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章 新聞風波

晚上,陸澤熙躺下,準備閉眼睡覺,陸曉曦特意從遠處繞過來,說要給他蓋被子。

陸澤熙不知道她要幹什麼,但一點不掙扎,還非常配合,直到……

“這樣被子就踢不掉啦。”

忙活了好一陣,傑作終於大功告成,陸曉曦滿意的拍了拍手,她按照早上的照片,把哥哥重新裹成了蠶蛹。

“可是哥哥這樣,自己都出不來了,要是有壞人,怎麼制服他。”

陸澤熙的手在被子裡動了動,發現完全拿不出來,只好在自家妹妹前裝可憐。

“哪有這麼多壞人。”

不過陸曉曦想了想,哥哥就只會用腿踢被子,手再綁進去,確實難受。

於是幫他開啟重新裹了一次。

蘇言言在一旁看的很是開心,心裡卻欲哭無淚,唯一可以大飽眼福的機會居然就這麼沒了。

結束了三天的旅行,陸曉曦要做的正事也基本上剩下最後一步。

班群裡,所有人的錄取院校統計結果已出,班長利用一張地圖,把資料標註的一清二楚。

高三二班本科上線率百分之百,前五十名的平均分足以和創新班抗衡。

班主任在學校的總結大會上,被校領導誇了一遍又一遍,這種待遇相當於提前預訂了下半年全校、全市乃至全省教師評優評先資格。

執教多年的班主任在群裡親自給學生和老師寫了一大段感謝的話。

班長和學習委員把所有資訊收集好,打包發給了陸曉曦,因為她在電視臺有人,省去了中間寫稿、投稿、反覆拒稿改稿等可能發生的一系列複雜流程。

趁著週末,陸曉曦和哥哥嫂子在反鎖的房間裡“密謀”了一上午,把文章內容和圖片影片敲定。

陸澤熙則帶著喬星辰在院子裡打羽毛球。

陸晨熙和姜然利用一個下午,寫出了一篇按照學生們匯總的想法的文章,讓陸曉曦把第一稿發在班群裡收集意見。

得到的反響很好,只改了一些細節和增加了一些學生想要署名的評價。

陸晨熙把檔名命名為“西江第二中學高三二班全體同學投稿”,他要往上彙報,領導透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排版、稽核和發表。

兩天後,一篇標題為“致我們青春裡最愛的喬老師”的文章在省級融媒體公眾號高考專欄上發表,封面用了一張喬星辰坐在講臺上看書的照片。

文章發出時,喬星辰正和陸澤熙還有陸曉曦坐在客廳裡看電視。

有學生第一時間把新聞轉發在有老師的班級群,陸曉曦看見了訊息,但沒有聲張,她想等喬老師自己看見。

結果,喬星辰和陸澤熙的手機一起蓋放在面前的茶几上,兩人認真看劇,根本不碰。

一個多小時過去,文章瀏覽量已經突破了一萬,還在以秒增加,評論數深不見底,群裡也不停的在發訊息找老師。

陸曉曦實在忍不住,想要提醒時,茶几上的手機響了。

喬星辰聽見是自己的來電鈴聲,把手機拿起來,看見是高老師,隨即按下了接聽鍵。

一開始,他沒聽懂他說的意思,什麼文章,什麼讓他回一趟學校,什麼校長想見他一面……

陸曉曦挪到他身邊,點開了班級群,把手機螢幕舉在他面前。

喬星辰看見那篇文章的標題,以及上面顯示的自己的照片,有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陸曉曦又點進了文章,把手機直接讓給他看。

陸澤熙也坐過來,跟著他一起看。

文章從他的個人詳細介紹到三年的工作業績再到高三二班所有學生高考政治成績,最後還有二十多條學生對他的評價。

篇幅很長,大量文字製作成一個一個小模組,最重要是插入了很多張大大小小的照片,來避免視覺疲勞,最後還有一段他上課的影片。

他只能暫時大概預覽了一遍,滑到最下面,編輯一欄赫然寫著陸晨熙的名字。

高老師還在電話那頭等他回覆,喬星辰一時間難以理解,只能應允下來。

電話結束通話後,他看向陸曉曦,相信她肯定是個知情者。

陸曉曦這才把之前告訴過他的驚喜說出來。

出乎意料的,喬星辰聽完並沒有特別開心,反而又從自己的手機裡翻出文章,皺著眉頭繼續看下面的評論。

清一色的關注點在顏值上,他才工作三年多,怎麼敢接受“閱歷豐富,資深教師”如此高的評價。

他並不想在這個行業出圈,現在把他明晃晃的掛在省級媒體上,得到的關注可能影響到他今後的生活。

如果可以,他更不想出名,不想被曝光,成名不是一件好事,言談舉止稍有不慎就會被放大,被有心之人編造出各種損害聲譽的文章。

解釋的再多再清楚,甚至拿起法律武器推翻那些謊言,還是會有很多人不買賬,容不下偶像有一丁點壞毛病的粉絲會失望,會謾罵,甚至成為造謠者的助攻。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時代,網路傳播速度比火箭發射快,那怕獨善其身,想成為一個乾乾淨淨的公眾人物,可能性為零,想在功成名就後全身而退,可能性也為零,存在於歷史長河中的王侯將相到如今都還在被挖掘,被質疑,被褒貶不一的評價。

可是偏偏他很快就要自動走上這條路。

他還在苦惱中,陸晨熙也打來了電話,這篇文章在發表前的過程都非常順利,更是沒想到一經發出,瀏覽量巨大,引發了系統短暫的崩潰。

劉部長提出讓他們聯絡本人再做一期專題採訪。

喬星辰坐在沙發上,一個頭兩個大,他已經能預料到校長找他要談話的內容。

下午,陸澤熙帶他回了一趟學校,在高老師的帶領下,一起來到了校長辦公室。

裡面坐了好幾名校領導,見他進門,還特意起身迎接。

果不其然,他們想讓他繼續留下來任教,並且讓他提薪資待遇要求。

可能他們以為他有了更好的去處,才會選擇離開這裡。

喬星辰只好解釋將來的職業規劃,當前擺在他面前的唯一一條路就是去A大擔任小姨的助教。

人往高處走,他有這個機會,校領導也沒辦法再強求。

不過,校長拿出了五張紙,是高考後從他門外的意見箱取出來的。

如果他能早點看見這份手寫申請,關注到他的能力,或許在他提出辭職時就能把他留下來。

喬星辰接過看完,真的沒想到這些學生為了讓他留任做出的努力,也沒想到他們的高考成績給他帶來的榮譽。

實際上,他一直覺得,能取得高考的勝利,學生的努力大於老師,他們願意學,肯鑽研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一天過去,文章瀏覽量突破了十萬,轉發也不計其數,學校官網和公眾號被大量搜尋和關注,也為此大火了一把。

喬星辰白天連門都不敢出,小鎮不少認識他的人,每天在小院門口圍觀拍照,陸澤熙站在門口,阻擋了一波又一波。

他只想這個暑假快點過去,這篇文章快點被其他熱點掩蓋,迴歸正常生活。