說了一下,提醒李世民不要憤怒的做出決定。

“朕知道了!”李世民悶聲說道。

文林並不知道,自己再三防備的事情,還是沒有逃過袁天罡的推算。

“陛下這是何意?”許敬宗不解的問道。

“字面上的意思,陛下覺得六扇門做得很好,讓我去南方建立分部。”文林合上聖旨,淡淡的說道。

就在剛剛,門下省傳來旨意,言六扇門工作做得漂亮,深得聖心,特意讓文林,前去南方建立分部。

聖旨有兩份,一份宣讀,一份秘旨,其實文林看來,這秘旨有些多此一舉的意思。

許敬宗急忙說道:“屬下的意思,建立分部這麼一件小事,哪裡用總捕頭您親自前去。”

“聖意如此,我門照做就是。”

“總捕頭,長安六扇門做何安排?”許敬宗問道。

“元從軍中郎將蘇烈蘇定方,擔任長安六扇門總捕頭,其他人照舊。”

“屬下明白了。”

許敬宗眼中一閃而過的失望之色,被文林捕捉到了,這讓他心裡一動。

“以後這裡是長安六扇門,六扇門總部另外搬遷,鑑於總部暫時都沒有,許主簿就與我一起南下吧。”

文林的話讓許敬宗一愣,隨即苦澀的回答道:“屬下遵命。”

許敬宗就是一個人精,他直覺人為,文林這次南下,不是一般情況,哪有這麼突然的安排,如果南方有大事,也不會緊急調動六扇門前去建立分部。

也就是說,文林很可能是惹得李世民不高興了,所以弄出去免得礙眼。當然,也可能擔負秘密任務。

秘密任務,雖然代表著功勞,但是也代表危險,更何況一般情況,秘密任務都不會公之於眾,有功勞也只會記下,自己這些下屬,得到的不多。

儘管心不甘情不願,許敬宗也無法違背上司的命令,只能答應。

“嗯,許主簿回去安排一下吧,我們三日後出發。”文林說道。

“屬下先行告退。”許敬宗急忙行禮,隨後匆匆離開。

文林也沒有閒著,立馬叫來秋生,讓他回村傳令。

“大哥要去南方公幹,文文你和二哥回村去吧。”

“大哥,我不回去,我和你一起去南方。”文宏急忙說道。

“大哥,我也不回去,我還沒有去過南方呢。”文靜也跟著說道。

“聽話,這次大哥是有正事,下次帶你去玩,村裡事情那麼多,沒人盯著我不放心,晚點我把村裡的事情規劃好,你帶回去執行。”文林摸著文靜的腦袋,溫和的說道。

“哦。”文靜有氣無力的應道。

“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就去公主府求助,知道嗎?”文林叮囑道。

“嗯,我記住了。”

“二郎你想跟著去就去吧,如今你也成年了,大哥給你在六扇門,安排一個正式身份。”看著和自己一樣壯實的弟弟,文林想了一下說道。

“小弟遵命!”文宏咧嘴一笑,高興的一抱拳。

文林拍了拍他的肩頭,笑著說道:“你去和朋友告別一下吧,我們這一走,可能就是一年半載的。”

“好勒!”文宏應了一聲,向外面走去,來長安幾個月,他還是交了幾個朋友。

文林緊接著,又去了程府,畢竟已經談妥中秋成親,自己這一走,歸來時間不定,總得給程家一個交代。

“你把他們兩個也帶去!”程咬金大手一揮,指著兩個兒子說道。

“啊!這不妥吧!這次南下,我可能還要去嶺南,萬里迢迢,很是危險。”文林吃了一驚,急忙勸說。

“老爺!”孫氏也擔心的看向程咬金。

“過幾天老夫也要外出,留他們在長安無所事事,人都廢了,你們自己決定,是跟老夫去瀘州。”程咬金看著兩個兒子說道。

程懷亮眼珠一轉,毫不猶豫的說道:“我跟姐夫去南方。”

“我跟阿耶你去瀘州吧!”程懷默遲疑了一下說道。

“心不甘情不願!滾蛋!”程咬金怒罵道。

兩兄弟聞言,就像火燒屁股,急忙向外走去。

“老爺,你要去瀘州,妾身怎麼不知道。”孫氏擔心的問道。

“今日早朝定下來的,陛下任命我為使持節都督瀘、戎、榮三州諸軍事、瀘州刺史,前去鎮壓鐵山獠人叛亂。

蜀道難行,還不如讓他們跟著賢婿前去南方,六扇門見到都是地方上的爾虞我詐,一些鬼魅魍魎之事,多見識一下陰暗之事,對他們有好處。”程咬金解釋道。

文林心裡暗自讚歎,程咬金這傢伙,看上去比自己粗礦多了,心思卻很細膩,為兒子考慮也多,難怪後世沒有聽到傳聞,程家出敗家子。

“伯母放心,我二弟文宏,也會跟著南下,我會照顧好他們的,雖然會吃苦,但是我保證把他們安全帶回來。”文林寬慰道。

“嗯,有勞賢睿多費心了。”

“應該的。”

“你去忙吧!”知道文林沒空,程咬金難得沒有說留他吃飯。

文林去東市找陳掌櫃談了談,隨後又順道去盧家說了一聲,天色快要黑了,這才到公主府。

“怎麼會突然讓你去南方?”李秀寧一聽,英眉一挑,很是不解的問道。

“我也不知道,陛下讓我把六扇門的人,安排到嶺南探查,估計是嶺南有變故吧。”文林猜測道。

“就算如此,也不用讓你親自前去吧!不行,我要找他問清楚。”李秀寧有些生氣的說道,李世民知道她和文林的關係,依舊安排他外出,這讓她心裡不爽,覺得有些針對她。

“不用了,聖旨已經下了,豈有改變的道理,我這一去,最多一年半載就回來,你不用擔心。”拉住李秀寧,文林寬慰道。

“這一去你的親事也耽誤了,真是過分。”李秀寧很是不滿的說道。

“有你就夠了,我本來就不著急。”文林溫和的說道。

李秀寧心裡一暖,感動的靠在文林身邊,文林又不是聖人,自然坐不住。

長夜苦短,一夜奮戰,兩人都想把以後一年的損失先找回來。

第二天,不但程家兄弟來六扇門報到,劉仁實居然也來了。

“我跟你去南方!”劉仁實說道。

“你走了不良人誰統領?誰讓你跟我一起去的?”文林驚訝的問道。

“放心,我老頭子去請示過陛下了,有了六扇門,不良人就成了廢物,待著也沒有意思,我早就想去南方,看一看大海。”劉仁實說道。

想到劉弘基,文林理解的點點頭,這個傢伙在李世民那裡,還是很受信任的。

對於心腹臣子的家眷,李世民還是很大度,紛紛給予官職,這也算是一種拉攏手段。

“你又怎麼想的?”文林轉頭詢問尉遲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