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河東薛氏
“沒錯,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史書記載未必真實。”文林帶著一絲譏笑說道。
根據事實推斷,正史記載的東西,尤其是關於皇帝的,少有真實的。
“這是必然的事情,不過也有秉筆直書的史官,齊國太史兄弟,無懼生死,先後被殺,任然不改史書。”
“那只是個別人,畢竟畏懼也是人的天性,而且以前的史官,人稱史家,秦之後可還有史家?”文林面帶譏笑的問道。
盧仁朂搖搖頭感嘆道:“獨尊儒術,獨尊儒術!”
“算了,那些事情與我們無關,我只是想說,盧兄你可以寫一本,也不一定要全寫歷史,可以是某一朝,或者某一個帝王時期的事情;或者圍繞某一個地方所發生的大事,例如阿房宮。”文林擺擺手說道。
“兄弟高見!本來我只有一個模糊的念頭,你這麼一說,我思路全有了!”盧仁朂高興的說道。
文人重名,他也不例外,盧仁朂能夠想象到,如果自己真的追根溯源,去寫這麼一本書,雖然不能像那些著經的大儒那麼名聲響亮,但是影響深遠,千古留名,那是必然的事情。
“寫史書這一型別,必須有超然的心態,不夾雜個人感情,又不在朝廷,盧兄是最佳人選。”文林笑著說道。
勸盧仁朂寫書,也是他一時心血來潮,以前就經常感嘆,太多的傳承和知識失傳,事情的真相,埋葬在歷史的塵土之中。
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而且看樣子,盧仁朂也很樂意。
“嘿嘿!過了,過了!你說得我都臉紅。”盧仁朂嘴裡說著謙虛的話,不過那眉開眼笑的樣子,還是說明他很高興。
“對了,我差點忘了正事!”盧仁朂一拍額頭說道。
“??”文林
“有人讓我請伱吃一頓飯。”盧仁朂說道。
“有什麼事嗎?以你我的關係,不用那麼麻煩,直說就是。”文林問道。
“走吧,反正要吃飯,見一下也無妨。”盧仁朂說道。
“也行!”
“不用看我的面子,為難的話,你直接拒絕就是。”盧仁朂提醒道。
“你先給我說一下,到底何事,我心裡好有個數。”文林問道。
“就是你的美酒。”
文林心裡暗自想道:“果然!”
“恐怕要讓他失望了,白酒產出並不多,長安都不夠賣。”
“無妨,去見一下,你直說就是,我也有個交代。”盧仁朂無所謂的說道。
雖然他不知道文林白酒的產出到底有多少,但是他知道在長安最是供不應求,所以文林拒絕,並不奇怪。
吃慣了菜油炒菜,長安城酒樓菜品,文林並不太怎麼喜歡,只有糕點和肉食,他覺得不錯,主要是村裡吃肉的時間不多。
要說最喜歡的,還是羊肉泡饃,雖然一碗羊肉,沒有幾片,但是燙好啊,一口大缸裡面,全是燉了半天的肉湯,油而不膩。喝一碗下去,全身暖洋洋的,非常舒坦,而且物美價廉。
文林沒有想到,請客的是個女子,雖然她是男裝,不過還是能一眼就認出來。
精緻的五官,白皙的肌膚,一張瓜子臉,這是一套衣服無法掩飾的。
據說這種下巴尖長的瓜子臉,舌頭比較長,能舔到鼻尖,在接吻和某件事上,能讓人體會到奇妙之處。
“文兄弟,這是河東薛氏,南祖房,薛軒然,薛姑娘!
文林文兄弟,想必就不用我介紹了!”
“薛姑娘!幸會!”文林不動聲色的笑著打招呼,雖然這姑娘有些名不符實。
“文公子幸會!多謝公子賞光。”
“薛姑娘太客氣了!”
一番客套之後,這才落座。
酒菜上桌,薛軒然率先舉杯說道:“多謝文公子賞臉,小女子先乾為敬!”
