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李綱

第190章 李綱

“文林見過少師!李大夫!”文林恭恭敬敬的行禮,他前面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和一箇中年人。

大夫當然不是醫生,而是官職,至於少師,那是太子少師,是老者辭官之後,李淵讓其保留著的。

太子少師李綱,曾經擔任過前朝太子楊勇的老師。

“呵呵,不用多禮,如今我這少師,可名不副實。”李綱摸著鬍鬚笑著說道。

老人精神很好,看得出來,聽力和視力也沒有問題,在這個年代,一個八十歲的老者,完全就是祥瑞。

“受過您老指教的人那麼多,晚輩覺得,少師之名,還不足以表達對您的敬意。”

“呵呵!言過了,言過了!”

文林的話,讓李綱非常開心,他這一輩子,教過王爺,教過公主,也教過太子,而且向他請教的人更多,所以這話是說到他心坎去了。

“你的來意,老夫已經知曉,這是好事,李家樂見其成,十五之後,義方就去程家,為你提親。”李綱繼續說道。

幫文林提親,當然不是李綱,他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讓李綱幫忙提親,出動的是他兒子李立言。

李立言,字義方,太子中舍人,散朝大夫,不過他這太子中舍人,是李建成的,所以目前也是閒著的。

文林並不知道,李綱這一輩子,似乎和太子接下不解之緣,先後擔任兩朝三個太子之師,孫子後來也做了太子少師,兒子和另外一個孫子,都曾經做過太子舍人。當然,有些是後來的事情。

“正如父親說的,這是好事,老夫樂見其成!”李立言笑著說道。

“啪!你在我面前稱老夫?”李綱一巴掌呼在兒子兒子手臂上,不滿的說道。

“父親教訓得是。”李立言苦著臉說道。

“哼!小文的事情,伱要辦得漂漂亮亮,不能因為程家已經同意就有所懈怠。”李綱叮囑道。

“是!”已經快五十的李立言,面對父親的訓斥,只能受著。

“我早就知道你了,你做得很好!”李綱微笑著誇讚文林。

文林不知道李綱為何突然誇獎自己,知道常規回答:“您老過獎了!”

“我說的是六扇門,你們做得很好!你做得也很好,只抓捕,不審判,很少有人,能像你一樣看得透徹,不貪權。”看出文林的迷惑,李綱繼續說道。

“並非晚輩不喜歡權力,這六扇門成立,以後應該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總捕頭不可能一直是晚輩擔任,這權力小一些,對所有人都好。”文林解釋道。

“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到才是最重要的,法劍高懸,你們的觀念也很好!我看你的理念,莫非學的是法家?”李綱問道。

從李綱的話中,文林知道,這個老人,還真的很關心六扇門,對他們做了不少的瞭解。

“晚輩並非某一家之人,只是自己覺得,身為執法者,就應該依法行政,儘量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文林搖搖頭解釋道。

“所以我才說你很難得!你對執法的理解,與法家相似,又比法家高明。”李綱讚歎道,六扇門抓了很多人販子,他就讓人打聽了六扇門的事情,包括六扇門那兩幅楹聯。

法家理念就是依法治國,所有人遵循律法,制定詳細又嚴苛的律法來管理國家,這種理念不能說走錯,李綱在聽到那兩幅楹聯的時候,就覺得法家似乎完善了。

“你老過獎了!”

“我並沒有過獎,你覺得律法應該是怎麼樣的?或者說你認為如何來管理執法者才好?”李綱搖搖頭問道。

李綱人如其名,為人剛正,眼裡揉不得沙子,他敢在皇帝面前說太子的不是,也敢指著太子怒斥,或許正是這種性格,他一向不受太子歡迎。

“晚輩這點學識,哪裡敢談論法家。”文林急忙回答道。

“無妨,這裡沒有外人,你就隨意說說,心裡的想法。”

“晚輩覺得,依法治國,首先得有法可依,國家要制定,完善,不斷改進律法;至於執法者,要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方能公正公平。”思索片刻,文林認真的說道。

