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章 李建成上書

第103章 李建成上書

“我本想把你調入府中,以後也方便入朝為官,現在看來,確實是你村子更需要你。”李秀寧淡淡的說道。

李建成喝了兩杯酒,就被人護送離開了,李秀寧反而留了下來,也不知道為何,李建成居然沒有反對。

“公主府中缺人嗎?”

“除了護衛留下來做儀仗,其他人我都放出公主府了,就像伱說的,以後我好好休息。”李秀寧擺擺手說道。

文林細看,李秀寧比起上次,居然又消瘦了一點,雖然她盡力掩飾,眉宇間還是帶著一抹愁苦。

文林以為她是知道兄弟之間有了衝突而憂心,不好插嘴,心裡也在佩服她,從一個掌控十萬人馬的統帥,變成一個閒人,這完全就是為李家付出。

在葦澤關的時候,他就聽說了,目前很多大將,郡守,刺史,都曾經是李秀寧的手下。

“公主大氣!”

“我是不想耽誤他們建功立業,剩下的這些傢伙,罵都罵不走。”李秀寧沒好氣的說道。

在他們旁邊一桌,坐的是李秀寧的親衛,文林見過幾人,聽到李秀寧的話,幾人只是咧嘴一笑,美滋滋的喝著文林的酒。

到了其他地方,他們還會擔心李秀寧的安全,到了文林這裡,稍微放鬆一些,他們還是覺得沒有問題的。

“吐谷渾雖然可能會消停兩年,但是北方突厥虎視眈眈,一但有機會,他們一定想報復。”李秀寧說道。

“嗯嗯!”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一但中原發生危險,四周的小國,部落,都不會錯過機會,會趁機來攻,想佔便宜。

“你和拓跋氏熟悉,你覺得有沒有可能拉攏?”李秀寧問道。

“公主你這就問錯人了,我對党項一無所知,只是認識拓跋玉珠,那也是生意上的往來。”文林搖搖頭說道。

“嗯,算了,不說這些,陪我喝酒。”

李秀寧說著,很爽快的一口乾了。

雖然杯子很小,文林還是看得眼皮跳,這麼一杯接一杯,多半要喝醉。

不出所料,李秀寧喝醉了,還是酩酊大醉,直接趴到了桌子上。

好在村裡不缺能照顧人的婦女,騰出兩棟房子給李秀寧和護衛住就是了。

…………

“從大業八年開始,中原就戰亂不停,直到如今,在父皇的英明領導之下,亂世方才結束。

這幾十年來,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平添無數孤兒寡母,也有無數府兵傷殘,他們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兒臣提議,篩選無依無靠的寡婦,配給傷殘府兵,讓他們組建家庭,一來可讓他們能更好的生活,也能體現朝廷的仁慈。”

大興殿上,李建成朗聲激呼,讓人心情跟著起伏。

“殿下英明!府兵傷殘,雖然有朝廷撫卹,卻只能解他們一時之憂,太子這個辦法,卻一舉數得,不但安置了傷殘府兵,解決百姓民生,還能讓所有人感恩陛下,從而民心所向。”內使令蕭禹,有些激動的說道。

“陛下,臣亦贊同此事,如今天下寡婦甚多,偏偏不能嫁得良人,此舉進行,不但能讓府兵盡心盡力為朝廷廝殺,還能增添人口。”裴寂也站出來符合。

大興殿內,還是和以前一樣,全體跪坐,要和皇帝說話,就要站起來,走到大殿中間,不然的話,別人不知道說話的是誰,總不能伸長脖子去看吧,那也太有損形象了。

“準了,著兵部與民部(李世民還未當皇帝,民部也沒有改為戶部),調查下屬寡婦和傷殘府兵,在酌情安排。”李淵也知道這是一個好辦法,立即答應下來。

“父皇,兒臣建議,這些府兵與寡婦,可以抽調大部分,單獨安置,一來方便減免他們糧稅,二來也減少一些流言蜚語。”李建成有說道。

“有這必要嗎?如果要另外擇地安置,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就不少了。”李淵遲疑著說道,在他想象中,不外乎同一個縣城的府兵和寡婦結合,只需要官府出面調節一下就是。

但是要另外選地方安置,這就意味著朝廷要出人出力,出物資,這就讓他覺得很為難。

“很有必要,父皇,兒臣見到一處村莊,一個村子,能開闢荒地數萬畝,能養活好幾千人,如果能夠按照此處進行,則以後可以大量屯田,這是兒臣制定詳細奏摺,請父皇過目。”李建成拿出一份奏摺,雙手恭敬奉上。

內侍腳步快速移動,微微躬著身子,小跑著接過奏摺,呈到李淵面前。

李淵開啟奏摺,看了起來。

李建成很是自信的站在大殿中間,這可是他忙碌了大半夜弄出來的,沒有照搬文林他們村子的模式,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心情不太美妙,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和李建成,在內政方面的差距,暗自下定決心,回頭一定要和其他人多學習,同時弄一份有關民生的方案出來。

“甚好!甚好!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養殖和果蔬,輔助糧食,雖然初期需要投入,後期收入可觀。”李淵看過之後,摸著鬍鬚讚歎。

“陛下,不知道臣能不能見識一下,殿下這份奏摺?”裴世矩好奇的問道。

李淵拿起奏摺,正要遞下去讓眾人傳閱,他手一頓,又收了回來,搖搖頭說道:“這事尚有一些地方不妥,暫時擱置。”

李建成有些愕然,不解的看向李世民,很想問個明白,但這裡是大殿,他只能按下心裡的疑惑。

“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情上奏?”李淵問道,他這意思很明顯,這事不談了。

接下來其他人開始上奏,很多地方都是剛剛安定下來,需要任命官員,這就是朝臣需要爭取的東西,因此勾心鬥角的事情不少,每一件事都會扯皮,然後相互妥協。

李建成都沒有注意到其他人說的事情,他一直在思考,自己那些地方,還做得不到位,以至於李淵沒有馬上同意。

“太子和秦王留下,其他人散了吧。”李淵擺擺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