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大年三十,天還沒亮,就聽到了爆竹的聲音。青山和小山兩人,聽到爆竹的聲音就起來了,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新衣服穿出來了,都穿戴的整整齊齊格外精神。
何梅看看天色,這也太早了。沒辦法大家都起來了,何梅也只能跟著起床。也穿上了新衣服,把自己收拾妥當,用最精神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
兩個孩子把家裡的門都擦乾淨,等下漿糊熬好了,就可以貼春聯了。門都是前幾天剛擦的,也沒有什麼灰塵,兩個孩子還是擦的很認真。
何梅起來就開始準備漿糊,把比例調好,麵粉加水攪拌後放鍋裡煮,一邊煮,一邊用筷子不停的攪拌,要順著一個方向,防止粘鍋,熬成漿糊狀,就做好了。
青山拿著春聯,把漿糊塗在春聯背面,準備先從院子裡的大門開始貼。
大山接過青山手裡的上聯,上寫著,迎喜迎春迎富貴,下聯是,接財接福接平安。橫批:吉祥如意。
“大哥,你貼歪了,還是歪了,上面一點……對對……左邊一點……好了。”小山在下面似模似樣的指揮著。
貼好院門的,又開始貼堂屋的,同樣的操作,大山貼,青山塗漿糊,小山指揮。兄弟三個沒一會就把家裡的門都貼好了。
段氏也已經把早飯做好了,早飯就吃得何梅包的餃子。青山看到大嫂把飯做好了,就把大哥買的爆竹拿出來點燃,就聽到幾聲“噼裡啪啦”的聲音,然後,青山和小山兩個就滿臉興奮的跑進來了。
“去洗洗手,這就可以吃飯了。”何梅一邊說著一邊盛碗。
別說這爆竹一放,過年的感覺就出來了,何梅已經好幾年沒有看到燃放爆竹的了。最近幾年老家一直提倡節能環保,改善環境並降低發生火災的風險,現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鞭炮,提倡一種保護環境的方式。
沒想到,在另一個時空又可以看到燃放爆竹的了。
從早上吃完飯開始,家裡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了,把家裡曬的肉,和臘腸都拿下來洗洗。
何梅本來打算的很好,想著昨天晚上把豬肉和豬下水滷上,留著今天當年夜飯吃的。後來吃得太飽了不想動,就沒有做,只能今天下午再滷了。
這裡的年夜飯都是晚上吃的,何梅記得以前自家的年夜飯都是中午吃。以前都不明白,為什麼年夜飯要放到中午吃。到現在何梅也不知道年夜飯為什麼是中午吃,而不是晚上吃。可能這就是皖北的習俗。
這裡的春節,和何梅世界的習俗差不多。
春節當然要走親訪友了,姻親間的拜年,可是拜年活動中的重要部分。
姻親拜年也有一定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
在姻親間的拜年中,女婿拜岳家,與甥舅之間的拜望最受重視,因為這個時代的婦女在新年裡,要遵守許多禁忌並且要操持家務。
重視女婿拜岳家,也算是對女性的變相禮遇吧。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時,當然要帶上拜年禮物,進了門,要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在所在所有春節的習俗中,很多習俗都跟鬼神、祖先有關,不過拜年卻是一項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活動。從廟堂到民間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像團拜的方式。
今年是和老宅一起過,前幾天王大根就給大山說了一嘴,讓大山回來問問何梅。
主要是,今年兩家的關係又走近了,王大根也想讓老兩口高興高興。本來人口就不多,分開過顯得更冷清了,所以徵得何梅的同意後,就決定一大家子一起吃年夜飯。
今年家裡的生活條件好了,老宅也拿出了很多錢出來買東西。
剛吃完中午飯,佟氏和老太太就拿了很多東西過來。因為今年何梅又建了個大廚房,所以今年的年夜飯就在何梅家裡做了,畢竟灶臺多,就會很方便。
家裡人口多了,可以同時開火,也不會耽誤時間,這邊做這個,還不耽誤那邊。
看著面前的雞鴨魚肉,看來老宅今年真的下血本了,這些食材都花費不少錢。老太太養的雞都沒捨得殺,都是從縣裡買的,還拿了點心糖水過來。
何梅和老太太在新廚房裡炸東西,過年吃炸麵食年貨,其實有著非常簡單的寓意,因為油炸食物在這個時代叫“過油”,過油過油越過越有嘛,所以就是這個寓意。
反正就是生活好紅紅火火的,當然了不同的食物這個寓意也都不一樣,像炸魚,就代表年年有餘。炸丸子,代表團團圓圓。所以對於每一種食物來講,都是有著不同的象徵的。
像麻葉,就是麵食經油炸製成,口味分鹹、甜兩種,在和麵時加鹽或糖。做好的麻葉,因外形似葉子,上面佈滿芝麻,故稱“麻葉”,又叫油炸果子。
“炸麻葉”在這裡,是家家戶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種小吃。炸麻葉香氣撲鼻,口感酥脆。親朋好友來拜年,主人家都端出一盤炸麻葉,邊吃邊聊。
這裡的麻葉,就相當於為春節準備一些零嘴、小吃。因為莊戶人家窮,平常哪捨得用半鍋油炸麻葉,過年才捨得做。
因為麻葉不是熱菜,一定要等放涼了才焦,吃起來口感才好,所以它一般是飯前的過渡。吃年夜飯時,上熱菜前,會先上一碟炸麻葉,和炸丸子,一大家圍坐一桌吃著說著,團圓的氛圍就這麼起來了。
炸麻葉的由來,是專門供奉給“花奶奶”,即花神的。說以前小孩子出天花,病情來得急,渾身出瘡痘,破後容易落下麻子坑。人們認為這是得罪了花神,就專門以油炸麻葉供奉花神,說是“花神喜葉兒”,這就是麻葉的來歷。
因為麻葉上面有芝麻,一粒一粒的,像麻子。而炸麻葉需要用油炸,所以叫炸麻葉。
大人在廚房裡忙活,春花和夏花兩姐妹也在廚房幫著燒火。幾個小孩子就在院子裡跑來跑去,就數小山和一山他們兩個最調皮,六七歲的年紀,正是人嫌狗厭的時候。
青山陪著大妮玩耍,現在大妮已經可以慢慢跑起來了。大妮看他們兩個跑,也跟在後面跑,青山怕她摔倒了,就跟在大妮後面,防止她摔倒。
大妮還以為青山在跟她玩,笑得可開心了,一笑就露出她那一口小奶牙。
……
忙到了半天,豐盛的年夜飯終於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