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 行動開始

第174章 行動開始

叫花子,又名乞丐!每個城市都有存在,作為大唐有錢人最多的長安,乞丐很多。

文林見到有兒童乞丐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以前聽說有黑心人員,去偷小孩,然後帶到其他城市去乞討,有的甚至故意把孩子弄殘疾,使孩子看上去更可憐,以便於乞討到更多錢財。

所以文林決定,針對長安的乞丐做一個調查。

一查之下,果然發現有這種情況,於是決定把這件事作為六扇門打響第一槍。

計劃趕不上變化,還不等第一槍打響,萬年縣就派人前來請他過去。

“下官萬年縣令王家耀見過縣公。”

“不知王縣令請我過來,有何要事?”文林拱手回禮,他知道這就是王構的父親,不過並沒有多在意,以前這父子就拿自己沒有辦法,現在更不敢了。

“實不相瞞,最近萬年縣一連發生三起命案,我們一直找不到兇犯,所以只能求六扇門出手了。”王家耀解釋道。

雖然山羊鬍子的王家耀語氣很真誠,臉上也有羞愧表情,不過文林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傢伙,藉故給自己找麻煩。

三起命案,能破案的話,萬年縣減少了麻煩,不能破案,主要責任就到了六扇門這邊。

“勞煩縣令給我介紹一下三起命案。”文林問道,既然決定弄好六扇門,他就已經做好應對麻煩的心裡準備。

長安城為國都,設京兆府治理長安城附近的二十多縣,並且京兆府的治所設於長安城。以長安城內的朱雀大街為界,西設長安縣,東設萬年縣。長安縣、萬年縣、京兆府三個衙門,均設於長安城內。

長安城,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之廣長,皆三百餘步。以朱雀之街分割,東五十四坊,屬於萬年縣。街西五十四坊,屬於長安縣。京兆尹總其事。

五天前,懷遠鎮一家酒樓的掌櫃,被人斬下頭顱;第二天,延康坊坊正被掐死;而又過了一天,延壽坊一富商被人擊破腦袋而亡。

接連三起命案,王家耀可是著急上火,情急之下,想到剛剛建立不久的六扇門,這才有了請文林這一出。

長安城一百零八坊,每個坊都有一個坊正,坊正和里正差不多,由坊中德高資重之人中推舉或者由富戶輪替,協助官府管理治安,徭役賦稅之類的,差不多是街道主任一樣的職務,但不屬於官員。

“仵作驗過沒有,是否確定死亡原因?”文林問道。

“驗過了,一被刀殺,一被掐死,咽喉有很明顯的痕跡,第三個是被擊中後腦勺,仵作是老手,這點不會看錯。”王家耀回答道。

“有沒有其它線索?”文林又問道。

“沒有,這幾天長安未曾下雨,地上沒有足跡。”王家耀搖搖頭道。

這王家耀一問三不知,分明是沒有一點有用的線索,想想如今的偵破手段,文林也不多問。

“先帶我去看屍體,然後讓人帶我去案發現場,另外,麻煩王縣令,派人查清楚三個死者人際關係,有沒有仇人,最近有沒有特殊事情?”文林說道。

“下官明白!”

“陳三,你帶總捕頭前去殮房。”

縣衙最偏僻的角落,有一處破破爛爛的房間,是停放屍體的殮房。

屍體文林見多了,一點都不害怕,只是不想聞臭味,特意用布捂著口鼻。

三口薄皮棺材,放在殮房,棺材下面點著三盞油燈。

殮房的臭味很重,即便捂著口鼻也遮擋不住。

文林面不改色的檢視著棺材的屍體,三個棺材都看了一遍,這才走出殮房。

“總捕頭,這兇手不簡單啊!”薛猛說道。

“仵作,對於兇手,你有何看法?”文林輕輕點點頭,詢問一邊的仵作。

“回總捕頭,以小的只見,兇手很可能是同一個人,而且此人力氣極大,第一個死者,頭顱是一刀斬斷;第二個死者,被單手掐死,咽喉都破了;至於第三個死者,鈍器擊打在後腦,巨大的力量,已經讓腦袋開花。”仵作恭敬的回答道。

“嗯,還有其它線索嗎?幾人有沒有中毒的跡象?”文林點點頭,和顏悅色的問道。

“沒有中毒的跡象,小的也看不出其它線索。”

“有勞!”