“有道理,但是人都有私心,這執法者也不例外,想法雖然美好,終究還是難以做到完美。”李立言感嘆道。

“所以晚輩覺得,國家的司法系統,要做到分管,制定律法,監督律法為一個部分,執行律法,為另外一個部分,兩者屬於不同部門。至於執法者,抓捕審問,偵破案件為一個部門,複查,判刑則為另外一個部門,權力分散,相互制約,方能儘量避免有人濫用職權。”文林繼續說道。

“好!說得太好了!法家之人,會很感激你的。”李綱興奮的說道。

“您老太樂觀了!律法再完善,沒有足夠強大的監督系統,想要鑽空子,也是無法避免的。”文林搖搖頭說道,後世律法已經夠完善了,結果呢?執行下去就變樣了,或者說能秉公執法的,只是極少數人,畢竟人情世故免不了的,偶爾徇私也有,不少人就是從偶爾徇私,變成以權謀私。

李綱活了八十年,見過的事情太多,興奮之後,立即也明白過來,不過他並不失望。

“就算如此,也是一大進步,只要變得更好就行。”李綱豁達的說道。

“還是您老看得透徹!”

“我想把你說的這些,整理成奏摺,上奏朝廷,你覺得如何?”李綱問道。

文林知道,他這並不是想要佔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人去做這些事情,他很高興。

“自然是極好的,也只有您老的名聲,才能讓人信服!”

“好!好!”李綱連連點頭讚歎,摸著鬍鬚,滿意的看著文林。

人年齡大了,談了一會,精神就有些不濟,文林趁機提出告辭。

“家父年齡大了,有些隨心所欲,賢睿擔待一點。”

“伯父言重了,即便能得到少師責罵,也是一件幸事。”

“呵呵!”

“伯父留步!”

“嗯,慢走!”

“老爺!這件衣服你要不要試一試,老奴覺得很不錯。”

文林走後,李家的管家,帶人抬著一個箱子,進入房間,從箱子裡拿出一件衣服,遞到李綱面前。

老年人怕冷,李綱面前放著一個比拳頭大一點的青銅爐子,裡面有炭火,他正烤著火打瞌睡。

“衣服?”李綱抬起頭,看向管家,老年人瞌睡多,但是睡眠淺,很容易醒,也很容易打瞌睡,不過老年人沒有起床氣。

“是的!”

還沒有完全清醒,李綱接過衣服,下意識的在管家的幫助下穿在了身上。

穿上身之後,李綱已經完全清醒,感受到衣服的輕便和保暖效果,李綱讚歎道:“好東西!這裡面的料子,好像是鵝毛。”

羽絨服裡面的味道,以如今的手段。是無法完全除去的,所以只要放在鼻子不遠,就能嗅出來。但是經過草木灰水的寖泡,柔洗,這個味道並不太難聞,主要是如今的有錢人,都要帶香囊,能聞到的都是香味。

以前文林就聽說,大國的奢侈品,才是真的奢侈品,一般人望而卻步,或者根本沒有聽說過。

就拿香囊來說,幾乎所有年輕女孩都會佩帶,普通百姓裡面裝橙皮,薄荷,桂花,這些野外容易找到,帶香味的東西。有錢人則不一樣,龍腦香,沉香,麝香,龍涎香。

這些還只是一般的,更有一些傳說中的東西,那才是貴族和皇室的追求。

交址所貢的蟬蠶香。西域貢品,迷迭香,茵犀香,煮湯闢癘。魏文帝時,腹題國貢的百葉香,狀如雲母,可以闢疫。

還有傳說東吳製作的百濯香,燻過衣服之後,洗一百次香味都在。

這就牽扯出一個職業——合香師!