“薛姑娘不用客氣,應該是我謝你盛情款待才是。”文林陪著喝了一杯,這些場面話,他還是會說的。
“一起喝一杯,以後大家都是朋友。”盧仁朂也是酒場老手,幫著熟絡氣氛。
“薛姑娘,下午我還要回村,酒不能在喝了,你我都是盧兄朋友,有事儘管說就是了,能辦到的,我絕不推脫。”酒過三巡之後,文林就叫停了,畢竟別人是個女孩。
“爽快,實不相瞞,我想從文公子手裡,拿到美酒,我們薛家,運送到河西去賣。”薛軒然臉上已經帶了紅霞,不過並沒有醉,清澈的目光看著文林說道。
“實在抱歉,並非我不想賣給薛姑娘,以盧兄和我的關係,如果可能,我絕無二話,只不過如今長安城都不夠賣;你也知道,長安城都是貴人,我可得罪不起,他們購買,我都只能這家分一點,那家分一點。”文林苦笑著搖搖頭說道。
白酒產出不夠,文林也只能採用這種處理方式,才不得罪人,畢竟大家都知道數量少,而且在稀缺的情況之下,還能堅持不漲價,這也是長安有錢人,對他們滿意的地方。
“原來如此,是我唐突了。”
“以後產量高了,我一定第一個告訴薛姑娘。”
“文公子,小女子冒昧問一句,這美酒,是用高粱釀的吧?”薛軒然遲疑了一下,拱手問道。
“正是。”文林爽快的承認當初就沒有想過隱瞞,因為最重要的並非原材料。
這麼長的時間,相信很多人已經試過了,還是沒有出現相似的,出現相似的也無所謂,後世那麼多賣白酒的都能共存,如今這點,才哪到哪。
“產出受限,想必是沒有足夠的高粱吧?”薛軒然又問道。
“不錯。”
文林並非沒有想過,用其它糧食來釀酒,不過如今老百姓都不夠吃,如果自己大量收購,雖然能夠賺很多錢,但是長安的糧價,必然會上漲。
要是再遇到一點天災,這糧食就很少了,到時候會死人的,這會讓文林心裡無法接受,是自己造成的後果。可以說是昧良心的錢。
高粱不一樣,雖然也是糧食,不過它是價格最低,百姓都不愛吃的糧食,只會種植在山頂坡地。
高粱酒暢銷,高粱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百姓可以把高粱賣掉,換取其它糧食,不說能賺多少,至少不會虧。
“我拿高粱來換,不知道可不可以?”
“這到是可以。”文林點點頭說道。
如今北方主要的糧食粟(小米)、麥,豆和黍(黃米),高粱相對要少一些。想要大量收購高粱,需要人手不少,如果有人願意幫忙收購,當然是好事。
“那就說定了,我收購高粱,給你送到清風鎮,換取美酒。”薛軒然高興的說道。
“沒有問題!”
“那祝我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其實我們早已合作了。”談妥之後,薛軒然神情放鬆了不少。
“哦?”
“我們加盟了傢俱品牌。”
“原來如此。”
“是的。”
“薛姑娘,據我所知,薛家是郡望,怎麼會由你來談生意呢?”文林不解的問道。
河東薛氏,韋裴薛楊柳杜,關西六大郡望,祖籍蜀中,蜀漢滅亡以後,舉族五千戶,遷於河東。
薛家多出武將,屬於武將世家,這也是他們不斷打拼出來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文公子說的是西祖房,薛氏西祖有三房,前朝之時就出了很多人才,我們南祖房本來還行,一部分跟著薛舉戰死,這些年已經落魄了。”薛軒然臉色一暗,語氣有些蕭索的講解道。
“別看我們是郡望,其實我們都分了好幾支,雖然相互之間,沒有多少爭鬥,但是也沒有多少合作。”盧仁朂感嘆道。
文林理解的點點頭,一個名人大官,生幾個兒子,這些兒子分家,自然就形成了幾房。
對外的時候會一致,平時還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你家有能力,就越過越好,沒有能力那也是活該,很多都已經出了三服,那裡還有那麼親近。
世家在意的只是傳承,幾兄弟各為其主也是正常,只要傳承不斷就行。
薛軒然這一支,想必就是人丁不旺,又沒落了,所以才由她一個女孩出面。不過這和文林無關,他也懶得多想。
展示了自己的手段,文林猜測應該會消停一段時間,所以決定回村,畢竟村裡多了那麼多外人,萬一出了事就不好了。
“盧兄,薛姑娘,我擔心村子,所以先告辭了。”
盧仁朂知道他的事情,理解的點點頭,起身送行。
“你去忙吧,過兩天我親自把東西送到你村裡。”
“好啊!歡迎你來做客!”