“恭送總捕頭!”

“三個死者,被人用不同的方式殺死,如果是同一個兇手,他為何要這麼做呢?”走出縣衙,薛猛不解的問道。

“原因很多,可能是順手,畢竟帶刀太顯眼了,也可能不是同一個人,目前沒有更多線索,具體原因就不知道了。”文林說道。

“嗯,確實!帶刀太明顯,不過能一刀斬下頭顱,不但需要不小的力氣,而且武器應該不短,很可能是橫刀,匕首做不到,障刀短,需要力氣更大,一般人別說斬下頭顱,能砍一半就不錯了。”薛猛分析道。

“嗯,你說得不錯,我們先去看現場,伱讓人去詢問,死者被殺的那一段時間,有沒有人見到拿橫刀的人。”文林吩咐道。

長安城之中,除了守衛,其他人很少帶橫刀,武侯巡街,佩帶是障刀,畢竟障刀短小,適合在狹窄的地方戰鬥。

“喏!”

騎著馬在三個坊市走了一遍,看了看三個死者的死亡現場,文林就回了六扇門。

文林知道,自己不是刑偵高手,所以並沒有親自去詢問死者家屬,他只是安排下屬,前去查探線索。

王家耀那裡,不落井下石就對了,他可不指望王家耀盡心盡力的去查。

“諸位有何高見?”文林召集了六扇門幾個主官,把事情述說一遍,隨後問道。

六扇門新建,寸功未立,眾人可以說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文林並不擔心許敬宗他們不用心。

許敬宗,郭廣敬皺著眉頭,冥思苦想,好一會,許敬宗才開口說道:“屬下覺得,如果三人是同一人所殺,兇手應該和三人有血海深仇。”

“哦,為何會這麼說?”郭廣敬不解的問道。

“無論是砍頭,還是掐死,都需要很大的力氣,如果不是血海深仇,不需要下這麼大的力氣。

當然!也可能不是同一個兇手所為,畢竟長安城每個月,就有人被殺。”許敬宗說道。

“有道理。”郭廣敬點點頭道。

“所以查清楚三人有沒有共同仇人,如果有的話,差不多就是兇手。”許敬宗說道。

“恐怕沒那麼簡單,王家耀做了多年縣令,他不會想不到仇殺,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和三人有仇的,肯定都查過了。”文林搖搖頭說道。

“總捕頭英明,屬下就沒想到這點,該死的王家耀,這分明就是在把麻煩推給我們。”

郭廣敬看了一眼笑容滿面的許敬宗,臉上閃過一絲不屑。

“麻煩也沒有辦法啊!先查吧!現線上索太少。”文林搖搖頭說道。

“總捕頭說得是。”

“許主簿,查詢線索這事,就交給你了,參軍帶三十個捕頭配合你。”文林說道。

“喏!下官一定查清楚原委,把兇手抓捕歸案。”許敬宗朗聲應道。

“嗯,辛苦二位。”文林一拱手,隨後就帶人出門。

文林要帶人收網,許敬宗兩人都知道,所以並不覺得奇怪。

“想不到大名鼎鼎的許學士,也會溜鬚拍馬。”郭廣敬譏諷道。

郭廣敬是國公的長子,即便降爵繼承,也比許敬宗的爵位高,所以他並不給許敬宗面子。

“某隻是實話說說而已,總捕頭別看人壯碩,這腦子比我們還靈活。”許敬宗正色說道。

郭廣敬也懶得和他爭辯,這人就是這樣,看不順眼,怎麼也看不順眼。

“哼!我帶人去詢問死者的家眷,死者的朋友就辛苦主簿了。”