用不同的香料混合出一種特別的香,可以是用來薰衣,待客的香粉,也可以是裝在香囊裡面的粗粒。

文林身上的香囊,裡面就裝著兩顆比指頭還大一點的香丸,是公主府合香師做出來的。

以前文林很反感男人噴香水,但是聞過李秀寧的香囊以後,他就欣然接受。

合香師弄出來的香,有的清香怡人,有的淡香雅緻,若有若無,無論那一種,都有一個特點,讓人覺得舒服,一點也不刺鼻,比起那些香水,好聞到不知哪裡去了。

因為羽絨服的稀少,大家一致決定,裡面加入香料,反正從拓跋玉珠那裡交易得到不少香料。

腹題國,屍塗國,都是曾經存在的小國,早已經滅亡,所以一些特殊香已經沒有了,這是文林從合香師那裡聽到的。

“咦!這是羽毛服!聽說只有宮裡才有。”李立言回來,摸著衣服驚歎道。

“這太貴重了。”李綱眉頭一皺,就要把衣服脫下來。

“可能是皇帝賞賜的,父親你就穿著吧。”李立言勸說道。

李家家風很嚴,雖然不節儉,但是絕對不享受奢華,所以羽毛服他們聽過,並沒有去弄。

因為家禽數量的緣故,加入味道消除麻煩,有錢人還是習慣穿皮草。

“也罷!”李綱想了一下,也沒有堅持。

幫著文林去提親,以後兩家人的關係,應該說三家人的關係,就不一樣了,至少也算好友,至於以後如何發展,就要看大家如何走動交往,所以收禮物也沒事。

關鍵李綱不覺得文林是要圖他啥,如今李家,除了名頭不小,並沒有實權,甚至因為前太子一事,官職顯得尷尬。

李世民沒有下旨取消官職,但是這官職其實已經沒了,偏偏沒有新的任命,這就有些不好說了。

不少人都疏遠了李家,這一點李綱並不在意,但是他不得不為子孫考慮,四個孫子都已經成年,更何況還有曾孫。

文林與程咬金都屬於新貴,而且是李世民的心腹,和他們結交,沒有壞處。

貞觀元年剛開始,大事就不少,第一是不出預料的改元,接近著朝廷下旨,召集釋家,道家,舉行祈福大典,為天下百姓祈福。

如今的人可是非常信祭祀的,就因為這一道聖旨,所有百姓,都對李世民心生好感,也期待那一天到來。

年前有好多人來長安,不止是商人,還有回京述職,等待調動的官員,也有一些尋親訪友的人。隨著聖旨下達,又是大批人聞風而動,趕來長安,想要目睹盛會。這個新年,長安城顯得分外熱鬧。

文林安排六扇門去通知了各大道觀寺廟,要求所有人,前來六扇門登記,所以六扇門也很忙碌。

“喬剛,送文文回家。”文林吩咐道。

“大哥,我事情還沒做完呢?”文靜眼珠一轉,找了個理由,雖然文林沒說,她也察覺到,六扇門有大行動,不然也不會聚集這麼多人,還穿戴整齊,武器拿在手裡。

文靜來長安,六扇門缺人,文林就讓她來幫著登記。

“聽話!”

“哦!”見文林不鬆口,文靜也不堅持。

“小姐請!”

“大家記住了,只要沒有敵人動武器,就不要下死手,我們主要是徹查青樓,不針對客人。”文靜離開,文林就來到廣場,召集了所有捕快。

“喏!”

“掃黃行動!正式開始!出發!”文林大喝一聲,抬手一揮。

所有捕快,提著棍子,向著外面,大步走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如今捕快的武器,換成了短棍,一米長的木棍,作為主武器,副武器才是腰間橫刀。

如果不是材料不足,文林都想讓他們全部換成短一點的障刀。

長安城最熱鬧的三個地方,東西兩市,加入平康坊。東西兩市是白天熱鬧,從半下午開始,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平康坊。

因為宵禁的緣故,如果不想在青樓過夜,那麼最好早點過去。

馬車不斷的進入平康坊,簡直就是絡繹不絕。

看著兩側熟悉的房屋,王構心裡就是一片火熱,他想起了小翠,想起她雪白的大腿,就有種迫不及待的感覺,小腹也升起一股暖意,他知道那是藥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