“告辭!”
“多謝盧三哥!”送走文林,薛軒然感激的對盧仁朂說道。
“都是薛家妹子你自己的辦法,我沒幫上啥忙。”盧仁朂擺擺手說道。
“如果不是你,他很可能拒絕,畢竟這事其他人都可以做,每個城池都能收到高粱,美酒數量不多,不可能只是因為沒有高粱。”薛軒然正色說道。在她的理解之中,文林那裡畢竟只是一個村子,即便有足夠的高粱,也不可能全部變成美酒,人手就不足,更別說這麼好的酒,肯定有很多程式。
“薛家妹子,你尚未婚配吧?”盧仁朂站住腳步問道。
“沒有。”薛軒然有些羞澀的搖搖頭回答。
“你可以考慮一下文兄弟,雖然他只是一個都尉,不過文武雙全,本事不小。”盧仁朂笑著說道。
“文武雙全?他不是山民出身嗎?”薛軒然好奇的問道。
“如果只是一個粗人,我又豈會和他結交。”
“我會考慮的,多謝盧三哥。”
“你可要抓緊了,據我所知,已經有不少人準備和他聯姻,鄭家就想嫁一個旁系的女子。”盧仁朂說道。
“鄭家!他們應該是看上了琉璃和美酒吧。”薛軒然猜測道。
鄭家和盧家賣了很多琉璃給西域商人,不少人都已經打探到了這些琉璃的來歷,薛軒然自然也做過調查。
“是!不過我這兄弟,可不是一般人,你要是下手晚了,錯過就沒了。”盧仁朂笑著說道。
“好的,我會認真考慮。”
“我先走了!”盧仁朂暗自搖頭,他看得出來,薛軒然這是在敷衍,不過也不怪她,畢竟才第一次見面,用得讓別人多想,多調查,多商量才行。
其實盧仁朂覺得,如果文林能再進一步,成為實權將領,未必會娶薛家一個落魄分支的女子。
送走盧仁朂,薛軒然臉上笑容一收,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思索什麼。
“姐!”一個身材非常強壯的男子,走到薛軒然身後。兩人站在一起,就像美女與野獸,視覺衝擊感很大,酒樓的客人,都忍不住頻頻側目。
“我們回去吧。”
“姓文的答應了嗎?”壯漢甕聲甕氣的問道。
“答應了,以後家裡有新的生意了。”薛軒然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她們一家,已經丟失了所有生意,如果不找到新的門路,她們村子,就只能像普通百姓一樣,老老實實的種地。
加盟傢俱生意,讓她看到了希望,尋找關係調查之後,薛軒然想要白酒生意,只有這個生意,才能保證她們這一支,重新崛起。
沒辦法,自己是個女人,做不了官,弟弟是個有個子沒腦子的粗人,做府兵還行,做將領就別想了,所以只能走商人這條路。
用高粱換美酒,這是她一開始就想到的辦法,唯一不確定的是文林會不會答應。
其實文林直接答應賣酒給她,反而會讓她為難,因為她們拿不出多少等價的物資或者銅錢。
“太好了!”壯漢高興的說道,臉上笑容,分外燦爛,
“走,我們馬上回去。”薛軒然鬥志昂揚的說道,隨後腳步輕快的向外走去。
…………
離家好幾天了,文林很是想念家裡,越近越急切,恨不得騎馬狂奔,奈何道路不允許,只能任由青驄馬慢慢前進。
其實如今已經好多了,至少能騎馬,而且道路正在擴建,民夫把泥土挖開夯實。
現在修路,完全是根據地形來弄,做不到逢山開路,所以這路那是起伏不定,寬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