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家宴
李世民眉頭一皺,有些為難的說道:“其它都好辦,就是這爵位,恐怕朝中會有不少人反對。”
“可以按照軍工來定,畢竟以匠人的功勳,想要成為爵,很難,很難,只是給他們一個希望,這也是千金買馬骨。
如果工匠的功勞,足夠封爵,可想而知,他們立下的功勞有多大,朝廷給一個爵位,完全是值得的。”
文林明白李世民為何如此為難,那怕他知道這是一件好事,都不能馬上答應。
士農工商,這就說明了一切,如果工匠也能成爵,無疑是把身份提到士這個層面,所以會有人反對。
正因為猜到這一點,所以文林提出用軍工的方式計算,迂迴一下,這樣就沒有人找藉口反對,畢竟大家都是立功,怎麼可能不賞賜。
雖然說如今的儒生,沒有後來那麼迂腐,不過經過董仲舒之後,儒家的人,是有些看不起其他人的。
“可以,朕考慮一下,先從匠作監開始實行,你把先前說的那些工具,送一套到宮裡來,我看一下,是不是有你說得那麼好。”李世民點點頭說道。
文林眉頭微微一動,很是自信的說道:“比起如今大多數地方使用的器械都要好。”
農具其實很多的,像犁,耙,播種的耬車,很早以前就在使用,不過比起文林結合記憶中那些器械改良的東西,要差不少。
只所以說是改良,那是因為,文林不知道後世農具,內部的細節,只能根據印象來讓工匠改進。
改良的器械,外形和後世相差無幾,但是細節處有些不一樣,畢竟工匠也只是根據經驗來操作,只能一步一步,摸索著完善。
“陛下,山城農具也不多,不如讓匠作監的工匠去一些幫忙,他們的技術好,能夠看出來好壞,可以幫忙改良一下。”
李世民啞然失笑,他知道文林這是趁機要一點小小的好處,他也不在意,輕輕點頭答應道:“最近天氣寒冷,工匠也沒多少事情,就讓空著的都去山城吧,不過你可的管吃管住,不能虧待了他們。”
“多謝陛下!”文林高興的行禮。
隨著山裡的人越來越多,需要的農具也更多,就山裡的工匠,恐怕等到明年,都無法完成所有缺口。
匠作監是掌管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和精美器皿的製作與紗羅緞匹的刺繡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的官署。
匠作監分為內外兩部分,負責皇宮,中書,門下,六軍儀仗等事情的是內作,負責城裡衙門,親王府邸這些是外作。
歷來能進宮裡的人,身家都是被查了好幾遍,所以工匠也不例外,內作只負責皇帝需要。
李世民安排給文林的,自然是外作那一部分,也只有這部分的人要空閒一些,他們主要是春秋季節忙碌。
“那是當然!陛下放心,臣絕對不會怠慢他們。”文林很高興,匠作監的工匠才是專業人才,有了他們幫忙,村裡需要的器械,基本上都能解決了。
文林與李世民談了不少,除了番邦回禮一事,還有民生,李世民仔細詢問了農具用途,也討論養殖家禽的事情,上次雖然已經定下,不過安排下去,還需要不少時間。
李世民心裡有些忐忑,他擔心影響到百姓,畢竟這事情是給百姓一個美好的期望,一但出現意外,就會影響朝廷的名聲,以後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就要降低。
好在文林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覆,只要按照村裡的模式,就不會出現意外,即便有意外,也只會在個別地方,整體上絕對沒有問題。
“臣文林,參見皇后娘娘,太子,諸位公主。”
“這是家宴,文愛卿不用多禮!隨意一些!”