“可以。”許敬宗摸摸嘴角鬍子,輕輕點點頭。

要說這許敬宗,其實也算中年帥哥,也不知道,以後怎麼會成為大奸臣的。

其實朝堂之上,除了武將,長得醜的人很少。

科舉制度制定以後,就有一條“身言書判”的規矩。就是一個人考中科舉了,吏部任命他當官,這時候還得再考察一次,考的就是“身言書判”。其中這個身,就是外表。這個要取其體貌豐偉,就是說得身材高大,長得太猥瑣的不行。還有呢,就是有一些特殊職位,對外表要求比較高。比如說謁者,他主要是負責朝堂上的禮儀以及出使這些事。這個就要求他得長得好看,就要“威容嚴恪”、“儀容端正”,還要選“美鬚眉、大音”的人來擔任。因為他負責的都是禮儀性的事,代表的是朝廷的形象,外表必須得好。大音呢,就是嗓門大,因為沒有擴音裝置,通訊全靠喊,你要是聲小了別人也聽不清。

這樣選出來的官員,想要醜的都難,至少不會把醜的留在長安城。

文林已經和武侯交接好了,同時配合行動的,還有不良人。為了防止訊息走漏,文林只是告訴他們,六扇門抓人,請他們封鎖坊市。

“總捕頭,現在可以告訴我,要抓什麼人了吧?”劉仁實好奇的問道。

劉仁實是新任不良人大帥,雖然劉仁實本領是有,不過主要還是他有個好老子,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

劉弘基早年落拓不羈,喜歡結交輕俠之士,不事生產,後以父蔭被授為右勳侍,隨隋煬帝征討遼東。他因家貧而行程遲緩,自知誤期當斬,便在行至汾陰縣時故意私宰耕牛,由此被逮捕入獄,直到一年後才被贖出。

劉弘基出獄後,亡命江湖,以盜馬自給,後投奔太原留守李淵。

他見李淵次子李世民氣度不凡,便主動交好李世民,因而深受重用,甚至與李世民“出則連騎,入同臥起”。

所以劉弘基不但腦子靈活,而且深得李世民信任,同時他比較懂遊俠那一套,李世民繼位之後,就把不良人這個組織,交給了自己信任的人。

“並非我有意隱瞞,主要是先前沒有確定犯人,這次要抓的,是一些人販子,他們拐帶兒童,然後把兒童弄成殘疾,讓這些孩子乞討。”文林解釋道。

“原來如此!居然還有這樣的人,我還以為,這些孩子,都是被家人拋棄的呢。”劉仁實驚訝的說道。

文林不能確定,不良人是否知道乞丐的事情,不過他還是相信劉仁實的,一個國公的兒子,還不至於去賺這個黑心錢,畢竟如今的乞丐,能乞討到錢財不多,而且年輕人沒有那麼殘忍,心裡多少會有良知。

“嗯,那些傢伙,非常殘忍,他們甚至用非常的手段,把小孩裝在缸裡,過幾年之後,小孩長大一些,除了腦袋,其它地方,都鑽不出來,以此獵奇,讓人打賞。”文林臉色沉重的說道。

“該死!前幾天我還看到一個人頭蛇身的,在市場表演,莫非也是這樣的?”劉仁實臉色一變,看著文林問道。

“很有可能。”文林眉頭一皺,他還真沒有關注到那些表演雜技的人。

“讓我帶人幫忙吧!”劉仁實氣憤的說道。

“你帶人看住外圍,別讓他們跑掉,畢竟屋裡地方有限,進去太多人也沒有用。”

“放心好了!我保證一個也逃不掉。”劉仁實點點頭說道。

長安城的坊市,就像一座座城中城,平時不去管人員往來,但是隻要封鎖大門,裡面的人想要逃出來,可沒那麼容易。

抓捕行動,很快開始,隨著武侯與不良人到位,六扇門的鷹犬兩組,直接破門而入,提著武器,衝了進去。

為了這次行動,文林可是準備了不少時間,六扇門的人抬著一根木頭,直接撞開大門,就像攻城一樣,只不過攻城錘更大更長而已。

六扇門的人,全是元從軍將士,武力強悍,擔心他們被亡命之徒傷害,動手的人不但全鎧,就連脖子和臉都有護甲,只有眼睛那一塊,露在外面。

這種盔甲是用鐵甲改良的,更像宋鎧,上半身鐵甲,下半身皮甲,護肩,護腕,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