沒錯!奏對之後,李世民破天荒的留文林在宮裡吃飯,而且是家宴,李世民還叫來一家子作陪,不過也只有皇后和他的嫡子嫡女。
太子李承乾,虛歲九歲,次子李泰,虛歲七歲,長女李麗質,虛歲五歲。
李承乾和李泰小大人一樣,坐在一起,李麗質則和長孫坐在一起。
對於李世民的子女,文林還是知道的,雖然沒有見過面,李秀寧閒聊的時候給他介紹過。
除了這三個嫡子嫡女,李世民還有六個兒子,五個女兒沒有在場,除了其中一個兒子早夭,其他都活得好好的。
李秀寧給文林說這些,是她很佩服弟媳長孫氏,李世民成親之後,經常外出征戰,即便回到長安,也得忙碌政務,忙於應付外界的敵人。
秦王府全靠長孫氏打理,不但沒有讓李世民操心家裡,還把李世民的小金庫打理得相當好,讓他在需要的時候有錢花。
這隻能說明長孫氏能力很強,關鍵她心很好,不像其他大戶人家,王爺那麼對待李世民的小妾,側妃。
側妃還好說,除了子女沒有繼承權,其他待遇和正妃差不多。
其他王府的小妾就慘了,不但沒有地位,就連生的子女,都屬於正妃,這些孩子,叫自己的親孃,都只能叫小娘。
長孫氏則沒有如此對待孩子,依舊讓他們和親生母親一起生活,對待孩子也和自己的子女一樣。這就是李秀寧佩服的地方。
李秀寧也很想她的兩個兒子,以前柴紹還經常讓孩子去公主府住,不過最近這大半年,他不讓孩子去了。
李秀寧也知道原因,對此她也沒有辦法,畢竟孩子姓柴,她沒有理由,讓孩子不跟著柴紹。
這也是為了兩家人的臉面,一但兩人鬧開了,對兩家人都不好,而且李秀寧也不想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奏對的時候,沒有時間想其它事情,還不覺得有啥,這單獨和李世民一家子相處,文林就覺得有些心虛。
“上次的事情,我還沒有謝伱呢!你們三人,就代母后,給文侍郎道謝吧!”
長孫皇后很熱情,笑容也很溫和。
“多謝文侍郎!”李承乾他們三個小傢伙,起身行禮。
“娘娘太客氣了,那是臣應該做的。”文林急忙避開,沒有受李承乾三人的禮,畢竟他們是太子,王爺,公主。
對於長孫皇后,文林很尊重,能被歷史記載,稱為賢后的人,都是值得敬重的。
長孫皇后也沒有勉強,表達了心意就行。
“坐吧!都不用那麼多禮!”李世民說道。
三個小傢伙很好奇的看著文林,家宴參加不少,不過單獨招待文林,就很奇怪,畢竟他不是李家的人,也沒有聽說,家裡哪個親戚姓文。
雖然李承乾兩兄弟一個七歲,一個九歲,不過他們已經很懂事了,畢竟一開始就是接受的皇家教育。
可惜沒人給他們解釋,所以只能忍著好奇,聽大人聊天。
當然,食不言寢不語,李世民他們,除了勸酒,勸菜,並沒有說其它的。
皇家自然是分餐制,改進過的案几,應該叫條桌才對,好處就是不用像以前一樣跪坐。
文林坐立不安的陪著吃飯,這一頓飯,可以說吃得味同嚼蠟,根本不記得到底是何滋味。
好不容易熬到李世民放下筷子,文林急忙起身請退。
……………
“你們回屋去吧。記得好好讀書。”
“是,父皇!”三個小傢伙行禮之後,就帶著宮女太監離開了。
“陛下請他家宴,看來是很重視文賢睿。”長孫微笑著說道,多年夫妻,她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
“嗯,今日與他交談,我才發現,還是低估了他。”李世民說道。
“恭喜陛下又得一大才,難得陛下可以放心的用,確實是一表人才!”長孫掩嘴而笑道。
李世民沒好氣的白了她一眼,他知道長孫這是在笑李秀寧的事情。自己莫名其妙,多了一個便宜姐夫,想起心裡就有些彆扭。
“哪裡能放心。”李世民揉揉額頭說道。
“陛下不放心?莫非此人心懷不軌?”長孫笑容消失,驚訝的問道,她知道李秀寧和李世民關係很好,李秀寧也不貪權,所以會覺得文林這個自家人,是可以放心的。
“那到不是你想的那樣,文賢睿對於番邦,成見很深,以朕看來,他是恨不得把所有番邦都殺光。”李世民搖搖頭說道。
長孫很是驚訝,過了片刻才說道:“難怪!我聽說他帶兵去草原,殺了十多萬人,婦幼都沒有放過。”
“沒有那麼多,只有幾萬人,那是朕讓他去的,不如此報復,突厥人不知道害怕。”李世民說道。
“幾萬人也不少了!陛下當初是選對人了,換成其他將領,未必做得如此完美。”
“這到也是,換成其他人,未必有那個膽量深入突厥,即便有那個膽量,多半也回不來的。當初我也是忽略了他還小,沒有多少經驗,以為他明白,在邊境肆掠一番就會回來。”李世民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當初文林給他的印象就是精明能幹,武藝也不錯,是一個好將領。事後在他看來,是文林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深入突厥。
他卻不知道,文林厭惡番邦,是來自於後世的記憶,他厭惡那些後來入侵中原,屠殺中原百姓的傢伙,想起這些,他心裡就無名火起,尤其是野豬皮,小矮子,恨不得立馬殺光。
“如今國力不盛,不能四面樹敵,有時候需要懷柔,所以用的時候要小心,不然容易引出亂子。”
“這到好辦,既然陛下已經知道他的性子,量才而用就是。”
“嗯。”
“陛下為何還是心事重重?”長孫問道。
“觀音婢可還記得蕭銑?”李世民揮手,讓宮女太監退出去之後,皺著眉頭問道。
“當然記得,蕭銑不是出言不遜,被父皇滿門抄斬了嗎?”
“蕭銑獨女還活著,這個朕並不在意,當年父皇怒殺蕭銑,主要是因為,他不願意交出梁國的財富,現在朕才知道,原來他並不是不想交出來,而是有人貪墨了。”李世民眼中怒火閃動,語氣不悅的說道。
“河間郡王!”長孫非常震驚,有些不敢相信,眼睛都瞪大了。
不怪她懷疑,征服南方,李孝恭是統帥,所有的事情,都繞不過去,能做出這麼一件大事,要說他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聯想到他宗室的身份,很顯然這就是他的手筆。
李世民沒有說話,無疑是預設了。
“這事不好辦啊!陛下暫時當做不知道好了。”長孫擔憂的勸說道。
“當做不知道也不行,只能小懲大誡。”李世民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
“嗯,都是宗室,又何必如此行事啊!”長孫感嘆道。
“人心不足!”李世民臉色有些難看,不悅的說道。
其實他們心裡都很清楚,當年李淵立國不久,江山並不穩固,有人為自己著想,也是正常的。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於李淵和李世民來說,李孝恭這種行為,不但自私,而且損害了朝廷的利益,把屬於朝廷的錢財貪墨了。
當年李唐過得可不容易,說一窮二白也差不多,到處需要錢財,如果能得到梁國的財富,他們要輕鬆很多。
李淵起兵,只有三萬人馬,歷經磨難才到達長安,有了李秀寧手下的人馬,這才成了氣候。
李淵起兵的時候,擔心後方不穩,就給突厥送了財物,後來也是各大世家支援,才艱難度過,所以那一筆財富對他來說,相當重要,這也是為何李淵氣得殺了蕭銑滿門的緣故。
……………
文林並不知道李世民夫妻的對話,交出蕭月仙,這事就和自己沒有關係。
出了皇宮,文林就去找熟人閻立本,要了工匠。
文林沒有回村子,李秀寧帶著一批貨物回了長安。
“這些物件,都是你們村裡的產出,用來送禮很合適。”把女兒交給奶孃帶進房間,李秀寧指著馬車溫和的說道。
“還是夫人想得周到,我都差點忘了。”見到身邊沒有外人,文林笑嘻嘻的說道。
李秀寧白了文林一眼,有些心虛的看了看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